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摘要:互联网与证券行业的结合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重大方向。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证券行业业务应如何调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行业 影响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82-01
一、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1.网络金融产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移动支付成为可能,这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其中保险理财是最早进入电商平台的金融产品。各大银行于2012年陆续开展了网上支付和业务办理平台,各种基金、信托产品在各大银行网页都可查询。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开始向网络平台转移。
2.第三方支付平台
网络交易的便捷性是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自2006年开始,每年通过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数额逐年翻倍,截止到2012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达到38039亿元。2016年底,国有银行对支付宝、微信钱包等互联网支付平台的转账数额采取了一定限制。足以看出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影响。
3.P2P网络贷款
P2P也称“人人贷”,是指个人通过具备资质的网絡平台,实现借贷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网贷平台已有2000多家,交易额超过200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1.改变证券行业价值实现方式
互联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主体、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券商传统价值的再造。基于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社交网络等平台产生的大量数据,使金融网贷迅速发展。阿里小贷正是基于大数据对小微企业信用挖掘而产生的,极大地满足了客户对证券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2.引发财富管理的“渠道革命”
互联网成为券商改变传统运营模式、拓宽营销渠道、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模式。网上开户、业务办理快捷方便,且佣金率下降,这迫使券商经纪业务向信用中介和理财业务终端转型。不久的将来,财富管理平台的参与者将趋于大众化和普遍化,满足客户对证券产品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将成为券商服务的主要内容。
3.弱化证券行业金融中介功能
传统的金融中介具备两大功能:一是通过专门技术降低资金交易风险:二是通过信息处理缓解投资者与融资者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这两项功能都依赖于金融中介强大的数据搜索和信息处理能力。而这些正是当今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客户通过资源共享,使证券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风险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就弱化了证券行业金融中介功能。
4.加剧行业竞争
首先,互联网技术全面覆盖证券业务后。佣金会逐渐下降,围绕佣金引发的新一轮价格战将兴起;其次,传统证券向互联网金融过渡时,将催生网络经济众多衍生品,新的竞争由此产生;最后,如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它本身携带的客户资源、数据信息就足够大,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将占据优势。
三、证券行业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1.券商互联网金融技术水平不足
互联网于20世纪末兴起。发展时间不长。在技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互联网进入金融行业的时间不长,在产品开发方面许多技术有待完善。以证券APP为例,客户对其要求是安全、稳定、快捷,能够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但当前券商开发的APP普遍存在操作复杂、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这也是券商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2.客户数量和数据资源优势不明显
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有限,人们对虚拟的、较大的资金交易存在不信任感,使互联网金融客户数量和数据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市场上除阿里巴巴、腾讯公司这样的大型平台,活跃着几亿用户,其他小型金融平台几乎无人问津,而这些大型平台的数据资源是其他小平台无法比拟的。
3.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不成熟。因此在技术安全性能方面应多做努力,使更多的客户愿意通过互联网交易。
四、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对策
1.开展技术革新
证券市场从“有形”向“无形”市场过渡,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技术问题。客户咨询、业务办理、意见反馈等硬性指标大多数券商都可以完成,如何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系统稳定是客户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券商应从用户角度考虑,在技术层面满足客户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2.探索新型模式
券商希望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增加用户量和交易额。从而提升佣金率。换句话说所有的券商都是以赚取最大利润为目的。但大家必须明白,证券行业从线下直接过渡到线上将面临着很大的资金风险,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是券商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如今的中国产业结构正在转型,互联网金融作为重要突破口,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新型模式。
3.提升服务水平
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智能手机则可以实现资金交易。在这种虚拟的网络平台上,首先政府应加大监督力度。其次向发达国家学习技术经验,最后在服务层面上应给予用户最大的支持。提升平台服务水平,满足用户一站式消费需求。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表现。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