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2017-10-13 05:57朱燕菲
终身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江苏

周 蔚,朱燕菲

构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周 蔚,朱燕菲

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要,综合利用社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的社会化的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机整体。它既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又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和社会化、系统性等特征。在实践层面,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立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发展实际,聚合江苏优势,彰显江苏特色,应包括组织机构系统、教学实施系统、场地载体系统、学分转换系统和数字化服务平台系统等五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终身教育;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强,完善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并明确要求“统筹扩大继续教育服务。强化省级、地市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学习激励机制,建设覆盖全国城乡、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与社会成员生存发展需要相匹配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探讨和现实构建都尚处于探索初期,亟待强化对其内涵、特征等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认识;同时,更需要在操作层面加快创新探索,将制度设计转化为具体的构建实践。

一、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认识

正确把握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是其构建的前提。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既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具有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同时它又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应符合终身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1.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目标都是致力于实现国民公共需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国家政府为主导,提供公民所需的基本公共产品,实现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1]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主要任务。由此,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内涵,“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同时,界定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近年来,在理论层面,对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其中专项内容的研究日益深入。教育作为最主要的公共服务也是备受关注。教育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惠及社会公众与满足社会教育共同利益需求的公益性服务[2],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各类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机整体”[3]。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当下讨论较多的有农村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逐渐成为关注的新论题。

目前,对于“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无公认的定义。依据上述对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公共服务等概念的理解,笔者可以认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成员终身教育(学习)的需要,综合利用社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的社会化的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机整体。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中,所涉及的多为相近概念“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如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加快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遍及城乡的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促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覆盖全国城乡、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文件中所用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与“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两者的角度不同,前者强调国家和社会为支持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从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方法、培养模式、学习环境和组织等方面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和保障;而后者则从学习者的角度,强调学习者根据社会发展、自身需求和选择,加强学习自觉性、学习兴趣、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4]但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语境中,作为其中的子体系,“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两者的本质、功能及作用等都是一致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本文中有些地方将它们合在一起讨论。

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目标都是致力于实现国民公共需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个上位概念,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多个领域的公共服务,终身教育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两者所涵盖的范围不同,但它们属于同一范畴,其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基于社会公众的公共精神,以实现公共需求、国民需求为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公共精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确保社会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地域、行业、文化等因素差别的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样,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合理配置社会的教育资源,保证公民能获得大致均等的终身教育服务和学习机会。

基于公共服务本质属性,要关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性和公平性特征。

(1)公共性。所谓“公共”,就是指服务提供与使用的“非排他”“非竞争”“非私有”。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在价值取向上,终身教育公共服务追求公共利益,彰显公共价值,坚持公共精神,强调参与者的公共责任意识和公共理性的培养;在服务对象上,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是向社会全体公众开放的;在服务目标上,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是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需求的;在供给主体上,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和公立机构主办,主要由国家公共财政给予保障,由国家法律政策法规提供支撑。总之,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是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普惠的公益性服务。

(2)公平性。所谓“公平”,就是每一个公民都拥有相同的教育权利。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提供的公平、教育资源分布的公平、教育服务利用的公平、教育服务筹资的公平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即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种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基础,工作性质、能力水平等差异的影响,都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在公平理念下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接受终身教育服务的权利,平等享有终身教育优质资源,使全体社会成员基于终身学习与教育服务的需要而获得大致相等的满足机会。

2.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其理念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都是为公民提供教育服务

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连结社会各种类型教育活动,对人的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教育支持与服务的全新的教育体系。[5]关于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关系,学界尚无明确的定论。有研究者认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体系和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统一体”,既包括了不同比例的各级各类教育结构,还包括了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公平和质量、科研和经费、能力水平认定等服务体系。[6]也有研究者认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终身学习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一个整体,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终身学习体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把终身学习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分别研究和逐步建设。[7]155笔者认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终身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两者在涵盖的范围、关注的侧重点或者指向的角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针对人生不同阶段发展需求,为公民提供各方面的教育服务和保障,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求。

基于终身教育基本属性,要关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和系统性特征。

(1)社会化。终身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供给主体方面看,尽管公共服务供给是服务型政府最基本的职责,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但是,由于终身教育涵盖了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要对人的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教育支持,单一的政府供给是无法承担起这一重任的,而必须集合社会各种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由学校等正规教育机构,企业、社区、家庭、传媒、社会团体以及民间组织等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机构等组成的多元供给主体,来共同承担、提供服务。只有全社会的参与,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完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从接受主体看,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接受者,不是少数社会成员或某些特殊的社会阶层,而是社会全体成员,从儿童到老人,从学生到职业人,从城市居民到乡村农民,所有需要终身学习服务的公民都是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它覆盖的是整个社会。

