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沟通叫握手

2017-10-18 10:20姜绍军
教师·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璞玉于永正雕刻师

姜绍军

握手,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礼节,这种肢体语言,虽然无声,却往往赋予了友好的内涵,起着消除隔阂、加深理解、增进友谊的作用。著名美国残疾女作家海伦·凯勒认为,手能冷漠,拒人千里,也能温暖,传播阳光。在现实生活中,握手已经深入生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礼仪。

一、与学生握手,彰显的是一种尊重与平等

为师者的尊严,不在于居高临下,而在于尊重与平等。谈到“尊重”这个词,笔者想起了当年周总理和掏粪工人时传祥那经典的一握,领袖与平民之间不再远隔千里,而是融为一体。握手,一个简单的举止,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着无限的魅力。

那么,教师与学生的握手有着怎样的效果呢?笔者不由得忆起了先前听过的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课。2007年,于永正老师来山东省海阳市新元小学授课,执讲《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于老师国学功底深厚,育人技巧娴熟,课堂上,他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以及“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最令观课教师耳目一新的就是他跟学生的握手。《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是对母爱的颂扬,也蕴含着孝悌之道,是对“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双重解读。学习此文,文本只是一个范例、一个依托,而人本,即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却是至关重要的。于永正老师紧紧抓住了课文的深刻内涵,文本与人本密切结合,不断抛砖引玉,活跃着学生思维,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孩子们屡有精彩感人的表述。每当学生有闪光之处,于老师总是和蔼而又深情地与学生握手。其时,我看到了学生雪亮的眼睛,以及满脸的欣喜与自豪,同时,我也听到了台下与会教师热烈的掌声。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底线,于老师这轻轻的一握,源于对学生的尊重,也源于对母爱的崇敬,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解读。他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震撼了现场教师的心灵。

二、与学生握手,彰显的是一种真诚与友善

关于握手这一礼仪的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社会。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棍棒,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后来,被武士模仿,为了表示友谊,不再争斗,而是摸一下对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没有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握手礼。第二种说法是源于古战场。古代战争期间,全身盔甲的骑士,随时准备冲锋陷阵。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間,就成了握手礼。

我们从握手礼的由来不难看出,握手,是一种真诚与友善,是一种亲密与合作。这一点与教育者的艺术是很契合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仅仅局限于单通道的“授受关系”,明确的师生分界,无形中增加了隔阂,呈现的是为师者的盛气凌人与求学者的唯唯诺诺。再者,从教师的价值来分析,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传统的居高临下式的教育风格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与示范。而握手,这一朴素的礼节,却能够拉近师生间的心灵之间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新型师生关系的象征。

三、与学生握手,彰显的是一种鞭策与鼓励

学生是一块璞玉,教师则是雕刻师,只有精雕细琢,才能臻于完美。拙劣的雕刻师随心所欲,不考虑其差异,任意去其棱角,于是,璞玉仍为玉石;优秀的雕刻师因石赋形,避实击虚,尊重原本,于是,璞玉遂成珍宝。

巴禾乌拉认为,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禽兽的一面,教育的第一要义在于塑造人,使他们以天使的一面打败禽兽的一面。就教育方式而言,批评与训诫固然可以敲响警钟,但未免伤人自尊;表扬与美赞固然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但也容易让学生飘飘然。而握手,这种看似平淡的师生互动,却很容易触及学生灵魂,达到神奇的教育效果。专家们说,没有不成才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教育者的成效,关键取决于教育方式。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多次尝试跟学生握手,因为在我看来,这轻轻的一握,对优秀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褒奖,很容易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对滞后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激励与鞭策,可以开掘学生潜力,激发其上进心。而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握手,在刀耕火种时代,只是是一种友好的暗示;握手,在当今时代,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交际礼仪;握手,在教育上,确切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能把师生的心紧密相连,让原本紧张的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从而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人性化,充满光明与温暖,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璞玉于永正雕刻师
月季叶片“雕刻师”
琢琢磨磨璞玉匠心—钱建良玉雕作品欣赏
锲而不舍
于永正从教年记
不忘传承 砥砺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掠影
于永正纪念专刊
深山中的璞玉,最美小山村
安徽古村查济: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
于永正“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