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颖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CT增强检查注射造影剂时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王彦颖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静脉留置针; CT增强检查; 造影剂; Y型
CT增强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临床上比较常用,该项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帮助医师鉴别血管与非血管病变[1]。在CT增强扫描中,保持造影剂给药途径的持续通畅性对疾病的确诊意义重大。通常本院CT室为患者应用蝶翼型钢性头皮针进行CT增强扫描,因注射速度快、压力大,致使对比剂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扫描失败,增加再次扫描率,降低了患者检查满意度。本文分析Y型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注射造影剂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9月本院CT室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男112例,女88例,年龄18~74岁,平均(44.23±2.62)岁; 对照组: 男113例,女87例,年龄18~74岁,平均(44.15±2.03)岁。2组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检查准备: 准备双排螺旋CT机, 20G×25mm洁瑞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 ZENITH-620型造影剂自动推注系统, CM-200型高压注射器。注射部位均选择上肢浅静脉注射,静脉穿刺操作均由同1名护士完成。2组病例均选用非离子造影剂30%碘海醇注射液,注射速度以2.5mL/s为宜,注射剂量控制在70~100mL。
1.2.2 对照组: 本组病例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蝶翼型钢性头皮针。
1.2.3 实验组: 本组病例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Y型静脉留置针。操作前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介绍造影剂相关反应、Y型静脉留置针的优缺点。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嘱患者在CT候诊室稍等。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血管作穿刺,穿刺前局部皮肤消毒,护士左手绷紧穿刺处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针座以15~30°直刺静脉,缓慢进针,观察针芯侧孔处是否有回血,若见回血,压低角度,左手持Y接口顺血管方向平行推入,右手缓慢将针芯撤出,借助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针翼,然后应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5 mL、0.9%生理盐水,若无异常,嘱患者等候检查。入CT室后,以患者检查部位为依据摆好体位,将留置针外管与高压注射器相连接,先注射5~10 mL生理盐水,确定血管通畅、无不良反应后,启动高压注射器,为患者行CT增强扫描。扫描完毕后,嘱患者在CT候诊室休息20~30 min, 确定无不良反应后给予拔针处理,拔针后叮嘱患者纵向按压穿刺点皮肤5~10 min, 并叮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一次增强造影成功情况、造影剂外渗情况、造影剂针端帽头侧漏情况,统计实验组留置针折叠破裂情况,记录2组等待检查时间,调查2组CT检查满意度。
2.1 2组造影效果比较
2组一次增强造影成功率、造影剂针端帽头侧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造影剂外渗率为0.50%, 低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造影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等待检查时间比较
实验组等待检查时间为(13.21±2.65) min, 短于对照组的(38.23±5.62)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CT检查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CT检查满意度为94.00%,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CT检查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实验组留置针折叠破裂情况统计
实验组1例患者留置针出现折叠破裂现象,留置针折叠破裂率为0.50%。
CT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将对比剂快速注入静脉内的一种检查技术,此项技术利于发现平扫时漏检的病灶,提升病灶检出率,便于医生对病灶进行定性分析,帮助医师获得准确的肿瘤分期[2]。
头皮针针头具有硬、短、直的特点,患者体位变动时容易导致头皮针针头穿破血管,致使造影剂外渗,造影剂渗漏可使患者局部肿胀、剧痛,严重时可见皮肤溃烂或皮肤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3]。而Y型留置针的套管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的,管口柔韧度高,弹性佳,能与穿刺点血管壁紧密衔接,渗漏发生率低。此外,Y型静脉留置针针尖锋利,针管性软,针座与留置针的起端成Y型,穿刺难度低,固定效果佳,针管可随着血管的曲屈而弯曲,能够进一步降低渗漏风险,还能够为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病例的急救提供静脉通道。
学者[4]认为, Y型留置针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安全,同时能够减少护士工作量,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临床研究[5]证实, Y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固定效果佳,能避免反复穿刺。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造影剂外渗率为0.50%, 低于对照组的5.00%, 近似于相关报道[6], 提示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Y型静脉留置针可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应用Y型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不必在CT房临时穿刺,只需在候诊室等候,这不但节约了患者等候检查的时间,提升了CT增强扫描效率,也利于收获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等待检查时间为(13.21±2.65) min, 短于对照组的(38.23±5.62) min, 此外,实验组CT检查满意度为94.00%, 高于对照组的80.00%, 证实了以上观点。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留置针折叠破裂率为0.50%, 进一步表明Y型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较高。
Y型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合理确定穿刺角度,角度偏大容易刺破血管后壁,角度偏小容易加大套管与血管的接触面,增加渗漏风险。手臂静脉穿刺角度可控制在10~15°, 手臂上静脉穿刺角度可控制在15~30°[7-8]。见回血后再少许进针,先退针芯再送套管,套管需全部送入血管内,以防患者变更体位时针管滑出血管外致使穿刺失败。护士应熟知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穿刺完毕后注意妥善固定留置针。此外,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检查前向患者讲解CT增强扫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注射造影剂后,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症状,发现渗漏时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放松患者情绪,促使患者以良好心态完成检查[9-10]。
[1] Zhou Jianxin, Ji Xiaoyuan, Liao Dunm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for foundry enterprises[J]. China Foundry, 2013, 11(1): 7-17.
[2] 李雪娟, 黄兰芳.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13(26): 225-225.
[3] 郑小燕, 蔡志恒, 徐建萍. Y型与直型静脉留置针用于CT增强检查注射造影剂效果比较[J]. 护理学杂志, 2015, 10(22): 52-53.
[4] 邹连英, 彭俊玲, 文国英, 等. 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5, 11(3): 110-111.
[5] SHA Pin-jie, FAN Yin-jun, WANG Zhi-chao. Response dynamics of three defense related enzymes in cotton leaves to the interactive stress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herbivory and omethoate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 9(2): 355-364.
[6] 刘琳, 李小红.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 7(2): 79-80.
[7] 薛芳, 邵东宁. 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比较[J]. 医疗卫生装备, 2013, 9(11): 70-76.
[8] Wen Biling, Liu Baoyan, Peng Jin, et al.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winterdisease in summer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bronchial asthma inchildren[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 8(1): 31-39.
[9] 蒋燕, 王晓莉, 徐莉. 单手穿刺送管配合正压送管在成人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 169-170.
[10] 方红, 樊红霞, 王萍, 等. 留置针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1(9): 858-859.
R 472.9
A
1672-2353(2017)18-202-02
10.7619/jcmp.201718072
2017-04-22
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研究项目(2015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