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姗姗
[关键词]历史解释,时代价值,教学立意,马克思主义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贯穿了人类独有的文明动机,承担着对过去事件的裁剪和浓缩,着眼于事件背后的思想动因,所以史实只是人类思想呈现的载体。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依据史料,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类思想呈现”的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这就是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不但要求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更要求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解释”既是审视过去,也是面对现实和未来。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单纯的史料堆积、照本宣科恐怕远远不够,笔者认为,以“时代价值”为立意来架构史实,将更有助于学生解释过去,放眼未来。本文仅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探讨时代价值立意下的学科素养达成,以期求教于大方。
一、“马克思主义”的教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是必修一教学中非常特殊的内容。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认为:“只要决定当今世界的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不变,就没人能够超越马克思。”不论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还是其著作之丰、影响之大,马克思主义学说都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伟大思想相媲美,可以说,它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理论思想,却因其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明显的关联性而被安排进政治史的教学内容。面对教材这样的编排,我们在教学时该如何处理才最能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呢?
(一)从一节研讨课谈起
在某市公开活动中,笔者观摩了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研讨课。讲授该课的是一位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教学中,该教师从《共产党宣言》问世的背景、内容及产生的影响共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时,紧扣教材,向学生强调了《共产党宣言》能够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四点原因:1.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2.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3.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暴力革命。4.全世界的无产者要联合起来。在最重要的认识提升环节,该教师设计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经过总结得到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强调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所以依旧在不断的推动社会主义运动。
观摩完这节课,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思。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没有合理性?答案是肯定的。三个版本的必修一教材,对于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描述都紧紧围绕着《共产党宣言》展开,而课程标准中对此课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中把《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内容作为重点去讲解是合理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肯定合理性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要追问这样的设计其价值立意究竟是什么?能否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能否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全面的“历史解释”?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包含哲学、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改造社会的构想。《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才是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如果将科学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只能说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做法。英国肯特大学教授戴维·麦克莱伦曾说:“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19世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之一,它实现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强力综合。当萨特称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时代的哲学时,他知道,马克思的许多观点得以形成的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综合性理论,时至今日依旧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价值。现今的历史教学中,如果还是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运动”这些远离现实的词汇,学生会有兴趣听吗?更何况,在网络信息乱飞的今天,掌握众多信息来源的学生,若没有一个令其信服的理由,学生能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吗?会去敬仰马克思、恩格斯吗?如若因为一知半解而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适得其反还不如不教。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認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从专题之间的联系考虑,《共产党宣言》理应是本课的教学核心,但在讲解时,教师不能只选择结论性的语句灌输给学生,而应该从不同角度充分挖掘它的价值,特别是它在当今时代依旧具备的价值,让学生读《共产党宣言》原文,再引导学生去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胸怀。
(二)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究竟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哪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些问题不但学生不清楚,恐怕很多教师也从未思考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西方学者们是如何看待的。
英国学者纳森·沃尔夫说:“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仍然有生命力。马克思的每一主要思想都仍然非常值得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看,马克思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法国学者雅克·德里达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即使在今天……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念不仅在第三世界,而且在其他地区仍然充满活力。”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的场昭弘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对研究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是有用的:“如果理解了他(马克思)留下的学说,就能够明白其过人之处。在研究当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相关问题时,马克思的理论是有用的。”德国学者埃尔玛·阿尔特法特认为:“人们在这种情形下重新学习和讨论《资本论》,是因为它为当下的具体分析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分析当下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现实积累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可见,西方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著作非常多,中学历史教学不可能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搬出来让学生一一分析,但立足于课标与教材,能够充分挖掘《共产党宣言》的价值就可以激发学生足够的思考。如何充分挖掘《共产党宣言》的价值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共产党宣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阶级斗争的理念
《共产党宣言》开篇就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因此,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受此影响,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如此反观历史,我们似乎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我们忽略了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因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这就是说,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和阶级调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精神,“我们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说明阶级斗争,而不能用阶级斗争理论去解释历史唯物主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坚决不搞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执政的阶级基础。时至今日,国际反华势力、西方敌对势力依旧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旧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国家以民生为主导,防止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分裂和阶级对立。当无产阶级成为执政党后,若不能“尽可能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不能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做出合理的整合,势必会引发诸多矛盾从而导致社会撕裂。保持高度的警惕,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这正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时代价值的体现。
2.世界市场与全球化的启示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揭示了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趋势。资产阶级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启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可以说,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是由资产阶级奠定的。
