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花
摘要:在国际数学教学标准当中,通常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我国在加快新课改的进程当中,也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视为关键来抓,无可厚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上都会有莫大的帮助,对于探究生活日常现象而言也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该文就目前高中教学中提出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出了总体的分析和措施归纳。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创新思维;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47-01
对于数学而言,它是一门集逻辑性和推理性的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过程。所谓的创新思维模式就需要记忆和思考及联想等能力为根本,结合求新性和探究性的深层心理活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构建和培养高效率的课堂效率都有关键意义。
1.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好数学乃至所有理科学科的关键。在高中数学的学习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学习充满着缜密的推理和抽象的运算,在当前的实际学习中,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想结合,对掌握数学的创新意识,及其学生的逻辑能力提高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就数学学习来讲,该本学科也是对学生的未来极为重要的科目。因而,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力和学习的主动兴趣度,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至关重要。
2.目前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当中思维现状分析
2.1教學资源的相对缺乏。就中国目前所实行的教育机制来看,教师本身想要采用的教学资源也是相对缺乏的。通常情况,作为高中阶段的数学老师也只能以课本为基础,搭配校方所指定的辅导资料进行授课。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无非也就是在黑板上归纳知识重点,作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些枯燥的知识点,这些局限性的教育资源已经很难满足不断转变的教学需求。简而言之,也就是迫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学生本身只是被动的被输送知识,并没有激发起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的挖掘,显然教学的发展也受到一定阻碍。
2.2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和初中的知识难度相比,高中的数学知识难度更上了一个台阶,所包括的疑难知识方面也不断增大。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从模式上而言依然略显单一。通过课堂的讲解,教师强行输送知识给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无法提高,更何谈对创新思维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该有的主动性学习意识。
2.3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不透彻。不可否认,教师中的一部分人错误的认为成绩才是王道,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缺乏准确的认识,而教师对创新思维的不培养,也导致学生群体对该思维的养成没有那么关注,这其实是对新课改的理解上不透彻认识造成的。
3.培养高中教学当中的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
3.1合理配置数学教学资源。培养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创新模式,还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给予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想要发展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创新意识,合理配置教师教学资源很重要。作为工作资源的教师教学资源而言,配置的好坏和优劣对于教育教学的稳步前行和发展有关键作用,学校和政府为高中配置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保证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关键,也是促进其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培养起创新意识的着眼点,才能为教师从根本上实施发展性教育模式做好保证,同时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3.2借鉴国际先进教学方式。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关注,在新课改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高中老师也逐步摆脱了陈旧的传统教学的牵引,敢于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借鉴先进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改善自己固有教学方式,借鉴其精华部分。
3.3严格教师考核制度。在对高中教师的录用上采用更为严格的标准和尺度,从最初的教师队伍人员筛选上就严格把关,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标,在对高中教师的选拔中能够严格考核制度,在实际的录用之后也能够本着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的要求为出发点,对高中在职数学老师进行不定期的能力培训。活到老学到老,这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代课教师而言更为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学习新知改善教学方式的探索过程,各年级各班级之间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切磋,从自身的教学能力着手,不断教学质量。
4.总结
通过在文章中对于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思维的讨论,及提出的可行性的措施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想要实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创新,就必须配置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也需要适时的对其进行培训,在师生两者相互协作的基础上,找寻到创新思维培养的突破口。想要树立创新思维模式,就需要我们改正传统的教师灌输方式,根据目前的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结合文章中提到的措施,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稳健发展而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