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场供求失衡,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愈加凸显。为了抢占全球新产业革命的战略先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横跨供给需求两侧,既可以为当前市场需求引入资金流,又可以为未来供给提供土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引导和支撑的角色。金融行业应从积极推进各项市场化改革措施和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入手,合理运用货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并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各种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停滞的泥沼。根据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理论和近70年的历史實践经验,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全球实体经济传统供求关系累积失衡、实体经济产业缺乏创新力。早在2003年,传统产业结构框架下的全球实体经济发展已经趋于饱和,全球国际贸易增长率整体上都处于下降趋势,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传统产业结构的市场供求平衡。在传统产业供给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全球诸多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分化,结构性矛盾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大瓶颈,全球国际贸易增长率也继续下滑,表明全球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也说明全球处于“结构转型期”和“技术创新集聚期”相叠加的阶段。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现阶段我国面临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严重、金融杠杆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变化,走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的道路难以为继。在错综复杂的形式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我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任务。为了抢占全球新产业革命的战略先机,确保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不仅需要依靠扩大内需,更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只有从根本上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扶持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推动市场供给的结构性转型,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效率和效果。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将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政府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既是对我国经济现实情况的深刻总结,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战略。
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同于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应对经济滞涨或通缩的对策手段,其核心在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是资源配置的问题,也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问题。经济结构改革针对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上进行调整,将“减法”和“加法”并举,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对于过剩的、技术含量低的、重复建设的项目去产能;同时鼓励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增加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效果初现,但是仍旧存在民间投资下跌、房地产市场加速金融化和国内金融风险累积等问题。归纳起来,经济转型升级效率问题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市场化制度改革。
信息不对称问题。经济结构转型本质上是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落后产业逐渐衰败淘汰的过程,当落后产业完全被淘汰、新兴产业成为市场中坚力量的时候,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就得以完成。在新旧产业交替的过程中,产业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不完全,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真正的市场需求无法及时传递到生产企业一端,生产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改变生产经营策略,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偏差:不符合新的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以较低成本优先获得社会资源,但是在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往往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从而造成全社会范围的产能过剩和存货积压,导致落后产业难以顺利出清、淘汰;而新兴产业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的特征导致其获得社会资源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成本、经营成本等各项成本高企,导致新兴产业发展艰难,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新旧产业难以实现顺利交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市场化改革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在经济规模总量不大、产业格局处于较低水平的时期,国有企业的社会功能和规模效应得到了有效发挥,在促进经济有序发展和经济总量增长方面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但在新时期,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产业细分化、专业化、差异化已经成为产业转型的趋势。因此,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还是要依靠市场化经营的独立主体,而新兴产业由于其不确定性和风险双高带来的融资成本高企使得其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降成本势在必行。金融业应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金融行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核心部门,承担社会资源配置的中介职能,能够通过引导市场资金的流动与运用起到联通、协调不同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债权、股权等直接融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针对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程度和筹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能够横跨供给、需求两侧。通过利率市场化、降低准入、注册制等方面的改革推进金融服务业转型,不仅有利于引导资本流向、支持创业创新、培育消费等新型需求,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因此,抓住金融结构改革,就相当于同时抓住了供给和需求两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行业的角色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endprint
其一,金融行业可以引导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目标。受宏观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转变的影响,金融行业可以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资金从“两高一剩”行业中逐渐退出,实现去传统行业过剩产能的政策目标。并且,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通过PPP等金融创新方式和VC、PE等直接融资方式,金融行业可以将更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到具有高发展潜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来,促进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实现补经济结构短板、补科技创新进步短板、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目标。
其二,金融行业可以起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消费作为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消费金融公司、P2P小额消费金融、电商系消费金融等金融模式和创新金融工具及产品,可以进一步扩大社会需求,提升社会即期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过剩产业库存。同时,随着股票市场、PE、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融资渠道和资产处置方式趋于多样化,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在市场融资结构中承受的压力也将随之降低,也可以使“僵尸企业”的资产与债务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化解,“杠杆化”问题将随之得到有效缓解。而且,随着社会融资方式的不断丰富与市场化,市场主体可以更加自由地根据自身需求与风险的权衡,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有效改善间接融资占主体的社会融资结构,从而形成層次分明的融资成本结构,在整体上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金融如何引导和支撑供给侧改革
基于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金融在引导、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该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加强市场的资本配置作用,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优胜劣汰的金融市场,靠市场来去除无效供给、按市场方式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过程。如果不能除去多余且无效的产能,市场的新生长点就无法得以成长,这既是资源配置问题,也是社会运行机制问题。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的基础上,需要继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释放金融市场主体活力,营造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运用市场化手段,逐步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体系,推动新三板市场制度创新,包括建立内部分层制度、扩大投资者规模、加强对挂牌公司和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等,完善证券市场机制建设。加强直接融资工具创新,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网络借贷。
二是鼓励金融模式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金融业应通过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所谓金融创新,核心不在于创造多少新奇复杂的产品,而在于通过创新让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经济实体,并能够不断适应实体经济的新需求。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向,运用市场化手段,逐步平稳地降低对“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的资源配置,加大对战略型新兴产业、居民生活服务、创业群体、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此外,金融行业应当积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误判的概率,形成相对合理的社会融资成本结构,将成本、收益和风险更好地匹配起来,满足潜在客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
三是构建稳健的货币政策框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中国实行多目标管理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政策冲突和政策过度的问题。为了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货币政策管理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调控艺术。在把好货币总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统筹内外、预调微调,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提高操作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尽量保证稳健性的同时,应更多考虑货币政策引发的理性预期作用,通过加强政策的时间一致性为经济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这应是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是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符合现代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结构。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永恒主题,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条件,如果把握不好风险,小的矛盾积累会导致大的风险产生。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正面临新旧动力转换的时期。随着金融创新增多,金融业务的“交叉地带”越来越多,但由于金融标准和行业规范发展上不够健全和完善,金融风险有所积聚,监管的空白和漏洞产生了监管套利、监管真空等诸多风险。日趋综合化的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对监管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亟须进一步升级。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与微观审慎监管相配合,以此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稳定、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