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存贷比差异看县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2017-10-14 09:58吕风勇
银行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存贷经济体县域

吕风勇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它的协调发展对于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区位交通的影响,而且对县域金融的依赖也显而易见。存贷比作为衡量金融资源筹集和利用的综合性指标,能够充分地反映一个县域经济体的金融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有效展现地区之间资金的转移承接关系。我们试图通过对200个较具代表性的县(市)存贷比的考察,来透视和分析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存贷比差异与金融资源的区际转移

县域经济体的存贷比平均值接近全国水平,但县域之间差异巨大。2016年底,我们所考察的200个县域经济体存贷比的平均值为0.71,接近全国0.72的存贷比水平。不过存贷比的地区差异非常大,部分地区的存贷比被严重压低,其中最高的达到1.28,最低的只有0.25。存贷比的差异反映出许多县域经济体的金融资源被转移至区外,而另一些县域经济体则承接了这些金融资源。2016年底,存贷比超过1.0的县域经济体有11个,大于0.7而小于1.0的有75个,大于0.5而小于0.7的有64个,低于0.5的则达到50个。与2015年相比,存贷比低于0.7的县域经济体个数有所增加,而存贷比大于0.7的县域经济体个数则有所减少。

具体而言,县域经济体之间的存贷比差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存贷比较低。从样本主要来源省份来看,福建和浙江存贷比平均值较高,分别为0.89和0.87,湖北和四川存贷比平均值偏低,分别为0.48和0.51。介于中间的分别是山东(0.74)、江苏(0.71)、贵州(0.71)、安徽(0.60)、湖南(0.56)、广东(0.55)、陕西(0.54)和河南(0.53)。这些数据表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体存贷比偏低。同时,投资比较活跃的一些省份如贵州和安徽等,存贷比也普遍较高。广东作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入选的样本不包括县级区,只包括县和县级市,入选样本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存贷比平均值的提高。由于人口的流向与就业相联系,通常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人口的流向来考察存贷比的差异。事实上,在存贷比低于0.5的县域经济体中,只有两个属于人口净流入地区,即常住人口数大于户籍人口数,而其他县域经济体都属于人口净流出的地区。

部分企业效益较好和外来投资活跃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低。尽管金融机构贷款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部分地区由于企业经营效益较好,自身积累的资金较为丰富,对贷款的需求也会明显下降。或者,如果一个地区的企业在扩大投资或生产过程中能够较易吸引到外来股权或者债权投资,也会减少对贷款的需求。在这些情形下,这个县域经济体的存贷比也会降低。尽管存贷比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存在其他更为顺畅的融资渠道,这个县域经济体的存贷比也可能会降低。

住户存款占比高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低。住户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重越高,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占比通常就越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然而,由于住户存款一方面来自于农业的自身积累,另一方面来自外出务工人员的汇款,如果该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偏小,贷款需求无法消化存款供给,存贷比将趋于下降。在存贷比低于0.4的17个县域经济体中,只有4个住户存款占比低于70%,其他全部高于70%,部分县域经济体住户存款占比甚至还高于80%。相反,在存贷比高于1.0的11个经济体中,只有1个住户存款占比高于70%,其中许多县域经济体住户存款占比甚至低于50%。

作为州或地区政府所在地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相对较高。格尔木市和哈密市分别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哈密地區的政府所在地,2016年底存贷比分别达到1.1和1.0。兴义市和楚雄市分别是楚雄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府所在地,虽然存贷比并不是很高,但也分别达到0.66和0.64,在200个县(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县域经济体的存贷比差异反映了区际之间金融资源的转移与承接关系。一方面,金融资源转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使金融资源可以在更广阔的地区进行更有效率的调整和布局;但另一方面,金融资源的转移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该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导致区际不公平问题的出现。

