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广猛
(江苏省高邮市赞化学校)
圆与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综合一例
——浅谈确定性思想及因果关系分析法
段广猛
(江苏省高邮市赞化学校)
笔者结合沈岳夫老师“点动图变思构图 分类探求寻突破——对一道九年级期末复习题的思路突破与感悟”一文中的例题重点阐释确定性思想及因果关系分析法在解题、审题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抓不变角的解题策略解决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存在性问题,借助三线合一进行比例口算.
解题教学;确定性思想;因果关系分析法;抓不变量
首先谈一谈笔者所理解的确定性思想及因果分析法这两大审题法宝.
确定性思想,即一个问题如果是确定性的,譬如一个角的大小是确定的,再比如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确定的,那么就注定是可解、可求的.学生审题要时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这个问题中哪些元素是确定的?这些确定性的元素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又如何把这些确定性元素求出来呢?
因果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由因导果、执果索因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某个量是确定的,就要找到确定这个元素的所有条件,再由这些条件进行求解即可.一个问题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就可以怎么进行求解.
上述两个概念结合可称为基于确定性思想的因果关系分析法,它是我们解题、审题的一种重要思考方式及策略.这也正符合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谈到解题时所说的,退到最原始的地方去,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诀窍.如何退?就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
下面笔者将结合沈岳夫老师发表于《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6年第12期《点动图变思构图 分类探求寻突破——对一道九年级期末复习题的思路突破与感悟》一文中的例题浅谈这两种思想方法的运用.
题目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在x轴的正半轴上,☉M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C,D两点,且C为的中点,连接CE,AE,CB,EB,AE与y轴交于点F,已知A(-2,0),C(0,4).
(1)求证:AF=CF;
(2)求☉M的半径及EB的长;
(3)如图2,P为x轴下方半圆弧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E交CB于点R,当△CRE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EP的长.
图1
图2
审题时,脑海中要始终萦绕确定性思想,时常思考,在这个问题中,有哪些元素是确定性的?这是思考问题的第一步,即审题,具体操作如下.
图1中,由题意知A,C两点是确定的,由☉M的对称性知,点D也是确定的,从而由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得到☉M是一个确定的圆.因而︵点B的坐标及☉M的半径也是确定的.由条件“C为AE的中点”及A,C两点是确定的,得点E也是确定的,从而BE的长也是确定的.当然图中还有很多确定的角元素等,这些确定性的元素也是可求的.如何去求呢?必然也是由于A,C两点及☉M的对称性这个最初始的原因去求解计算.这就是笔者要表达的基于确定性思想的因果关系分析法.
对于第(1)小题,如图3所示,要证明AF=CF,可连接AC,只要证明∠ACF=∠CAF即可,而这两个角都是确定的角,它们所对的弧分别为这两条弧也是确定的,易知它们都等于(前者是因为“垂径定理”;而后者是因为条件“C为的中点”),从而结论成立.
图3
上面解法是通过“弧等—角等—线等”的方式进行的,借助了圆中弧的概念,是一种常见的思考圆的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不借助于弧,而是通过角的转化来完成.
如图4,识别到基本图形“射影型”(由Rt△CAB及斜边上的高CO组成),易知∠ACF=∠ABC.又由C为的中点,知从而有∠CAF=∠ABC,因而∠ACF=∠CAF,结论成立.
图4
在第(1)小题中,笔者重点阐释了如何用确定性思想及因果关系分析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看似简单,但确实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解题思维方法,尤其是在稍微复杂些的题目中,要经常问自己几个问题:哪些东西是确定的?这些确定的东西是怎么确定下来的?究竟由哪些“因”而导致的“果”?那就可以拿这些“因”去求这个“果”了嘛.
对于第(2)小题,沈老师主要借助于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如图5所示.下面主要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知.
图5
由之前的分析知道,☉M的半径及BE的长都是确定的,而且是由条件“C为的中点”及A,C两点坐标来确定的.
首先是求☉M的半径.对于计算边长问题,笔者常跟学生讲,方法就是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面积法,此问也可以由射影定理易知CO2=OA·OB,可得OB=8.从而直径AB=10,半径为5.对于此类问题,这个射影型基本图形的识别与构造也是极其重要的.
上述解法中体现出来的基本图形的识别与构造,应该是教师平时教学及解题中要重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与方法,沈老师采用勾股定理法,笔者采用了相似法,两种方法相得益彰,是计算边长的两种重要方法.
