刘妍
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写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与注意力。而数学课堂中,我们却希望课堂稳步行进,学生都能接受,没有问题。然而看似顺利的课堂却危机四伏,对学生的听课意识、思考能力都是一种摧残。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故意设置点“障碍”,让学生跨一跨,在刺激他们的挑战和探究欲望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精彩,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如何设置“障碍”,在哪里设置“障碍”呢?下面我就结合一些课堂实践谈一谈如何欲擒故纵、设置“障碍”,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一、设置疑问障碍,促进思考
明代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足以说明疑问在学习道路上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疑问作为第一个“障碍”抛给学生,促进他们的思考。这里的“障碍”可以是学生自己设置的,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通常会举例一些生活中圆形例子——圆形的井盖、圆形的车轮、篝火晚会上围成圆形席地而坐的人们……这些生活现象都表现了圆怎样的特征呢——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样的疑问抛出,不仅仅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关联性,激发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使之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同时还促进学生加强了数学方面的思考与理解。
再比如,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都是先出示几组乘积是1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发现。在这一過程中,学生会出现几个不同的声音“结果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对于不同声音,教师不予以肯定或否定,让学生作判断,带着自己的疑问开始琢磨倒数的定义。在咬文嚼字中,使学生认识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既要突出“乘积”,又要突出“互为”。
由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障碍”虽然使学习道路多了一些坎坷,却吸引了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这些知识不是教师主动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设置认知障碍,激发辨析
疑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这些“障碍”是生成知识的关键点,其实除了关键点,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还有许多生长点,抓住这些生长点,我们设置“障碍”,激发学生去辨析,再认识,探究得到本质后,对知识作结构化的提升。
比如,在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时,我们会将某些相近的知识点作汇总与对比:①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怎样变化?②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怎样变化?③将一叠本子理齐,本子的正视图是一个长方形,再将它倾斜,正视图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怎样变化?这三题隶属于同一知识点下的不同情形,使其罗列在一起,无疑是给学生设置了认知“障碍”,“逼着”他们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跨越“障碍”的过程就是认知、攀爬的过程。这节复习课上,我们还可以呈现这样两道题:①一块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共可产鲜花多少枝?②一块白菜地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18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可种白菜多少棵?
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克服认知障碍,完成学习过程。可是我却故意在“为难”学生,将一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混合到一起。当然,认知障碍不是随意安插的,一般要安排在复习课或练习课中,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再混合进行辨析、认识与提高。
三、设置阅读障碍,激励审题
课堂上学生需要思考,所以我们设置了疑问障碍,促进他们动脑;练习中需要辨析,所以我们设置了认知障碍,激发他们找异同、再认识。然而,习得的知识最终都要落到卷面上去考查的,因此,阅读与审题的技能,是需要学生掌握与提升的,更需要教师去设置“阅读障碍”。
比如,在教学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后,我们会遇到求不规则形体的体积,我们会遇到“上升”“上升到”等字眼或是多余条件,处处有“障碍”,都在干扰或误导学生,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阅读与审题能力。还有些综合题有许多条件,其实题并不难,只是我们不少学生看到条件多了就懵了,导致“开天窗”或乱写一通。因此,我们在平日的练习中,要设置阅读障碍,激励学生仔细审题。
比如,五上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小力和小红各有三张卡片2、8、5,两人各抽一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共有多少种拿法?这里,可以将题目稍作拓展,如果两人各添加一张卡片6,又会有多少种拿法?如果小力添加一张卡片6,共有多少种拿法?不断设置阅读障碍,就是带领学生读题、审题、思考,培养习惯的同时,不忘方法教学。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上需要“障碍”,这些“障碍”就是一个个关键节点,有了它们,课堂就会跌宕起伏,学生就有了思考、辨析、审题、成长、收获的机会,尽管过程可能不是一帆风顺,却呈现了别样的精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