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准扶贫”: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扶贫模式研究

2017-10-16 06:29张瀚月陈仕品
中小学电教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贫困地区精准

☆ 张瀚月 陈仕品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互联网+’精准扶贫”: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扶贫模式研究

☆ 张瀚月 陈仕品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而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在“互联网+”时代,地方师范院校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利用卫星广播技术、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能够实现精准帮扶,促进精准脱贫;通过地方师范院校与贫困地区学校开展校际合作,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职后教师培训和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互联网+;大数据;精准扶贫;地方师范院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贫困地区问题则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绊脚石”。随后,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虽然,高校开展了“三下乡”、“三支一扶”的扶贫活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要想实现精准扶贫,首先应该明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众多高校中,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扶贫的类型由“经济型”为主升级为“增能型”为主,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一、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

在我国扶贫开展了近30年,但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于“年年扶贫年年贫”;扶贫方式功利化,少数政府扶贫人员“挑软弃硬”,只追求一些周期短、显“政绩”的扶贫手段,使得扶贫流于形式,背离了扶贫工作的主旨。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扶贫开发模式[1]。相对于传统的扶贫模式而言,精准扶贫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扶贫内容精准,能够聚焦到是基础教育的缺失,还是思想观念的滞后;第二,解决方案精准,可根据扶贫对象分析现状与成因,制定针对性对策,对症下药;第三,扶贫数据精准,对扶贫对象的信息数据收集更加脚踏实地,对信息数据的整理更加精细,便于管理与准确分析。

教育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的思想,指出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高校教育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在扶持贫困学子、贫困地区援助、扶贫问题研究等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当前高校教育扶贫的主要方式有:(1)“三下乡”——大学生利用假期期间,让高校的“文化、科技、卫生”等下乡;(2)“三支一扶”——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为期一到两年的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但是这些教育扶贫方式都存在以下不足。

1.未能对贫困地区进行深入的调研

普遍高校远离定点帮扶地区,对需要帮助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未能立足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而是笼统地采用模式化的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

2.仍处于“输血式”扶贫,模式有待创新

当前,对高校“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严谨科学的研究体系,仍以单向输出为主的粗放式扶贫理念为核心[3],仍处于“授之以鱼”物质支持的阶段,导致“年年扶贫”依旧“年年贫”,对“授之以渔”的“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3.高校自身优势不明显,趋于同质化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大多数高校开展了大学生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等活动,或以捐赠物资、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扶贫。但高校的教育扶贫方式趋于同质化,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未能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未能真正地把高校的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4.高校扶贫方式功利化

部分扶贫人员在扶贫的过程中往往选择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表面效果良好,但是实际效果不显著的方式。“三下乡”活动具有周期短、影响大、易操作等优点,但由于周期较短,如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则难以产生良好效益[4]。“三支一扶”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优惠政策成为他们选择参加这个扶贫活动的重要原因,功利性较强。

三、“‘互联网+’精准扶贫”: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扶贫的内涵与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贫困县域的教育扶贫工作必须转变思路、策略与方式,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5]。师范院校更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精准扶贫,从而帮助贫困地区从本质上精准脱贫。

1.“互联网+”时代精准扶贫的内涵分析

[6]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的解释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减少了资源共享的财力与物力。在教育领域中,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利用教育扶贫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把高校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理念传递给贫困地区的师生。师范院校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和所学知识,录制课程视频或培训视频,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卫星广播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远程供贫困地区的师生观看与学习。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精准扶贫的新理念: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提出:“要以精准识别为前提,把识别做得准而又准;要以精准帮扶为核心,把政策落实得实而又实;要以精准管理为关键,把管理做得细而又细;要以精准考核为保障,把考核做得严而又严。”

2.师范院校扶贫的优势分析

师范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师范院校教师授课与指导,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师范技能。在录制课程视频时,可以选择不同学科理论知识掌握最好的学生来设计课程,选择最具有教学能力的学生录制课程,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又能为贫困地区的学生与教师传递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师范学院不仅担负着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重任,也担负着欠发达地区师资培训和人才培训的重任[7]。

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需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扶贫是大学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途径[8]。师范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也担负着为学校输送优质教师的责任。在促进教育公平、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的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更应担起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任。同时从师范院校出去的师范生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对知识点的了解很透彻,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师范生提供去贫困地区顶岗实习的机会,既能让师范生尽早地了解教师的职责,也能为贫困地区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

