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
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法则的推导,增强计算的自觉性,加强口算教学,切实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计算效率,养成良好的习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等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口算教学;计算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21-01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几种倾向,如教师重视笔算忽视口算;重视机械地计算,忽视在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归纳如下:
1.引导学生参与法则的推导,增强计算的自觉性
当今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成果成倍的增长,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培养学生在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知识的接受器,因此,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在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和公式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实践、观察,主动地去探索,参与法则、公式、性质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深刻,并能自觉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支,不仅记得牢,而且运用自如,能增强计算的自觉性。
如讲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就可通过学生自己直观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概括出法则。教师写出横式“34+25=”,让学生先拿出3捆(每捆10根)和4根红色的小棒,再拿出2捆和5根绿色的小棒,让学生自己摆出“34+25=”的相加过程。问学生:你是怎么相加的?得多少?使学生体会到成捆的和成捆的合在一起,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在一起,从实物的排列中学生很明显地看出得59。以上的过程主要是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加强口算教学,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也叫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后大数目的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工具,而正确的进行小数目的计算,迅速的进行估算,一般都要口算来完成。在四则计算中,人们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笔算离不开口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口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所制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两种。如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等,要求准确熟练,脱口而出,在此基础上,重点学好笔算。到了中高年级,遇到简单的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计算,还要继续练习口算,使口算与笔算相互促进。简捷的速算一般安排在笔算之后再进行教学,这样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又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下面介绍几种口算练习的方法。
2.1坚持视、听、读、讲的练习。(1)视算:看题(如卡片等)说得数。(2)听算:听别人读题说出得数。(3)读算:一边读题一边口算。(4)讲算:一边说计算过程一边口算。
2.2坚持“互学”(或称“对口令”)的练习。同桌互学还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3.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计算效率
在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就能使计算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得到了发展,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3.1通过计算教学,发展思维能力。计算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计算题的观察和思考,要求他们恰当地进行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得正确、迅速,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2通过计算教学,培养思维品质。计算教学,在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
4.养成良好的习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计算要求中,首要的就是一个“准”安。在“准”中求快,求活,求新,因此,“准”字第一。要保证计算得正确,除了正确的理解、掌握外,還受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直接影响。因此,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计算得正确。
4.1规范书写习惯。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如抄题时,数字、符号要工整;草稿纸上的演算要求条理清楚,不乱涂乱画,更不能随意写在桌面上、作业本或试卷的边缘上,甚至写在手掌上。
4.2重视估算。估算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就能判断出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可以及时纠正。
估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一个工厂的领导可根据日产量估计出月产量;一个购买大米者,可根据单价和数量,估计出应付的钱数……
4.3随时验算。在计算时,要坚持“一步一查”,即做一步验算一步,这样随时验算,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在教学中,常用的验算方法有:
(1)利用逆运算关系进行验算;
(2)整数、小数的加法或减法,可利用原式进行验算;
(3)改变运算顺序进行验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贯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因素,有意识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