但是,世界市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开拓的,却并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市场作为人类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客观存在的,在今天全球金融危机深化、欧美国家步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经济的成果更加举世瞩目。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发展,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出的极大活力和影响力,使世界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中国元素。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理想,对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自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共产主义”蕴含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理念时认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说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念其实是一种面向未来和他者的开放心态、一种对公正社会的期待和信仰,一种对正义、民主和解放等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实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更能积极发挥其重塑现实的冲动,“共产主义”中所允诺的解放和自由的希望,使它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急需。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在对马克思当代性解读时说:“如果说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我永远也不打算放弃的话,那它绝不仅仅是一种批判观念或怀疑的姿态……它是某种允诺,即人们能够摆脱任何的教义,甚至任何形而上学的宗教的规定性和任何弥赛亚主义的经验。”可见,在德里达的心目中,“共产主义”所蕴含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遗产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的价值和理想可以超越时间、超越地域、超越民族,是永恒不灭的。
二、“历史解释”应体现时空观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要能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判历史问题,就必须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充分理解。因此,“历史解释”离不开“时空观念”的支撑。如前文所述,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与政治结合的宏大体系,然而以教材内容来看,《共产党宣言》依旧是核心。中学历史教学只有多角度地挖掘《共产党宣言》的价值,让学生历史地解读《共产党宣言》,才能摆脱说教的模式,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必修一教材对《共产党宣言》的阐述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二是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其中出现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远离现实的词汇,学生必然难于理解。只有把《宣言》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它对国际工人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其产生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即为工业革命。学生对于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财富和进步印象深刻,却往往忽略社会矛盾的激化。教材中虽然也有介绍英、法、德工人运动,但都只是草草带过,学生并不清楚前因后果。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应时而生,首先就要让学生体验到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教师可以提供几段材料,如:
这里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由于这样拥挤,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有时还有祖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12英尺见方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全区在十个当家人当中,很难找到一个除了工作服外还有其他衣服的人,而且工作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他们中有许多人,除了这些破烂衣服,晚上就没有什么可以盖的,他们的床铺也只是装着麦秸或刨花的麻袋。
萨雷的验尸官卡特先生1843年11月14日检验45岁的安·高尔威的尸体的情形时曾描写过死者的住所。她和丈夫及19岁的儿子住在伦敦百蒙得锡街白狮子大院3号的一间小屋子里面;里面沒有床,没有铺盖,也没有任何家具。死者和她的儿子并排躺在一堆羽毛上(羽毛沾满了死者的差不多赤裸裸的身体),因为他们既没有被子,也没有床单。羽毛牢牢地沾满了整个尸体,不净尸就不能进行检验,在净尸的时候医生发现尸体极其消瘦而且被跳蚤、虱子等咬得遍体鳞伤。屋里的地板被拆掉一块,全家就用这个窟窿做茅坑。
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学生阅读完,自然会认识到,原来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此严重,对当时工人悲惨的生存状况也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供材料: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工人组织)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地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请愿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1840年,英国已经经历过议会改革,然而,廣大工人依旧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宪章运动的失败一再证明,和平斗争根本毫无希望,唯一的可能就是采取暴力手段争取自己的权益。在这样的客观需求下,《共产党宣言》应时而生。至此,对于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主张,恐怕已不需要教师再多做解释。
当然,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历史教学最怕的是教条主义,中学教学中的“历史解释”不能只让学生知其一。以时代价值的视角来观察,我们会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的很多预言并没有成为事实,如“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的还要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后的时代里,资本家改变了对工人的政策,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理论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时至今日,西方国家的工人越来越富有,出现了“白领”“金领”阶层,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健全的福利制度,民主制度的完善也使阶级对立的矛盾进一步缓和。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以序言的方式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修改,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已经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学生学到这儿,对《共产党宣言》在不同时代的价值会有整体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也会更具客观性。
(二)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构想
“历史解释”不但要求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更要求学生能够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学中除了要放回《共产党宣言》那个时代,更要分析它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将重点放在“暴力革命”上,从而忽略了《宣言》中两个最重要的落脚点:一、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要给个人以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也是今天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永恒价值。那么,这些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呢?笔者认为,依旧是要利用好《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阐述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时,曾对未来国家的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措施,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
2.征收高额累进税。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这些建议,许多条款放在今天也都适用,如征收高额累进税,就是要根据劳动者的收入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收入越高者缴纳的税费也应该更多,这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使城乡对立的逐步消失,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对所有儿童实行免费教育,国民的文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而通过国家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这是现代政府应具备的基本职能。学生看到了马克思的这些主张,又怎么可能会不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相反的角度去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理解,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日本学者福山在1989年曾提出著名的“历史终结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然而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并没有像福山所想象的那样,足以担当起终结人类全部历史的重任,相反,它在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表明它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道路。“全球经济陷入漫长危机,世界各地的工薪阶层承受着失业、债务和收入迟滞的重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犀利批判——即这套制度天生不公,有自我毁灭的倾向——无法轻易摒弃。”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西方学者试图依据马克思来理解危机并设计社会新模式。“所有证据显示,人们需要马克思来理解当前的危机,并设计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最终如一些人所愿实现乌托邦,或如另一些人所认为的,必须终结剥削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从“阿拉伯之春”到英伦骚乱,从欧债危机到“占领华尔街”,这些发生在当代的危机、动乱、革命波及全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绝非“上帝掷错色子”的偶然现象,实为世界政治经济存在许多矛盾的表现。将这些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析讨论,再将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发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时代的眼光反观历史、反思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历史解释”的素养目标自然就会达成。
朱能老师说:“每个历史事实都发生在特定的时空里。‘特定,不是唯一的‘特定,而是‘特定的多样。历史事实因在不同的时空里被解释而生发特殊的意义,又因在不同时空里意义的提炼而凝集永恒的价值。”这充分说明了“历史解释”与“时空”相结合的重要性,离开了“时空”的界定、“时代”的立意,“历史解释”将会变得单一、狭隘、毫无价值可言。因此,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要具备开放的视野和品质,懂得引导学生在时代变迁中解释历史的“真相”,唯有如此,“历史解释”才能真正符合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