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卉男,卢玉娟,杜君英,王美楠
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践的回顾与分析
国卉男,卢玉娟,杜君英,王美楠
十年来,上海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推动各社区教育机构的发展,针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习内容、教育对象、学习形式等各类实验,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概括,不断充实、发展和丰富社区教育理论,打造终身学习的公共平台,推动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同发展。
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学习型城市;上海;实验项目
在教育理论的探讨、验证和发展中,教育实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教育理论创新、完善和超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区教育领域,社区教育实验则是产生、验证和发展社区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在上海,实验项目已经成为全面深化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石、突破点和新动力。
1999年,国务院转批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面素质”,借助实验工作破解社区教育实践瓶颈与困境,逐渐成为我国社区教育推广的重要依据。随着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社区教育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学领域的“项目管理”概念逐渐被引入,各地纷纷以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项目”定义为,是由一系列具有开始和结束日期、相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组成的,通过实施活动而得到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等约束条件,并完成预期目标的独特过程。概言之,项目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为实现预定目标结果的一系列投入及其活动。[1]2008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基础上,评选出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由此,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并逐步得到推广与运用。
众所周知,社区教育是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在社区教育实验领域中运用“项目管理”,就是针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进行创新,通过策划以及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最终取得突破的社区教育实验活动。因此,我国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探索、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对社区教育的理论认识、实践创新,提升社区教育品质。[1]
在上海,社区教育历来被视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并且也将实验工作视为破解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模式的关键举措。上海先后进行了实验区创建、示范街镇等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并于2005年开始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落实基层社区教育实验的推进工作。如今,上海已经形成了以实验区为试点、以示范街镇为基础、以实验项目为抓手的社区教育实验机制。其中,实验项目作为上海全面深化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石,已经成为创新社区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突破点,为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的形成提供了新动力,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新机制与新途径。
2005年11月,上海市教委制定并下发《关于对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开展评估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5〕40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正式开始。2006年3月,上海市教委下发《关于公布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评估结果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6〕9号),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开始验收评估。如今,上海已经申报设立实验项目6轮,验收实验项目5轮,总体脉络如图1。
图1 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时间脉络的基本概况
数量上,上海共申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1 026项,评选推荐561项,如图2。
图2 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验收的数量
内容上,实验项目涉及社区教育方方面面,既包括功能定位、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宏观内容,又包括队伍建设、各类培训、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等具体事项,还包括学习资源建设、品牌活动等地方特色内容,如图3。
图3 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涵盖内容的基本情况
从申报主体上看,实验项目面向全社会,对象非常多元,既包括社区教育管理、指导部门,也包括社区教育基层单位,还包括各类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如图4。
图4 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开展主体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丰富、多元的内容,为上海社区教育实践推广提供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办学的宝贵经验,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成果。
1.推动办学场所走向优质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上海涉及社区教育办学场所的实验项目共242项,如图5。
图5 2005—2015年上海社区教育办学场所实验项目数量
(1)社区学院建设
1994年,全国首个社区学院——金山社区学院成立,从而拉开了社区学院实体建设的帷幕。在实验项目开始之前,上海已经有黄浦区、闸北区、宝山区、杨浦区、静安区、普陀区等6个区成立了社区学院,但在发展中却都面临一个现实困境——社区学院定位不明晰。为此,上海市批准了一批社区学院实验项目。
徐汇区社区学院开展的“社区学院功能定位和能力建设与实践”,明确了社区学院应具备资源整合、课程与教材研发、师资培训、项目管理与科研、网络信息化等五大能力,成为社区学院规范化建设的开端。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牵头,闸北、长宁和青浦三区社区学院参与开展的招标项目“区县社区学院功能建设的实验”,探索了社区学院的组建形式、管理体制、保障体系、工作机制等,推动社区学院运作开始走向常态化、规范化。
