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限公司中隐名出资人的权益保护

2017-10-17 23:42赵俊迪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权益保护

赵俊迪

摘要:经济发展期间出现了有别于常规的一种投资方式就是隐名出资。隐名出资有助于投资者对现有投资渠道的拓宽,但同时也很容易引发一些法律风险。本文在阐述有关隐名出资人这一概念界定基础上,对法律方面隐名出资具有的风险进行阐述,之后对隐名出资者相关权益保护方面理论进行分析,进而对关于国内隐名出资方面制度相关完善措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隐名出资人 有限公司 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83-01

当前,在我国现行法律之中,涉及隐名出资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其他内容涉及的比较模糊。因此,在实践之中。隐名出资者在法律之中的地位尚不明确,其权利范围也非常模糊。为有效解决隐名出资有关的纠纷,使各主体间现有利益冲突得以平衡。对隐名出资者具有的权益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于隐名出资人这一概念的界定

通常而言。由各个股东拿出资金成立公司之时。必须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进行相关章程的签订。并且投入一定资金,在工商部门之中进行申报,并且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手续。申请营业执照,该出资人才可以成为某个公司的股东。然而,现实之中,常出现注册登记上的出资人与实际存在的出资人情况不相符的情况。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隐名出资。所谓的隐性投资,就是出于许多原因,出资方确实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但是在公司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相关材料或者公司章程之中并未显示其是该公司的投资人,该出资人在法律上仍是“他人”形象。站在出资主体方面来看,隐名出资者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自然人。站在出资形式方面来看,隐名出资者很有可能是数量不一的显明股东的一个附著。站在经营方式层面来看,无论隐名出资者是否参与公司管理以及控制,或者是单纯享受股东具有的相关权益。承担股东具有的相关风险。其都属于一种隐名出资。而有限公司具有的隐名出资者则是按照口头约定或者书面约定把资产交给显明股东或者其他的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股份但是其名不在公司章程以及股东名册之中的出资人。

二、在法律方面隐名出资具有的风险

从一个角度来说,隐名出资者与显名股东间通常会借助一些合同来将行使股东方面权利时产生的障碍进行客服。所以,隐名投资其实就是隐名出资者和显明出资者间形成的一种隐秘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从法律层面来看是一种合同之债,其属于民法管理范畴之内。从另一角度来看,内部合同很有可能和公司现行法制在某一原则方面存在着冲突,致使当事人希望的法律效果难以实现。但是根据合同具有的相对性,其对外不具有约束力。所以在对于公司进行治理以及经营期间,不得对其进行使用。而且隐名出资者想要同第三方进行交易,转让股权或者撤回投资也不可以根据双方协议对正常股东享有的权利进行行使,这就使得隐名出资者进行投资期间需要承担很大风险。再加上国内针对于隐名出资方面的法律尚未完善,更使得隐名出资者在进行实际经营期间具有很大投资风险。所以,当前因隐名投资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十分常见。

三、对于隐名出资人相关权益保護方面的理论

如今,国内法律对于股东资格进行认证这一问题上有着明确要求。投资人既要进行实际出资,同时还要在工商登记、股东名册以及公司章程之中进行写明才可以被认定是公司股东。而隐名出资者因为无法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或者股东名册之中进行显名。其股东资格在进行认定方面必然存在一定障碍,如果对于隐名投资者给予显明投资者同样地位,显然是违背相关法律的。但是,隐名出资者同样是公司的投资一方,其具有的权益同样要受到相应保护。与显明投资者相比,隐名股东由于出资形式的问题,其具有的股东方面权利叫做间接股东方面的权利,其权利区别于一般股东权利,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纠纷。因此,股东资格这一问题往往是纠纷出现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将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解决,才可以使得各种纠纷得以平息。

四、关于国内隐名出资方面制度相关完善

第一,从法律方面来讲,必须对实际出资者具有的相关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尽管当前有相关法律将一些合法隐名出资者划归到实际出资者的范畴之内。但是实际之中,隐名出资者有多种形式。仅是从概念上对其进行简单划分,无法对当前隐名出资者进行完全概括。因此,国家必须还要对这方面进行不断完善。第二,要对隐名投资相关制度进行法律构建,让国内有限公司在发生因隐名出资而产生纠纷这样的事件时,有解决的法律依据。

五、结论

综上可知,在市场经济带动之下,人们纷纷投身于投资市场之中。但是从我国如今投资市场现有规模来看,其还无法对市场经济提出的发展要求进行满足,投资市场之中的投资渠道还存在不畅通的问题。而法律为了可以给予投资者现有投资方面积极性以及选择相应投资形式进行保障,并未对隐名出资这一形式进行全盘否定。因此,在当前实践之中,仍存在隐名出资这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法律必须对隐名出资引起的各种纠纷进行有效解决,有效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早日构建比较健全的有关于隐名投资相关制度。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权益保护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分析
消费者反悔权论
为金融消费者铸就维权的“盾牌”
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选择
金融消费者支付结算领域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试论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超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探讨
试述我国《证券法》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论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谈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履约的几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