(2)系统性。终身教育是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8]。这种“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系统性特征。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其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打造人一生中能够不断接受教育的通道,实现在各类教育之间的自由选择与转换,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必须由多个担负不同职责、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既是相对独立的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发展;同时,这些子系统又具有开放的结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样应具有开放的结构,它处于经济社会之中,要能够不断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信息、能量进行交流与反馈,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变革,获得自身体系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从而实现教育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与服务。所以,系统性既是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体系”所具备的特征。

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学习借鉴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专家学者的观点见解,都会对我们构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产生积极、有益的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起和积极推行终身教育的国家之一,其终身教育实践取得了极高成就。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法规的完善、终身教育机构的多元与开放、市场化运行机制的通畅高效、高度发达的社区教育,以及由此提供的极其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学习形式和学习活动,构成了美国颇为完善的学习型社会。美国终身教育(学习)公共服务的体系构架,主体多元、功能清晰、结构科学,形成了由市场调节的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其中,“资源供给者”由政府、企业、财团等构成,负责资金的提供;“调整者”由政府机构、专业职业团体等构成,负责协调资金与具体学习机会的结合;“竞争者”由众多正规的教育机构和非正规教育组织构成,通过竞争获得资金展开项目;“中介者”由宣传媒介、学习顾问机构、考试机构等构成,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快速准确地提供给学习者。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结构中,“需要者”,即“自由学习者”则可以方便地自主选择、参加所需要的各类学习。[9]

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及政策实施的国家之一,拥有完善的法制、政策建设,完备的办学机构和设施,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多层面开展的丰富的终身教育活动。日本大阪市终身学习载体建设的做法极好地体现了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要旨。为了尽可能地方便公众的学习,大阪市设立了三级学习圈:一级学习圈是覆盖全市的广域学习圈,以“大阪市综合终身学习中心”为核心;二级学习圈是交通学习圈,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轨道交通中心车站附近设立“市民终身学习中心”;三级学习圈是地域学习圈,覆盖居民住宅周围,设立在全市各小学的市民终身学习室。[10]三级学习圈的设置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们在上下班、购物、节假日休息以及日常空闲时去学习。

我国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在起始阶段。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来源数据库,以“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为检索词,所检索到的论文仅有寥寥几篇,也没有对“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论或者实践层面的阐述。不过,随着我国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不少地区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方面已经积累许多经验。北京于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实现市民学习的基本权利,满足市民终身学习的要求提供保障。张兴等结合北京的实践,阐述了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内涵和结构,认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为了满足市民终身学习的需要,综合利用学习资源构建的社会化的公共服务系统;它主要包括五大网络服务平台,即课程网络服务平台、场地网络服务平台、活动网络服务平台、管理与咨询网络服务平台和数字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7]157上海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着力探索如何搭建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终身学习服务。为适应“四个率先”对上海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楼一峰认为,上海要构建完善开放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把握这样几点:健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组织机构与队伍;建立市区两级终身教育公共投入财政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宽范围的终身教育服务网络;搭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突破传统的教育行政机制,建立终身教育公共治理机制。[11]

除了北京、上海等市以外,江苏省也从政策、制度、实践层面探索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既需要理论层面上对内涵特征的正确把握,需要经验成果的学习借鉴,还需要立足江苏学习型社会建设战略,结合江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特点,紧扣江苏终身教育实践进程,把对省情的分析、判断作为构建的现实依据,聚合江苏优势,彰显江苏特色。

三、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江苏的实践探索

1.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依据

作为教育大省,江苏早在1999年省政府颁布的《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中就提出要“不断推进全民终身教育”,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确定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灵活多样、按需施教的原则,为各类人员提供求知、求技的条件,使人生每一阶段都有机会继续学习”。2011年省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强调坚持把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体系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并对建设的管理责任、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等做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清晰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制度,有效推动了江苏终身教育实践的持续推进。

“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2010年后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平台”。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中把“着力打造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列入民生幸福工程。2013年《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江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内涵和目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提供、旨在保障社会成员发展最基本需要的公共教育服务,维护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努力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有所教。”2016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更是把“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工程”作为着力推进建设的八项工程之一,明确要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供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

从上述相关政策的梳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构建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既是江苏“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江苏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工程,更是促进民生幸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因此,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努力做到让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机会,增强终身发展的能力,提升幸福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也要为江苏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2.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要点把握

(1)多元主体参与,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协作的体制机制。在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是主导者,学校(尤其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社区、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承担各自任务,并相互沟通与衔接,共同发挥服务作用,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推动、各主体协作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体制与机制。依照公共服务的基本特性,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提供,政府的主导性表现在,遵循终身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民众终身学习的期待和需求为目标,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公权力,提供宣传舆论、立法与制度、机制调控、载体建设以及经费支持等保障。政府尤其要着力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统筹协调社会其他各部门、组织、行业、企业、民间团体等,促进终身教育多元主体间的沟通协作、有序运行。[5]