杨浦区社区学院开展的“社区学院服务杨浦社区主题文化建设的实验”,将社区学院置身于社区,探索了社区学院与外部社区的联系和联动,拓展了社区学院服务社区的综合多元功能,推动了社区学院建设开始由规范化走向社会化。
(2)社区学校建设
2006年,上海市委提出社区教育“四个一”发展目标,即“构建一个网络,办好一所学校,开发一批教材,建立一支队伍”。实验项目对此进行了大量探索。
各区县创造了社区学校建设的多种模式:由区教育局为每个街道(镇)划拨一所学校举办社区学校的普陀模式;街道自筹资金自建社区学校的浦东新区金杨模式;街道依托中学举办社区学校的静安模式;街道利用教育系统外的教育资源(如科普中心、社区劳动服务所)举办社区学校的浦东新区潍坊模式;街道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举办社区学校的闸北模式;在街道办事处统筹下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学校的徐汇区田林模式;乡镇成人学校加挂社区学校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乡镇模式。
2009年起,普陀区教育局牵头,成教协会郊区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和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街镇社区学校(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验”,标志着社区学校由实体化建设向标准化、特色化建设阶段迈进。各区县社区学校结合本街镇实际,纷纷围绕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展开一系列实验:社区学校组织领导实职化、教育教学实效化、规章制度实质化、师资队伍实体化、校舍场所实地化、教育经费实数花和网络建设实用化等,取得阶段性成果。
(3)居民教学点建设
为建成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各街镇以村居办学点建设申报了实验项目。
2009年起,有关居民教学点的社区教育实验几乎覆盖全市各区县,内容从教学点的硬件建设到内涵建设,覆盖了实体办学各方面。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居民小区内社区学校分校的建设与发展”、普陀区长寿社区学校“社区学校办学点规范建设的实验”、南汇区泥城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社区学校与村、居(委)教学点联动发展的实验”、奉贤区奉城成校“村(居)委办学点达标建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据上海社区学习地图网(http:∥ditu.shll.net)显示,截至2015年,上海共有232所社区学校(含社区学院),5 000多所分校(教学点,有的区县称作“社区学校分校”“社区学校办学点”“市民学校”或“村民学校”等),遍布全市17个区县、200多个街镇、近5 000个居(村)委,形成区县、街镇、居(村)委全覆盖格局;开设社科、语言、科技、技能、养生保健、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术等8大类1 200多门课程,在校学员35万多人,师资总数超过1.2万人。
2.推动工作队伍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上海与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培育直接相关的实验项目共计88项,具体如图6。
图6 2005—2015年上海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实验项目数量情况
(1)问题导向,夯实专职队伍建设
闸北区关于专职队伍的实验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全市、全国开创了关于社区教育队伍培育的先河。
首先,闸北区教育局从本区150所学校中挑选50名在职教师组建专职队伍,深入8个街道1个镇,专门从事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和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培育了社区教育稳定的专职队伍。尔后,他们还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围绕提高专职队伍胜任力问题不断开展实验,帮助促进他们迅速了解、熟悉、适应、胜任社区教育工作。[2]
如今,各区县又开始通过实验探索专职教师的职业发展。例如,徐汇区率先探索 “教育行业背景+社会工作资格”的社区教育专职队伍,[3]开展特色化双师型培训,建立了包括岗前、岗位、全员、骨干、专题等五大模式组成的培训体系。
(2)多措并举,完善兼职队伍建设
围绕数量不足的问题,上海还在兼职队伍培育各方面开展了实验。
首先,各街道(镇)通过专项实验以招募方式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如宝山区张庙街道向33个教学点招募讲师,组成“师之声”讲师团。
尔后,又开展有益实验,解决兼职教师因对社区教育、教育教学存在某些认知缺失,影响终身学习服务品质,不能有效满足社区教育需求等问题,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通过开展研讨、教学观摩、专题技能培训,推进兼职队伍建设。
如今,各街道(镇)社区学校关注通过实验探索如何激励兼职队伍,确保其相对稳定,提升其教学效能。如金山区枫泾镇做好做实做细兼职队伍工作考核记录,据此作为发放酬金、续聘的依据。
(3)集腋成裘,推进志愿队伍建设
上海还开展了一系列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教育中作用的实验项目。
首先,各区县探索了志愿者的招募机制。如普陀区在全区9个街道(镇)社区学校建立“终身学习推进员招募工作站”[4],以自主、自治为目标,以宣传、推介、组织终身学习为内容,建立了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其次,各区县探索了志愿者队伍管理。如浦东新区新场镇制订了《新场镇关于建立“居村委终身学习推进员队伍”的实施意见》《新场镇居村委终身学习推进员学习制度》等,探索推进员组织管理、信息共享、区域结对管理运行制度。
最后,各区县还探索了志愿者队伍激励。如长宁区程家桥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均可参与该社区和谐行动志愿者(社团)的评估和评优,并优先推荐获得表彰的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个人在区、市级活动或国际活动中担任志愿者,推荐集体、个人参加市、区级先进、荣誉称号评比。
截至2015年底,全市各区县社区学院和街镇乡社区学校(成人学校)专职队伍1 214人、兼职队伍6 406人、志愿者队伍40 612人,成为社区教育有力保障。①
3.推动资源聚合形成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上海与学习资源建设直接相关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达120项,数量如图7。
图7 2005—2015年上海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实验项目数量
(1)注重资源共建共享,建设资源联盟
基于实验区域的重点问题和实际情况,实验项目资源建设目标既囊括了弱势群体学习关注,也涵盖了社区治理、传统文化传承。
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统合新落成的社区文化中心及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等社会资源,以及科普、文化、体育等公益服务资源,将青少年科技探索馆、少儿图书馆、东方信息苑、健身房、DIY软陶社、汉未央传统文化体验社、社区阳光之家、敬老院等闲置资源建设成为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的良好场地。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成为关注焦点,且工作全面覆盖。如由长宁区牵头开展了“区域联动推进数字化学习的实验”,整合当时上海市8个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先行区的区县,开展了区域性社区教育数字化协作组织在组织建设、联动协作、示范引领等方面的实验,打破了各区域间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实现了各区之间在平台、资源、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资源表现形式多样化,规模化效益显现