其次是对于EB的求法.沈老师构造△AOC≌△CGA,利用全等三角形计算AG的长,进而求出了EB的长,方法巧妙,而且利用了第(1)小题的暗示,但有可能这个全等三角形学生未必都能发现.相比而言,学生还是较容易发现一对斜“A字型”相似,即△AOF∽△AEB,然后将问题转化为解Rt△AOF.这样能很好地利用第(1)小题及☉M的半径,体现问题设置的环环相扣.另外,如果借助基于确定性思想的因果关系来分析此题,结合比例法,口算则更有趣,即在Rt△ABE中,AB=10,要求EB,只要求 ∠EAB(或者其三角函数值)即可,而这个角(即为∠OAF)显然也是确定的,既然是确定的,就是可解的.具体分析如下.
由第(1)小题,可设AF=CF=x,则OF=4-x.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得4+(4-x)2=x2.解得故OF∶OA∶AF=3∶4∶5,易知EB∶EA∶AB=3∶4∶5.因而
上述求EB的长度,主要借助确定性思想,结合比例法口算,这个分析过程学生容易上手,且牢牢抓住一些因果关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生成,便于掌握.此外,还可以做如下分析.
设图3中的BC与AE的交点为点Q.由AF=CF,知∠CAF=∠ACF是确定的角,由Rt△ACO知其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从而在Rt△ACQ中则从而又知∠EBQ=∠CAQ,从而Rt△EBQ的三边之比也为
这个求EB的方法从头至尾只需牢牢抓住∠ACF及与其相等的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借助于比例法,由AC算出CQ,再算出BQ及EB,几乎口算即可完成,可以看出这种基于确定性思想的因果关系分析法的重要性及简洁性.
另外,求EB的长,还可以直接在Rt△ABE中解决.在Rt△ABE中,AB=10是确定的,∠ABE=2∠ABC也是确定,而且出现了倍半角,可借助于一些倍半角模型,由∠ABC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BE的三角函数值,进而用比例法口算出EB的长.注意到据此下面提供三种构造倍半角的方法去求图5中∠ABE的三角函数值.
方法1:如图6,构造出一个含α角的Rt△ABC.设作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连接AD,构造出等腰三角形ABD,则∠B=∠DAB=α,∠ADC=2α.从而构造出2α角,而且此2α角恰好在Rt△ACD中.设CD=x,则AD=BD=2-x.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x2+12=(2-x)2.解得可求出故图5中的从而EB∶EA∶AB=3∶4∶5.故EB=
图6
图7
方法2:在图6中的Rt△ABC基础上,利用轴对称,构造出如图7所示的等腰三角形ABD,利用面积法可求出从而在 Rt△BDE中有故图5中的从而EB∶EA∶AB=3∶4∶5.故
方法3:构造如图8所示的图形,使 ∠ABC=∠ABE=α,则∠BEF=∠EBC=2α.由题意可设DE=1,DA=AC=2,则CB=4,EF=3,BF=4.从而在Rt△BEF中故图5中的从 而EB∶EA∶AB=3∶4∶5.故
图8
上面这三种由半角到倍角的构造方式值得学生关注,它们在中考综合计算题中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
对于第(3)小题,解题前,思考:在这个问题中,哪些元素是确定性的?哪些元素是变化着的?这些变化的元素之间又具备怎样的因果关系?在变化中又有哪些不变的量?是的,笔者会紧扣确定性思想及因果分析法,再结合以不变应万变的解题策略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思考:哪些量在变?谁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很明显点P,R在动,且点R随着点P的运动而运动,也会随着点P的确定而确定,这就导致了△CRE也在变化,不妨称点P是主动点,点R是从动点,△CRE是从动三角形,此题问的是“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CRE为等腰三角形”,也可以说成是“当△CRE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即EP为多长”.
第二步,知道了题目提问的目标△CRE在变化后,继续追问“在这个三角形变化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变的量?”不管怎么变化,△CRE三个顶点中C,E两点始终不变,导致始终有一条边CE保持不变,另外有一个内角∠ECR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抓住这个不变的角,利用这个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三边最简整数比,则可以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第三步,抓住上面的两个不变量,即不变的边CE及不变的∠ECR画图分析,假设点R从点C到点B连续运动,去寻找符合△CRE为等腰三角形的点R,也可以借助尺规作图,利用经典的两圆一线法寻找到点R的精确位置,找到后再想办法求解,模型如图13所示,找到符合条件的三个点R1,R2,R3.