(2)多种功能集合,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的全面服务。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公民终身学习的各类需求,为公民的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包括学习机会、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学习场所、学分转换、综合性网络平台服务,以及终身学习的政策、制度、机制保障等。所谓多种功能、全面服务,简而言之,就是要根据终身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实现服务对象和服务地域的广覆盖,服务内容和服务产品的多类型与多层次,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开放便捷,真正满足公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相对优势整合,充分运用江苏终身教育实践发展的已有成果。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并发挥已有优势,符合江苏实际,凸显江苏特色。江苏终身教育实践成果丰硕,比较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实施策略选择、较为健全的社会教育网络和较高的基础能力与服务能力、适应“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和服务平台的搭建,江苏开放大学的创建与转型发展、江苏学习在线的升级改造、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与运行、江苏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成立等等,都是江苏终身教育发展进程中探索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彰显了江苏终身教育实践的优势与特色。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也必须集中整合、充分运用并发挥这些优势,让它们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江苏民众的终身学习。

(4)合理配置资源,大力促进江苏教育公平和均等化。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正视终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及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江苏各地教育发展基础不平衡,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人民群众获得基本教育服务的机会尚不均等,教育公平程度还有待提高。公共服务的本质就是在公平理念下保障公众平等享有服务的权利,使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所以,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尤其要注意对农村和苏北、苏中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和扶持,要关注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农村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支持和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人民群众依法平等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公平享有更多教育发展成果,提高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初步设计

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满足江苏人民终身学习需要,综合利用江苏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而构建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它要面向江苏整个区域和全体公众,依靠多元主体的合力协作,整合、配置各类教育资源,为学习者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提供全面服务,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江苏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我们下面所阐述、所构建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侧重于学校教育后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是参与继续教育的社会成员。这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所指的范围相一致,即在“继续教育服务”范围之内。基于对终身教育基本规律的遵循和对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内涵的理解,从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终身学习基本需要出发,笔者认为,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要为江苏终身学习者提供政策协调、教学活动、学习场所、成果认定以及数字化网络平台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因此,我们的初步构想是: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包括组织机构系统、教学实施系统、场地载体系统、学分转换系统和数字化服务平台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具体设计如下。

(1)组织机构系统:以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为基础,完善省、市、县各级终身教育管理、协调机构,形成对江苏终身教育的有力指导与协调。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无疑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机构上,要尽快成立“江苏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加强对全省终身教育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在具体管理机构层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统筹协助制定全省社区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老年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等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推进全省社会教育体系建设,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社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同时,要以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为基础,建立省、市、县三级相应的机构,完善各级政府对终身教育的管理、协调和服务。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机构系统的运行,主要是政府主体以决策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制定政策与规划、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投入与落实教育经费、调动社会办学积极性、协调各主体的关系,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

(2)教学实施系统:以高等学校为主基地,连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社区学院、企业大学,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提供各类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活动,为终身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群终身学习的需求。

江苏160多所高校是江苏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龙头”和主要基地,尤其是开放大学,更是适应于终身教育最新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在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教学实施系统的主要职能,是由江苏各类高校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等多元主体或独立或联合沟通、整合,广泛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终身教育教学与学习支持服务活动。教学实施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搭建学习平台,保证学习条件,提供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学习支持等。尽管目前不少高校对社会教育、继续教育还缺乏应有的重视,但是江苏“十三五”教育现代化建设重点工程之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工程已经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开展社会教育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达到80%以上。届时,江苏高校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主基地功能和服务作用将大大增强。教学实施系统是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之一,其建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学活动内容、项目的设计和提供,既要关照全体公民的普遍需求,还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加大从业人员教育、现代农民教育、新市民教育及老年教育等的力度。二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要注重形成以课程为核心的终身教育教学服务机制,充分考虑各类人群不同的现实需要,加大力度建立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努力扩大课程资源的覆盖面。要整合江苏现有的各种课程资源库,如“江苏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终身教育资源网上超市”等,形成江苏终身学习课程资源库,为江苏各不同区域和各类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选择课程学习及有效的支持服务。

(3)场地载体系统:以江苏开放大学系统为依托,建立以市级社区大学和县级社区学院为龙头,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居民学校、职工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全省城镇乡村的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学习场所),满足各地区人群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便捷、有效的载体支持。