存贷比差异对县域金融地位的影响

经济因素导致的存贷比差异大多数情况下是金融资源进行更有效率布局的体现,但是这种重新布局也可能对区际公平和长期效率造成损害。如果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还贷能力和利息负担能力更强,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吸收,就可能使不发达地区在贫困陷阱中无力自拔,并形成死循环,出现经济发展低水平锁定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也是不公平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存贷比如果过度交由市场来调节,可能使地区发展差距无法得到有效缩小,在长期内并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和居民福利的改善。

由体制因素和金融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的存贷比差异,通常情况下会直接损害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县域层级,包括银行和保险在内的大中型金融机构一般都是垂直管理的,上级管理单位具有将县域经济体的存款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配使用的权力,尽管很多时候这样的做法主要基于各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和贷款需求强弱,但有时候也会出于主观或人为的因素,对存款资源进行区际调配带有较大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此时形成的存贷比差异将不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部分地区专业金融人才缺乏,存贷款管理能力弱化,金融机构多样性不足,存贷款本地转化效率偏低,也迫使上级管理单位将存款进行异地调配使用,从而降低了地区存贷比。体制因素和金融发展程度不足,使县域金融的地位受到明显影响,县域金融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能力也趋于弱化。endprint

存贷比的高低通常可以反映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存贷比低的地区在生产和投资活动中获得的金融资源普遍偏少。2016年底,200个县域经济体贷款额与GDP的平均比率为0.75。其中,存贷比大于1.0的11个县域经济体这一比率高达0.90,而存贷比低于0.4的17个县域经济体这一比率却低至0.32。存贷比低的县域经济体不仅生产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投资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也明显偏弱。2016年底,200个县域经济体贷款额与固定资产的平均比率为1.07,但是存贷比大于1.0的11个县域经济体这一比率高达1.40,而存贷比低于0.4的17个县域经济体这一比率却低至0.37。通过这些比较不难看出,除了像仁怀市这样是由于贷款需求偏弱而导致存贷比偏低的地区外,大部分存贷比偏低地区的生产和投资活动都存在着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政策建議

采取有效措施对存贷比的区际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存贷比的差异已对部分县域经济体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此举实为必要。由于存贷比的适当差异有时候也是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体现,存贷比的差异也不是越小越好,所以应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消除不合理影响因素、促进金融充分发展的方式来对存贷比的区际差异进行调整。

规范市场主体的财务活动,更加重视增信机制的构建。许多地区存贷比低是因为存在着大量的小、弱、散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民户。要发展财务代理机构和规范税费征缴行为,保证中小微企业和农民户经营信息的可得性和真实性,同时要出台资产确权政策以拓宽贷款抵押资产的范围,并建立处置抵押品的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信贷环境的优化,通过降低银行信贷活动成本鼓励银行在当地提供更多的贷款。

鼓励多样化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打破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信贷垄断地位。立足于本地的金融机构缺乏将资金调往其他地区的能力,只能通过深耕本地市场增强赢利能力,从而更能提高存贷款本地转化的效率。要鼓励村镇银行、小额担保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和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充分发展,组建政府性质的增信机构,努力发展合作金融,丰富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主体,使其吸引更多的资金并提高存贷资金的本地转化能力。

改革信贷制度,划定资金跨区转移比例上限。要改革国有和股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对其纯粹因逐利而肆意跨区转移资金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扩大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县级支行的信贷管理权限,适度提高对欠发达地区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划定各金融机构资金跨区转移的比例上限,增强县域金融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过,相关的政策措施并不是县级政府所能操控的,而是需要更高层级的政府甚至中央政府来制定和推行。

增强金融信贷管理能力,提高存贷款本地转化的效率。这既需要当地政府对金融人才的政策鼓励,营造良好的金融从业氛围,也需要国有和股份制等大型金融机构重视基层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并为县域金融机构创造充分的自我实现空间,将其塑造成为能够有所担当和积极进取的金融组织,通过提高存贷款转化的效率来实现企业的赢利目标,从根本上弱化上级管理单位过度干预县级支行经营活动和调出当地资金的冲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存贷经济体县域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工作图什么?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银行卸除存贷比枷锁 释放6.6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