在学习资源建设的实验中,各区县还不断尝试开发新的学习资源生长点,优化组合原有的各类学习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首先,各区县通过实验充分利用社区内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各类资源,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如徐汇区长桥街道通过实验项目,建设了一批社区与教育单位的共建合作项目,实现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等资源为居民特色学习提供社区教育服务。
其次,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区教育迈向“纸媒——网络数字化资源——新媒体技术”的飞跃。以黄浦区、杨浦区、奉贤区、长宁区为代表,围绕微信公众服务号、i-实验室、云视课堂等进行了新尝试和新探索。在2015年第二届NERC杯全国社区教育优秀微课程评选中,上海获奖245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28%,10所上海社区教育机构获优秀组织奖,约占1/3,实验项目成绩斐然。
1.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实验体系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是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具体区域,对于每一个具体机构,其所面临的发展境遇错综复杂,能否让各实验主体在统一管理与规范中,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健康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每一年度的申报,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囊括社区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时间和深度上呈现出不断演进与上升。
在宏观上,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贴近自身实际,体现理论创新。各单位、各区域甚至上海全市,基本都体现出这样一个规律:初始关注社区教育供给,破解社区教育内容和方法;中期关注发展动力,破解社区教育发展的手段、渠道和对象;如今关注发展内涵和质量,破解社区教育发展的人员覆盖和服务质量。
在微观上,各区域、各机构的社区教育,往往都首先从已具备优势的方面和因素出发,进行理念超前的实验探索,实现发展中的单项突破,继而从单项改革成功中寻找出较好的研究生长点,从而覆盖本区域、本机构社区教育发展的整体,实现综合突破。如在社区教育参与人群相关的项目实验中,先是关注具体参与人群数量由少到多,转而关注不同人群参与由一到众,如今关注服务内容由泛到专,从而实现了社区教育对区域内各类人群的全面覆盖。
2.由点及面,全面探索社区教育相关经验
由点及面,实现实验项目经验的全面覆盖,是上海社区教育由实验项目带动全市全面提升的关键举措。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强调项目验收、经验总结、成果示范,由点及面,让成功的实验项目经验,成为指导全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动力,成为其他机构寻找自身突破的思想源泉。
鼓励创新,实现社区教育“定点”突破。区域快速发展,会随时为社区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重大难题,比如管理体制、居民参与、市民文化素养等,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鼓励所有机构在具体问题上,大胆创新发展路径,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解决。
落实示范,实现社区教育整体提升。社区教育发展的具体问题之中,必然隐藏着社区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他人有着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要求各机构定期总结,不断反思,由经验向理论升华,为自身以及其他机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3.由浅及深,科学引领实验项目创新提升
由浅及深,推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不断充实、发展和丰富,是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持续开展的指导性意见。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要求以动态、包容性的视阈关注发展的实际性问题,由“一次性实验”转向“终身性实验”,从而推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在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学习内容、教育对象、学习形式等方方面面的全面突破。
对于每个区域而言,任何社区教育机构实验项目的聚焦点,都是自己当前发展趋势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彼此间虽然较浅显、零散,但是都存在一定共同性,呈现出共同价值因素,通过主题聚焦,往往都会形成一个深入的综合性实验。
对于每个实验主体而言,实验项目的申报开展,既不是在“原地踏步”重复实验,也不是“任意妄为”随机实验,而是力图围绕一定主题、一定维度将实验项目不断推进,以形成特色经验,甚至是特色品牌。
4.保障有力,逐渐形成实验项目长效机制
通过有力的体制机制及制度保障,形成聚焦实验项目、支持实验项目、实践实验项目的良好氛围,这是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取得实效的关键机制。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管理,上海要求必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各方协作、社区结合、节点按时、资料完整,以确保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地开展。
首先,上海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上海市、各区县在组织安排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任务时,往往预先通过形势分析,将本市、本区县组织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系统研究和确认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实验项目的总体目标、服务定位,系统推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持续开展。
其次,上海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目标有完善机制保障。如今,上海市、各区县围绕实验项目的开展,构建了项目的管理和运作体制,建立了实验项目领导小组和研究团队,明确了队伍能力提升的激励、制约、优化和发展机制,形成了实验工作的评价机制,以保障和促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
最后,上海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推动了各部门协同合作。项目的开展倡导充分发挥政府其他部门、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探索保证实验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途径,努力为实验项目的开展创设最合理、最有利的条件。
根据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海社区教育将紧紧围绕相关要求和理念开展新一轮实验项目探索,为推动社区教育纵深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1.关注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社会转型、大数据、老龄化