到2016年,江苏已建设有市县级开放大学73家、社区学院103所、社区教育中心648个、居民学校5 389所[12],以及数千个社会培训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社会教育载体网络系统。但相较于江苏10.26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和7 976.3万常住人口,达到终身教育学习场所全面覆盖与便捷化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场地载体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便捷的学习场所,其建设的关键是做到真正的便捷,既要有数量上的足够覆盖,又要有地点选择与分布上的科学合理。一方面,要依托江苏开放大学系统,把社区大学建到每个(省辖)市,把社区学院建到105个县(市、区),把学习中心、居民学校建到村(居委),实现学习场地的广覆盖,尤其是要关注农村、基层,关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另一方面,终身教育的学习场地,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家庭,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它们也是终身教育重要的场地载体。要逐步扩大省、市、县(市、区)各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范围,充分扩展、发挥它们在终身教育中的载体服务功能。

(4)学分转换系统: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纽带,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构建各级各类教育成果之间的衔接和沟通转换机制,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以“开放共享、教育公平”为目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制度。2016年底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面向全省各类人群开展学习成果认证业务。[13]要尽快成立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和专家委员会,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各市、县的学分银行分中心。加快学习成果认证、衔接与转换的标准体系研究,加强与普通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高等学历教育之间学习成果转换,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成果沟通的框架,“对学习者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学分、证书、工作和生活经验及技能等进行认定,确定学分,实现学习成果转换。”[14]同时,探索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记录和存储个人信息、学习经历、学习成果及转换记录等信息,为学习者申请相关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资格证书等提供依据。“十三五”期间,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将努力实现一百万用户学习账号开户;构建一个符合江苏实际、具有江苏特色的“资历框架+标准”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创设一套促进各类学习成果相互沟通、衔接和转换的机制,[13]为广大学习者创造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路径,走上终身教育“立交桥”。

(5)数字化服务平台系统:以“江苏学习在线”为基础,搭建省、市、县(市、区)数字化网络平台,形成覆盖城乡、深入民众生活的全省终身教育数字化网络学习和服务平台系统。

作为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为目标的综合服务平台,“江苏学习在线”现有各类课程资源18 000多门,注册学习总人数44余万人,网站总访问量已达1 800万人次[12],是教育部命名的“全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互联网+”教育时代,物联网、云媒体、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全面升级、改造“江苏学习在线”网站,适应“互联网+”时代江苏终身教育发展需要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努力建设成以各类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整合省市县及行业等各类教育资源,覆盖全省城乡各地,多种网络联合、多级平台互动的江苏终身教育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导航、教学支持、互动协作、动态管理、成果认证等基本功能,有效组织、指导和服务于全省各级各地、各类人员、各种形式的终身教育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活动。同时,数字化服务平台系统也为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教学实施系统、场地载体系统、学分转换系统等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满足终身学习者的需求。数字化服务平台系统是“互联网+”时代构建“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图1所示,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由多元主体构成的五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沟通衔接。各子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功能、定位,并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行、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个有机的整体。正是各子系统的准确定位、有序运行,以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协同运作,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从而为江苏民众的终身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全面服务。

图1 江苏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示意图

[1] 迟福林.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6(5):19.

[2] 何鹏程,宋懿琛.教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8(9):39-43.

[3] 何鹏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实践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45.

[4] 郝克明.让学习伴随终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1.

[5] 周蔚,朱燕菲.终身教育主体探析:要素功能与有机连接[J].终身教育研究,2017(3):22-28.

[6] 杜秀娟,赵纪军.江苏省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38-43.

[7] 张兴,宗晓丹.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终身教育蓝皮书.北京:现代出版社,2010.

[8] 保罗·朗格让.终身教育导论[M].腾星,腾复,王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

[9] 吴遵民.新版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9.

[10] 王洪才.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全面小康社会的呼唤与回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111.

[11] 楼一峰.构建完善开放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J].成才与就业,2010(19):27.

[12] 郑晋鸣,朱蕾.江苏开放大学探索社会教育新路子[N].光明日报,2016-12-28(11).

[13] 崔新有.服务终身学习 造就大美教育[J].江苏教育,2017(18):45-46.

[1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EB/OL].[2017-01-2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26/201602/t20160202_229322.html.

Abstract: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is an organic unity of socialized educational public service,which is established by synthesizing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social members' lifelong learning.It belongs to both the category of public service and the kernel cont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with the features of publicity,fairness,socialization and systematicn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felong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should base on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synthesize the advantages and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su Province.It should include five mutually communicating and functioning sub-system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eaching implementation,field and carrier,credit transfer and the digital service platform.

Keywords: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 system; lifelong education;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责任编辑虞晓骏

TheoreticalandPracticalExplorationofConstructingPublicServiceSystemforLife-longEducation

ZHOUWei,ZHUYan-fei/

JiangsuOpenUniversity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2015ZDIXM025)

2017-06-20

10.13425/j.cnki.jjou.2017.05.003

周蔚,江苏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研究员,主要从事远程高等教育研究(zhouwei@jstvu.cn);朱燕菲,江苏开放大学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研究(2350624068@qq.com)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江苏
数读江苏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数独江苏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