四、“‘互联网+’精准扶贫”: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扶贫模式的构建

在“互联网+”时代下,运行表1所示的扶贫模式需要考虑相关内容,如:数据的有效收集、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考虑分析内容是否与学习结果相匹配、考虑卫星广播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问题。师范院校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教师或领导进行培训,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

表1 基于“‘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地方师范院校扶贫新模式

1.建立教育扶贫数据中心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地方师范院校首先应当建立教育扶贫数据中心,负责扶贫数据收集、数据录入、数据储存、数据处理与分析。其次,制定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规则,并对数据进行实时跟踪。通过“精准识别”,找准不同的贫困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类型的知识、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最后,进行“精准帮扶”,师范院校应当根据贫困地区的不同需求、学习对象的不同类型提供不同领域的课程,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学生的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等。还应强调保护收集的信息,对收集来的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或隐私信息制定系统的、规范的、合法的保护措施,减少数据提供者的抵触情绪,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降低了精准扶贫的难度。

2.搭建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

师范院校是教育扶贫的主力军,学校无偿为贫困地区捐献卫星接收器、多媒体等设备,利用卫星广播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远程教学站。远程教学站主要分两类:第一类主要开展面向干部和社会的培训,一般设立在当地组织部、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地;第二类主要是开展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的培训,一般设立在乡村中小学[9]。师范院校组建优质师资团队,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课程,通过远程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学校教师传递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该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细节如表2所示。

表2 师范院校教育扶贫的远程培训模式

3.建立合作关系:“请进来”、“送出去”

虽说在“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是解决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结合“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教育扶贫的方式应把远程教育与面授课程相结合,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学习模式。

“请进来”:把贫困地区的优秀教师或领导请到师范学院进行面授培训,传授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式等。请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到师范院校面对面学习优秀教师的专业课程,或与优秀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

“送出去”:第一方面是把师范院校的优秀学习资源和教学理念无偿的送到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能在当地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训。第二方面就是把师范院校的优秀师范生送到贫困地区进行顶岗实习,或是师范院校的志愿者(学生或者教师)送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让志愿者切实感受他们的生活,并提供帮助与辅导,同时也给贫困地区的人群提供与优秀人士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4.提供反馈,进行总结性评价

培训学习结束后,将学习者上传的总结学习结果与初始状态比较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扬长避短。精准扶贫的反馈还在于整个机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变化,贫困地区的某些信息表达的含义会发生变化,不再具有代表性,不再将成为“精准识别”的基础,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数据,以符合时代的需求。

五、“‘互联网+’精准扶贫”: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扶贫模式的特征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教育信息化手段带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10]。在“互联网+”时代下,师范院校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特征如下:

①精准性。这是精准扶贫的基本且重要的特性。在大数据环境下,能够精准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精准解决问题。根据大数据精准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计划与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共享性。远程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师范院校具有优质的智力资源、丰富的师资力量,教师与学生通过远程技术传递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网络资源,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无需出远门就能接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③有效性。这也是基于“大数据”下精准扶贫最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为识别的方式有效、提供的扶贫措施有效和扶贫的结果有效。识别方式是根据调查者对贫困地区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识别,了解到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贫困根源,制定精确的扶贫计划与措施,并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六、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扶贫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且还让“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到了实处。

[1]王鑫,李俊杰.精准扶贫:内涵、挑战及其实现路径——基于湖北武陵山片区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74-77.

[2]钟慧笑.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J].中国民族教育,2016,(05):22-24.

[3]王静,孙婧.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6):30-32.

[4]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7,(05):51-56.

[4]熊文渊.高校教育扶贫:问题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23):43-46.

[5]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2015:4-12.

[6]林闻凯.论师范院校的教育扶贫[J].高教探索,2014,(05):58-61.

[7]杨亚辉.教育扶贫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访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J].中国高等教育,2017,(06):25-26.

[8]阎桂芝,何建宇,焦义菊.教育扶贫的清华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4,(05):7-10.

[10]陈恩伦,陈亮.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3):58-62.

[编辑:刘 睿]

G434

A

1671-7503(2017)17-0018-04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贫困地区精准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