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探研

2017-10-11 16:01钱苏贫
成才之路 2017年26期
关键词:微视频自主初中

钱苏贫

摘 要:劳技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素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大力支持。文章就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劳技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促进劳动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微视频应用在劳技教学课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难点前置,巧用微视频,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精心设计,创意微视频,引领学生快乐探究;以用促学,拓展“微视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一师一课”,共享“微视频”,有效开拓教学思路。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劳动技术;自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6-0078-02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微视频”“任务单”等新名词逐渐走进了课堂。“微视频”即微型课堂教学视频,它短小精悍,授课时间一般为7分钟~8分钟。劳动技术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微视频的应用符合劳技学科特点。教学视频内容聚焦项目难点操作,“微视频”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作者参加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为例,阐述“微视频”在劳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一、难点前置,巧用微视频,激发学生自主预习

新课改以来,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微视频以其直观化、可视化的特点引入课前预习,是解决劳动技术项目操作难点的一条可行之路。微课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的操作示范类最受师生青睐。教师根据学情,可以巧用微视频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答疑解惑。每位学生都可借助电脑、手机等常用设备通过微信扫码链接微视频的学习方式,做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播放的快慢。亲切、生动的视频可以反复看,很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微视频的学习,让学生与制作难点课前“邂逅”,不仅能碰撞出自学的思维火花,还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在省評优课中,有自选编织项目“编竹笪”,授课教师预发的导学单中有“扫二维码看微视频”的环节,其中难点如“三根定点”“六根定形”“多根成品”,竹篾的挑左压右、按住向后转、三角互压、反向折回、锁边等操作技法,都以动态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在眼前,学生可以自主预习,在家练习,研究操作要领。繁复的操作步骤经由学生之前的多次摸索研究,变得简单易操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视频”预习中的应用是传统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成为学生课前技能难点突破和个性化学习的最好载体。

二、精心设计,创意微视频,引领学生快乐探究

教师角色的成功转换是“翻转课堂”改革的一个亮点,微视频的应用,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进行转变。课堂中微视频的应用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形成了新型的学习文化,更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快乐探究的空间。一段微视频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精彩的微视频需要教师分析学情、梳理知识点、把握项目活动的重难点并结合电影魔方、会声会影等相应软件精雕细琢而成。微视频的创意制作,注重活动中的探究趣味,促使学生灵巧运用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操作的乐趣与探究的快乐。

例如,以市教研活动苏教版七年级“雕刻工艺”中“标志印的制作”课堂实录为例,师:从图案外侧大约3mm的地方斜切入刀雕刻出一个V型凹槽,用刀尖将雕刻留下的橡皮屑剔除。此处难点在哪?生:V型凹槽。师:双击“V型凹槽”雕刻的微视频。生:认真观察,答疑解惑。

启示:这是课堂中常见的借助于“微视频”来解决新知探究的案例,本文作者觉得非常合适。教学的难点聚焦,精讲点拨,思路清晰,衔接自然,过程流畅。微视频围绕“V型凹槽”展开,创意切换视角,镜头的多角度观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通道,细小的3mm也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观察探究中获得了新知。

又如:区基本功比赛中,一位教师在“兔灯的扎制”课堂教学中,以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通关行动,引导学生一起进行“三环交叉米字扎”“两环绑定十字扎”的“智勇大冲关”,突破“十字绑扎”“米字绑扎”的难点制作,顺利完成兔身、兔头、兔尾的扎制。

启示:课堂教学中,借“微视频”以“智勇冲关”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促使学生长时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夯实基础知识,避免绑扎技能点的断层,挑战突破难点环节。微视频突出了学生的“学”,抓住学生不服输的性格特点,促使学生自主将知识技能吸收并内化。

单位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与技能,是劳动技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运用微视频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长为短的效果。微视频的应用能给学生预留出更多时间动手实践,教师也能更好地走入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同时当堂训练中伴随着微视频的连续性播放,可以使不同学生有选择地探寻答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以用促学,拓展“微视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后通过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引入源于生活相应技能应用的微视频。“以用促学”是课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技能探究提升的有效途径。课后“微视频”是课堂技能学习的拓展延伸,生活化、启发式的微视频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

例如:“竹笪编制”的拓展微视频是从平面编制延伸至立体编制,课后学生通过扫码微视频欣赏竹编的手提篮、藤编的收纳盒、草编的花瓶等,结合教师精练的语言表述、技能操作点拨,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究协作,提升技能。“衍纸”课后通过微视频从衍纸画延伸至立体衍纸造型;微视频带学生走入“衍纸工作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形,欣赏精彩纷呈的作品,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灵感与创作动力。

四、“一师一课”,共享“微视频”,有效开拓教学思路endprint

微视频的应用改变了低效的示范教学,促使翻转课堂能在中学劳技教学中生根发芽。近年来兴起的“一师一课”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通过网络交流探讨,鼓励教师踊跃地展示自己的优课,从而促进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基于劳动技术教学项目的开放性,“一师一课”教学资源的共享,方便了教师间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教师眼界的开阔和知识技能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分享的作品中既有操作示范的微视频素材,也有整个授课互动的课堂实录,且相关的资源分类明确,方便学习者检索与调阅资料。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库,直观生动,亮点纷呈,具有启导多思的作用,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开展研究、开拓思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微视频应用到劳技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少了禁锢的味道,多了自主探究的活力,少了学生独立学习的影子,多了师生合作学习的气息。微视频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素养提升的载体,更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将微视频应用在劳技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难点前置,巧用微视频,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精心设计,创意微视频,引领学生快乐探究;以用促学,拓展“微视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一师一课”,共享“微视频”,有效开拓教学思路。微视频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劳动技能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劳技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朱龙祥.关注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发展[J].初中教学与研究,2015(05).

[2]周君力.以劳技课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3]黄金堂,冯水仙.初中劳技课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3).

[4]李园.浅谈劳技课教学中美术的运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24).

[5]华光严.活力来自创新——劳技课创新教学模式实验的几点启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6]顾凡凡.慧心常寄环保情,妙手巧制时尚袋——劳技课与科学课及其他学科整合探索案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7]王晓骏.欣赏、感悟、制作——初中劳技课感悟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

[8]李景华.劳技课的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9]张玉权.创设劳技课的开放型学习环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视频自主初中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