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莹莹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南校在推动日常德育活动的同时,也在发展自主项目,即借助中医理论,选择了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发展的独特路径。具体来说,就是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分析法运用在了德育工作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望”之源
“望”即观察和分析学校的基本情况或學生的兴趣。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周边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学校每年一年级新生平均每班37名左右,而到六年级时,每班仅有20名学生,其中还包括新转入的生源。可见,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这无形中影响了学校育人效果的稳定性,是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
比如,学校现有456名学生,而本地学生只有32名,其他学生均来自全国各地。由于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存在着差异,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眼界不开阔、无特长、课外知识匮乏、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有的家长只顾生计,认为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的责任,周末时常把孩子关在家里。这样,学校长期以来也就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特色活动。
那么,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快地融入新环境;如何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己的特长,登上自我展示与发挥的舞台;如何挖掘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闻”之谋
“闻”即了解教师、家长、学生,甚至是社区的实际想法和需要。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委员会代表访谈的途径了解到,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学有所长,通过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给孩子更多的发展空间;学生希望学校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好玩的同时还能够增长知识。学校也希望努力将特色活动打造成为小红门地区的品牌活动,从而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高社会的满意度。
基于以上原因,学校将所在地区的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红门地秧歌和学校教育相融合,开辟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学校和小红门地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凤岭老师协商,利用在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地秧歌训练,并成立地秧歌社团。就这样,学生们每天到音乐教室集中练习,获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努力,在多方帮组、支持与配合下,学校的地秧歌社团终于诞生了。现在的地秧歌社团从原来的16名学生发展到40名学生,已经能够在赵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并配合动作进行表演。
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加了解北京,也为普及传统文化艺术,学校先后开展了许多民俗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例如,开展民俗主题游园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各项传统技艺的学习;结合美术学科,融入一些橡皮泥虎头装饰、画兔爷、拼画等创作活动。
三、“问”之欲
“问”即站在学校的角度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学校领导班子对学生的准确定位。前期,小红门地秧歌文化在学校是以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发展起来。学校以小红门地秧歌文化为核心,开始尝试对学生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1.研发小红门地秧歌校本教材
学校以朝阳区教委号召各校申报“教育教学自主发展项目方案”为契机,申报了“研发小红门地秧歌校本教材”,面向3—6年级学生授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小红门地秧歌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在开展地秧歌社团的基础上,以广泛、深入、系统的地秧歌文化内容进行校本研究及活动。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评述、绘画、表演的学习方式建构知识和技能的一门校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有地秧歌发展历史和挖掘《水浒传》的故事典故、经典人物性格以及他们的绰号,还有地秧歌服饰、各部分名称、外形特点,以及掌握其基本动作要领和敲击乐器的方法。
2.创编小红门地秧歌自编操
随着非遗教育在学校逐渐开展,学校成为了这项活动的受益者。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会做地秧歌的标志性动作,也为了选拔新一批地秧歌社团成员,学校计划创编地秧歌自编操。地秧歌自编操是地秧歌社团部分学生在德育活动主任、传承人赵老师及体育教师的带领下,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红门地秧歌”的基本动作进行改编,简化成为学生们易接受且凸显地秧歌动作特点,在学校能够普及开展的一种体操艺术形式。赵老师先把地秧歌的基本动作教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继续创编动作,并配以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表演。本操一共十一节,每四个八拍为一整节。动作分为朝天蹬、盘头过脑、火链、双背剑、中铡草、侧身踢腿、转身、对子等地秧歌传统技法,其间穿插三次换位,运动量比较大。该操的创新点在于: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根据地秧歌基本动作改编成操;参与改编的学生获朝阳“非遗传承人”称号;学生在编操的过程中,独立解决了道具问题,减少了成本,易普及。
学生们通过小红门地秧歌自编操的创编,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陶冶了情操,减轻了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提高了音乐素质及艺术修养。该操把健身、健美、娱乐和传承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时代感,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使他们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如今,地秧歌自编操已在全校普及。
四、“切”之效
“切”即检测最后的教育成果。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自主发展之路。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非遗项目进校园的乡土文化教育探索模式,使学生在校园学习活动中、课堂内外,均习得了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自确立了小红门地秧歌校本课程的自主发展项目之后,学校领导班子开始思考如何结合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发展地秧歌文化。
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地秧歌自编操已获得朝阳区德育创新工作奖、朝阳区小学生创新性学习成果评选活动金奖等奖项。学校还成立了中国鼓社团;校舞蹈社团开发了与剪纸相关的舞蹈《剪纸姑娘》,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因此更加明确。
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建设和美校园,发展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地秧歌文化活动在学校的深入发展,为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做了可贵的探索,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和自主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