2015年,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社会转型发展,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提出以下新要求:针对外来人口聚集的区域,应当继续探索外来人口城市融入、技能提升、道德素养等教育服务;针对上海公共服务的发展,应当公平、普惠,立足对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平等服务并进行更深入的实验探索;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应当突出重视发挥社区教育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巨大作用,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搞好社会综合治理,优化社区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文明、祥和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2015年,习近平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5]。未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应该顺应“互联网+”趋势,对以下几点予以特别关注:首先,探索社区教育资源从封闭到开放,运用“互联网+”下“云+端”的技术优势,推动社区教育资源跨越校园、地区覆盖到社区的每个角落,从而使优质社区教育资源的平等共享成为可能并且极为便利;[6]其次,探索社区教育机构从单一到多元,运用“互联网+”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助力社区教育组织形态的多元化趋势,改变社区教育传统授课模式,将教师的作用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服务者;[6]最后,探索社区教育中居民学习从被动到自主,运用“互联网+”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构建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同时对学习碎片化等负面影响,以新的理念和形式来介入以探索解决途径。
2015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435.95万,占总人口比例首次突破30%的关口,[7]上海人口老龄化趋势已进一步加剧。为此,上海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老年教育的服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政府主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社会参与、全民关怀,文化、企业等资源利用及社会化办学等新思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同时,在帮助老年学员服务社会“老有所为”,发挥其长者风范,提升他们对社会的正能量方面也仍需不断探索。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应当对这些内在的、涉及体制机制的问题进行探索,以真正实现老年人满意的学习。
2.适应社区教育的新关注:自主、自由、协作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正式使用“社会治理”概念,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群众在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这标志着完成了一次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之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当下社区教育要勃兴、推展,必须与社区治理相联接,与社区治理相融合。因此,上海社区教育未来发展,必须通过实验项目,探索城市化发展中社区治理所存在的问题,阐释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积极意义,寻找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有效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列为教育发展的未来目标。毋庸置疑,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前提条件是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前提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而这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做到的,还需要找到新的载体,社区教育正是这种重要的新的载体。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未来应充分探索社区教育所具有的自身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非传统学校教育的功能。它应直接服务于成人职业发展和基层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展示出教育的全民性、灵活性、开放性,有效弥补学校教育对居民学习需求关注的不足和对闲暇生活参与的不够。
社区教育在推动和促进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社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群众举办,吸纳群众参与,赢得群众支持的社会性活动,对于提升大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品质,消除各类不和谐因素有着重要的价值。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深入挖掘当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特色资源,增进家庭和睦、邻里和顺、区域和谐,减少封建迷信等活动,使各类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社区文化的主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先进文化纳入社区学校的教育文化活动之中,坚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和导向。这些核心价值又体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国家,发展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会,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品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区居民群众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追求,同时也成为社区学校工作开展的基本重心与社会使命。
3.适应居民学习的新要求:社区治理、文明建设、文化传承
社区教育要满足居民需求的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真正了解需求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前,上海市必须通过实验项目探索为全体社会成员灵活方便地接受教育,进行学习,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在城区,应重点开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教育,特别是要关注中老年群体;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可以重点开展服务产业发展的职业培训;在城乡接合部、小城镇,应当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新市民培训。
近十年来,确保教育经历和学习成果的质量,已经成为公共政策和行动的重要关注点。[8]在社区教育投入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公众对社区教育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改进学习质量,确保教育卓越,也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任务之一。[9]因此,上海社区教育要通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探索,立足了解真实的需求,提高社区教育服务的质量,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提供开放、灵活、方便的继续学习平台。
