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雯 景文艳
【摘要】教学管理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管理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管理机制,只有保证教学质量,一个学校的生命力才能延续下去。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创新高职教学管理体制,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将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Secondary Colle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OBE
【Abstract】 Teaching management,as the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s also the most complicate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school management.Only by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the vitality of a school can be continued.It is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o establish a modern teaching management concept,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highly skilled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results - oriented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2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被“大众化教育”模式所取代,高职教育日益凸显出新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急剧增长,高职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校院二级管理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管理体制,其关键是将管理重心从原来校级教务管理部门下移至院系级的教务管理岗位。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二级学院在高职教育管理权限扩大、开展工作自主性增强的同时,工作量和工作的复杂性也远远超过从前。因此,在当前的形式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即教学秘书如何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充分发挥其管理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体制建立起步较晚,教学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直接面对众多的教师和学生,显得势单力薄,需要增加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学人员的素质。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完成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工程。
一、目前高職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清
目前,对高职教育教学秘书角色定位多是从教学秘书的职责、工作内容的角度出发,未能结合角色所在的系统环境从角色能力、角色权力、角色责任等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定位,由此产生了诸多类似工作职责不明、角色错位、缺位、虚位、越位等角色迁移现象,弱化了教学秘书作为二级学院教育管理主力军的职能,并导致了教学管理队伍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高职教育中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应该有不同的角色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秘书职责主要是从事日常教学事务的管理工作,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秘书所处的系统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其角色定位也应该随之变化。
2.工作性质复杂
在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系级建制日渐增多,综合性大学的系级基层组织多达数十个,从而导致校级领导直接管理的下属机构、人员过多,管理幅度过大。在新的二级管理体制中,校级分管教学的领导负责制定有关教学管理政策,并下设教务处,把握学校的教学发展方向。由于大学松散结合的组织特性,学校的管理各作相比较其他管理工作而言,自身工作的性质更为复杂,协调的难度更大。
二、基于OBE理念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1.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与训练的系统教育。其中的能力是针对某人给定的专业、职责或任务而言的综合能力,简单说就是适应就业的能力。能力的产生是需要和期望所有团体合作以产生成果的过程。
2.基于OBE理念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思路
(1)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方式,完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核心是质效双赢。要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应建立一套适应形势发展和高职院校自身需求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和各分院及系部的两级管理模式,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完善以各分院及系部为主体,相互协调的两级管理体制。构建多功能、多层次的教学管理系统,拓宽教学管理方式,实现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还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和各分院及系部的职责,建立明确的管理权限分工,促进各分院及系部的自我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此外,需加强各分院及系部的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使各分院、系部的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体,逐步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教学管理模式要从单一控制型向综合支持型转变,充分调动各个分院及系部的基层教学单位和教师对教学管理的参与性,尤其要重视调动各个系部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对教学管理提出建议与对策,并且要及时参考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观点,在各类教学管理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民主参与作用,以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最终建立严谨、规范、科学、高效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以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以科研绩效管理、教学绩效管理、育人绩效管理为评价内容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综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和国家或省(部)级教学成果获奖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学生对教学绩效综合评价,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师配备满意度、教师胜任能力、师德、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科技能力)、学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价,融教师个人成长与教学质量、学生成才和学校绩效管理于一体,激发教师个人绩效与教学绩效、学生愿景和学校目标相一致;二是通过改革人事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引入人力资源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教师教学绩效指标来评聘教师职务和岗位;三是深化校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效率优先,以岗(职)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给予教师业绩津贴和职务职称、学历和荣誉补贴,真正体现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实验关键岗位倾斜;四是以4E(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ss、公平性equity)为评价内容,从教师的引进、使用、培养和管理等方面,通过财务、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公平、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等)等指标,从资金资源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对西部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三、基于OBE理念下二级学院教学秘书的角色分析
同一个人在社会系统结构中由于总是处于多种结构位置上,可以同时扮演多重“角色”。社会的结构角色对占据该角色的结構位置的人的要求,是通过一种功能性的社会角色规定来完成的。它不但规定了角色身份与位置,而且也规定了与该角色相应的责任、权力、尊严与合法性,通常,“角色规定”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成文或不成文的“命名”来完成的,因此,它也规定了处于该角色中的“应得”、“应享”,规定了角色的行为边界以及一个人不能履行其角色规定所应受到的处置。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角色多元化,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享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首先,要提高管理的水平。教学秘书通过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其所面临的管理工作解决的多是有章法可以遵循的规范性问题,目的是解决问题、适应新情况,使工作按一定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秘书应该从一个简单的政策措施执行者变成一个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一角,要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善于从一个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地做事”,实现高质量管理。
其次,工作模式应该是以“管”代“理”,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教学秘书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的职称、年龄、学科、阅历、地域等各不相同,学生群体性格迥异、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环境不同,这些都体现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等各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提供便利的服务,更多的还是专业性服务,包括技术服务、政策与信息服务、协调与保障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能否顺利进行。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及时将学校和院系的方针政策传达到老师和学生中,及时反映基层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构想和意见,使教学管理呈现良性循环。
最后,“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教育的本质是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相互传承。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教学管理工作如果脱离“育人”这一目的,将会大大削弱管理、服务的价值和作用。而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很多环节中是通过直接与学生沟通进行管理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影响学生。这种“非正式”的沟通和引导往往能够起到其他育人渠道不能达到的效果。
高职教育要适应当前人才培养形势的变化,而高职学生教育的管理水平也要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学秘书所处的系统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学秘书必须正确认识二级管理体制对其角色能力、权力与责任提出的不同要求,做好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培养自己适应现代化教学体系的专业化能力,从而实现角色的多元化、专业化与现代化,更好地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乾梅.省市共建高校管理体制与投资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6,(12):24.
[2]戴国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46.
[3]王恒亮,宋华明.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73-76.
作者1:施雯(1983-),女,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教育教学管理
作者2:景文艳(1981-)女,哈尔滨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育教学管理;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