图9
第四步,利用上面找到的三个点R1,R2,R3,分三种情况,依次求解,在求解中仅仅抓住∠ECR为不变角(从而其所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最简整数比也是确定的)及CE的长也是确定的.
由∠ECR=∠EAB,且Rt△EAB的三边EB∶EA∶AB=3∶4∶5,知∠ECR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也一定恒为3∶4∶5.这个方法本质上就是相似,但笔者之所以称之为比例法,是因为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包括口算),还是分析思路和方法,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书写上不太规范,仍应该按相似写法或者三角函数来书写,这就是笔者跟学生经常讲的,“相似—三角—比例”本就是一家.具体操作如下.
情形1:如图10,当RC=RE时,即当∠REC=∠RCE时,过点R作RH⊥CE于点H,
图10
在Rt△RHC中,易知
由上面分析得到EB∶EA∶AB=3∶4∶5.
再利用圆中相交弦定理,知PR·ER=BR·CR.
情形1中的解法,看上去比沈老师的方法烦琐了一些,但是此种解法与接下来的两种情形中的方法具有一致性,而且更具有一般性,与笔者阐释的确定性思想、因果分析法,及以不变应万变联系更加紧密,可称之为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几何通性解法.
情形2:如图11,当RC=EC时,即当∠REC=∠ERC时,作RH⊥CE于点H,
图11
则在Rt△RHC中,易知
同理,由EB∶EA∶AB=3∶4∶5,
在Rt△RHE中,由勾股定理得
情形2中依然是紧紧地抓住了∠ECR这个不变的角及不变的边CE来完成,通过作等腰三角形CRE的腰CE上的高RH构造了Rt△CRH,借助比例法几乎口算完成,当然稍遗憾地是,最后还是涉及到了用相交弦定理求PR的长,方法与情形1一样.在这里,如果还是通过构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辅助线来解的话,如图12所示,作CH⊥RE于点H,这个不变的∠ECR就被破坏了,但此处惊现倍半角关系,可借助确定性思想结合倍半角模型求解,具体分析如下.
图12
图13
如图12,作CH⊥RE于点H.因为也是一个确定的角,所以其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三边整数比也是唯一确定的.易知构造如图13所示的倍半角模型,易知图12中的tan∠ECH等于图13中的所以在Rt△EHC中,有用比例法口算出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ER=下略(同情形2即可).
对比上面的常规解法及倍半角模型解法,两者各有裨益,前者紧紧抓住不变的∠ECR,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比例法口算,而且尽量不要破坏这个不变的角.后者尽管破坏了这个不变的角,但可以通过倍、半角模型来弥补,而且是等腰三角形中最重要的辅助线,与其他情形的解法至少在辅助线的添加上完全统一了,稍遗憾的是可能有部分教师比较排斥倍半角模型,学生需要课外用心琢磨好这个模型,才能熟练使用此种方法.
情形3:如图14,当EC=ER时,即当∠ECR=∠ERC时,过点E作EH⊥CR于点H,方法与沈老师方法如出一辙,下略.
图14
综上所述,当△CRE为等腰三角形时,EP的长为
沈老师做法对基本图形的识别与构造要求较高,而笔者的解法中只要始终抓住不变的角与不变的边,借助三线合一等构造直角三角形,巧妙利用比例法即可.因为最后求的是EP的长,所以都用到了相交弦定理来计算PR的值.
教师解题教学时、学生在审题解题时,应该做到三问:一问在这个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哪些是不变量(即确定性条件),又有哪些是变化的量(即不确定的条件),由这些条件可以得到什么,这个过程即为由因导果;二问题目中要求的是什么结论,怎么得到这个结论,它跟已知条件有没有什么联系,这个过程即为执果索因;三问以前做过哪些类似的题目或相关结论,自己脑海中储备着哪些相关的基本题型、公式、法则等,即为基本图形的识别与构造.另外,要注意一个确定性的元素是如何确定下来,就怎么求解,执果索因,由因导果,因果循环,妙趣横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岳夫.点动图变思构图分类探求寻突破:对一道九年级期末复习题的思路突破与感悟[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6(12):54-57,64.
2017—07—06
段广猛(1989—),男,新聘教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及中学数学解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