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教学内容 走近有效课堂

2017-10-17 15:38尹传刚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关注有效课堂教学内容

尹传刚

摘要:教学内容的确定在理解和操作层面存在很多问题,或将其泛化为相关的实际生活,或将其泛化为多学科综合,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将其等同于思想教育。当然,将语文教学内容简化为纯粹的篇章结构分析以及各种形式的答题技巧训练也是一个误区。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与有效课堂的目的相去甚远。将教学内容确定为教学生走近文本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关注个性化的语言模式和写作结构以及教学生关注细节而非情节三个方面,希望能对一线的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学内容;有效课堂;关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0/23-0022-03

一、减少误区,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一)泛化内容

将教学内容泛化为生活。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是最难确定的,尤其是引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概念之后,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我们常常简化文本中的某一个生活问题,然后迁移到课堂外,让学生讨论在具体生活中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美其名曰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文本就仅仅成为一座由课本走向生活的桥梁,这座桥搭得好不好不要紧,因为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其结果是:我们无视作者对文章结构的独具匠心,我们无法体味作者在遣词造句中所倾注的心血。

笔者听过很多教师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虽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但很少有人真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作者在每一处所使用的那些别具深意的词语上,比如“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中的“虽然”,“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中的“忽然”等。而是大谈当时的白色恐怖给一个知识分子带去的压抑和苦闷。压抑和苦闷并不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特有的,它们跨越了时空,是所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苦难和精神煎熬。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情感用恰当的形式和词语表达出来,并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当我们功利地将很多文学作品跟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它的美学价值要大打折扣。

将教学内容泛化为多学科综合。很多人认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什么都可以教,教学内容可以任意选择。所以,我们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常常把重点放在了与语言文字无关的知识点上,比如文本所涉及的舞蹈、绘画、音乐等,但是常常忘记了文本本身才是语文教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曾经谈到一次自己听课的经历。他说有一位教师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上课先是把文章读了一遍,接着就让学生唱草原,跳草原,画草原,谈草原,可是却将《草原》这篇文章扔到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忘记了它的存在。他形象地描述這样的课堂:“我们常常给学生端出了一盘色、味、美俱全的佳肴,可是学生刚刚闻了一下,还没感觉到是什么味道,老师就将盘子端走了。接着开始看各种各样的表演。”长此以往,语文课就被一天天地侵占并同化,失去了自己,语文课也逐渐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

将教学内容泛化为思想教育。语文教师的阅读面一般都是比较广阔的,讲起课来容易谈古论今,这种跳出文本的拓展固然很好,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据笔者的观察,很多教师只是关注拓展材料的事实性和情感性,而很少有人关注材料的表述形式,即文字本身。

比如我们一学到关于亲情的文章,就必然进行一番道德说教,让学生联系自身谈谈文章的情感对自己的启发。有的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岂不知,这种所谓的启发已经成了形式主义,这种牵强的读后感已经变了味道。语文教学变成了道德感化课,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内容常常偏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体会文本,那么,文字本身给学生的触动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二)简化内容

很多一线教师的概念中,包括平时的备课和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常常被定义为确定教哪几篇文章。现代文,就教“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等等;文言文,就逐字逐句做翻译,疏通文意,很少有人去关注作者用字的别具匠心,从而寻找更适合的字词,也很少有人去寻思作者构思的独到之处。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做无用功,一直纠结于“写了什么”。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足够自己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而我们还占用大量的时间大讲特讲,高效课堂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的魅力也渐趋暗淡。从而,学生的能力便一直无法提升。当前最具有影响力的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曾经谈到自己多年的观课感受:“同一篇文章,从小学到高中,教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让我们震惊的发现,虽然我们一直在这么做,但是却毫无察觉。

二、确定教学内容,走近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而明确教学内容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基本保证之一。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要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这不是一个能简单回答的问题。本文从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生走近文本的有效途径

语文老师必须时刻关注当下的生活,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鲜活的语言进入课堂,这样不仅会拉近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因为这样会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语文其实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她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灵活自如地使用语言,会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趣味的人。否则,如果语文课一点都不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课堂上没有鲜活的语言材料,教师就真三“Out”了,而且,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为古人以及前人所写的美文,大多是用成人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如果你一直刻板地将学生引向遥远的古代,以及大人们的世界中,这对他们不公平,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也会使他们对语文课失去兴趣。

笔者曾经听过广东省特级教师陈晓东老师的一节示范课。他所教授的文章是柳永的《雨霖铃》,这是一首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词作,但其抒发的情感却完全可以是当下的,怎样唤起学生对这首词的情感体验,陈晓东老师没有用高深的意象理论,也没有用非常书面的优美语言去解读,而是用完全生活化的语言,尤其是引入了几首情歌,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词中的情感。当然,他的解读是完全紧扣词句的,比如说到“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顺口就唱出了“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我知道你有千言你有万语,却不肯说出口,你知道我好担心我好难过却不敢说出口”这些歌词。笔者很欣赏这种非常生活化的教学,也认为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是有效的。如果语文教师能让学生有语文就是生活,语文穿越古今中外,一直在我们身边的意识,他无疑是成功的语文教师。

(二)教学生关注个性化的语言模式和写作结构

一篇文章之所以会引起共鸣,源于作者所写之事我们都曾直接或间接地经历过,为它们绽放过笑容,或者在深夜偷偷地哭泣过。但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表达出来的。不仅如此,那些优秀的作者将司空见惯的生活做了个性化、陌生化的处理,使人读之怦然心动。好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众不同。读文如见其人。同样的经历,不同的作家肯定会写出不同的精彩来,因为不同的作家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言模式和结构成文的思考,读一个人的作品多了,下一次遇到他的文章,不用看作者,就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些文字只能是那个人写的,日子久了,自己写起文章来也有了那人的神态和语气。北大教授曹文轩把这种神秘的东西叫“文脉”,他说自己读鲁迅久了,鲁迅的文字就在自己的笔头开始流淌了。每一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模式和行文性格,张爱玲用反讽、比喻等手法表现小人物的悲凉,三毛用朴素的语言传递真情与智慧,余华以纯净细密的叙述赢得读者的内心……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个性化的东西,应该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主要内容。

(三)教学生关注细节而非情节

常常令我们非常感动的一篇文章,学生却无动于衷,让他们写读后感,交上来的文章也大多是复述全文内容,没有细节,没有具体的感点。这源于目前的教学往往流于泛化地梳理作者写了什么,而不去关注那些包含着作者情感的景物和词语。即使关注景物描写,关注较多的也是比较共性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技巧,跟情感割裂。至于文章中主要流露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诸如动词、形容词、转折词之类,学生根本就不去关注,更不会在自己的文章中体现出来。教师平时教什么,学生平时的习作就会怎么写。与其抱怨学生的作文不生动、不曲折、不新鲜,不如花点时间思考平时的教学有没有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那些动态的词语、独特的结构以及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即关注细节。

当然,有效课堂将是教师永远的追求。理想的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有措施就会有效果,但是明确教学内容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 李晓旭】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注有效课堂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