随着终身教育实践的不断演进,各国普遍认识到终身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部门就能够推动的,它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保障,更需要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合作,形成跨部门合作网络。[10]
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对此应该加强机制探索: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联席会、理事会、董事会等制度,完善社会各方参与的协商、合作机制,提高社区教育治理能力。二是要进一步激发基层社区教育的活力,其中包括要激发组织的活力,发展各类社团活动、学习共同体,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推动完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支持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社区教育治理能力。三是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推动社区学习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民间社团通过政府授权、项目开发、承接重点任务等方式,参与社区教育;推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公开招投标、项目外包和委托管理等方法,开展市民的教育培训活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区教育领域。[11]
2005—2015年,上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历经十年的探索与创新,在各级政府的组织管理下,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基层群众共同努力,比较系统、全面地实践了上海社区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探索解决了社区教育发展出现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而且对上海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养,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并丰富了社会治理的途径与手段。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己任的目标引领下,我们相信,上海社区教育将会更加蓬勃健康、稳定持续地推进发展,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 引自《2015年上海社区教育统计汇编》,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
② 文中相关数据引自《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十年之路(2005—2015)》,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办公室。
[1] 程仙平.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若干问题之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12-15.
[2] 杜君英.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方式新探[J].职教论坛,2013(3):60.
[3] 马丹宇.搭建师训平台 推动社区教育健康发展[J].成才与就业,2010(10):37.
[4] 刘夏亮,薛婷彦.为了每一位社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访上海市普陀区区委副书记程向民[J].成才与就业,2012(17):16.
[5]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5-12-16)[2017-04-2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2/16/c_1117481089.htm.
[6]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7] 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R/OL].(2016-03-30)[2017-04-12].http:∥www.shmzj.gov.cn/gb/shmzj/node8/node15/node58/node72/node99/u1ai42654.html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学习和教育的全球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44-48.
[10] 黄健.国际终身教育发展的七大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2014(4):14-17,22.
[11] 黄辉.继往开来,推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J].上海社区教育,2014(2):11-13.
Abstract: The last ten years witnessed Shanghai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experiments through project management.In view of a series of important hot spot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Shanghai keeps exploring,practicing,and summarizing through all kinds of experiments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operation mechanism,learning contents,education objects and learning styles,aiming to constantly enrich and develop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theory,build up public lifetime learning platform,advanc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ll social members,stimulate huma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common development.
Keywords:lifelong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 learning city; Shanghai; experimental project
责任编辑张军涛
ReviewandAnalysisofCommunityEducationExperimentsinShanghai
GUOHui-nan,LUYu-juan,DUJun-ying,WANGMei-nan/
ShanghaiAcademyofEducationalSciences
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上海终身教育政策成效及保障机制研究”(B14063);2013-2014年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委托项目“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动上海社区教育发展成效的研究”
2017-05-10
10.13425/j.cnki.jjou.2017.05.007
国卉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终身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政策研究(snowbird352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