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韦 艳, 朱爱霞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 1. 护理部; 2. 儿童重症监护室; 3. 新生儿科, 陕西 榆林, 719000)
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过程中车载转运暖箱的应用效果
张 艳1, 韦 艳2, 朱爱霞3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 1. 护理部; 2. 儿童重症监护室; 3. 新生儿科, 陕西 榆林, 719000)
危重新生儿; 急救; 车载转运暖箱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实施,转诊越来越规范化,转运过程也越来越被临床人员所重视[1]。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院前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转运途中对病情进行观察处理,能提升危重新生儿成功抢救率[2]。危重新生儿的安全转运要依靠专业的医务人员、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通讯沟通[3],而确保危重新生儿的保暖及呼吸道顺畅是转运的重中之重[4]。车载转运暖箱的应用方便安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也增加了新生儿转运的安全系数[5-6]。本研究探讨了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过程中车载转运暖箱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急诊转运的182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64例无法使用车载转运暖箱而采用传统转运方式的危重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将118例采用车载转运暖箱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52例、女66例,胎龄<37周者46例、37~42周者49例、>42周者23例,体质量<1.5 kg者13例、1.5~2.5 kg者57例、>2.5 kg者48例,疾病构成为早产儿36例、严重肺炎23例、先天性心脏病1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7例、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其他疾病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35例,胎龄<37周者20例、37~42周者25例、>42周者19例,体质量<1.5 kg者5例、1.5~2.5 kg者43例、>2.5 kg者16例,疾病构成为早产儿20例、严重肺炎12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3例、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其他疾病5例。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且所有新生儿家属签字同意。
1.2 方 法
① 对照组64例危重新生儿在无法使用车载转运暖箱的情况下采用传统转运方式,由医务人员怀抱新生儿,靠增加包被或使用热水袋保温。② 观察组118例危重新生儿使用车载转运暖箱转运(型号A750i, 厂家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Ltd. ), 每次出诊前先检查车载转运暖箱是否能正常使用,根据基层医院汇报的新生儿体质量,提前将车载转运暖箱预热,确保危重新生儿上车时达到最佳温度。危重新生儿放置车载转运暖箱后将身体头肩部保持平行,用固定带固定,头部两侧各放置1个沙袋,防止晃动造成损伤,车载转运暖箱放置在救护车垂直方向并锁定箱轮。转运前,保证所有转运设备能良好工作。转运过程中,所有危重新生儿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且保持有效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顺畅,使用监护仪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时刻关注危重新生儿情况。转运后,医师提前联系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生,使其提前做好一切接诊准备。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热水袋烫伤、硬肿症、呼吸窘迫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以及转运成功率。
2.1 新生儿转运途中不良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转运途中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转运途中不良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新生儿转运成功率
观察组转运成功率为99.15%, 高于对照组的98.4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新生儿转运成功率比较[n(%)]
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也是影响新生儿生命安全及预后的关键[7-8]。转运是为了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及时安全地转运到三级医院新生儿监护中心接受更进一步的诊断治疗[9-10]。这一过程并非仅是简单转送危重新生儿,还要在转运的同时进行监护急救,为确保危重新生儿能成功转运,转运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11]。传统转运方式多为医务人员怀抱新生儿,转运过程中靠增加包被或使用热水袋保温,但汽车行驶过程可能导致新生儿颠簸,且包被的保温效果慢,使用热水袋保温又可能发生新生儿烫伤,因此极有必要应用车载转运暖箱。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车载转运暖箱转运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为0.85%, 显著低于传统转运方式组的7.81%(P<0.05)。同时,车载转运暖箱组新生儿转运成功率为99.15%, 略高于传统转运组的新生儿转运成功率98.43%。由此表明,应用车载转运暖箱转运危重新生儿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不仅告别了包被、热水袋等老式保暖方法,还能改善保暖效果,保障转运安全,提升转运成功率。此外,应用车载转运暖箱后,整个转运过程更加规范、有条理,医务人员能更好地观察患儿情况,并使用急救设备解决转运途中的突发病情,对患儿的病情转归有利。
车载转运暖箱具有以下优点: ① 车载转运暖箱有利于危重新生儿保暖,而保暖是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重点,低温可能导致危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低血糖[12]。冬季室外温度低,新生儿很难保暖,而车载转运暖箱能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13]。② 车载转运暖箱有利于保持危重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将危重新生儿固定于车载转运暖箱内,保持轻度仰伸位,有利于清理呼吸道异物,保持气道畅通[14]。③ 车载转运暖箱转运危重新生儿安全性高,车载转运暖箱采用固定设施,可避免因急刹车等造成的意外损伤。④ 车载转运暖箱固定危重新生儿,更方便使用各种仪器、管路进行抢救。
综上所述,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过程中使用车载转运暖箱能够更好地保持新生儿体温,提高转运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向芬, 易小青.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比较及其疗效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13(03): 40-43.
[2] López J, Fernández S N, Santiago M, et al. Methylnaltrex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in Critically ⅢChildren[J].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16, 50(4 ): 351-352.
[3] 王荣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免疫功能状况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5): 188-189.
[4] 余玲玲, 朱雪萍, 肖志辉, 等.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的应用及意义[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17(5): 612-615.
[5] 杨占华, 岳虹霓, 赵玉祥, 等. 2010年淮安地区新生儿转运情况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48(32): 3992-3993.
[6] 敖桢桢, 林乐欣, 王静. 广东省河源市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 安徽医药, 2013, 17(7): 1173-1175.
[7] Mathison D J, Berg E, Beaver M. Variations in interfacility transport: approach to call intake, team composition, and mode of transport[J]. Clin Pediatr Emerg Med, 2013, 14(3): 193-205.
[8] 蒋迎佳, 谢成, 施红, 等. 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建立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29): 4929-4931.
[9] 顾敏贞, 朱梅英, 杨祖铭. 区域内胎龄≤33周早产儿不同转运模式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3, 5(6): 50-53.
[10] 胡敏华, 刘慧姝, 刘磊, 等. 围产儿宫内转运与新生儿转运对比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21): 3437-3439.
[11] 韦蓉, 莫武桂, 谢友军, 等. 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J]. 海南医学, 2016, 27(22): 3684-3686.
[12] Kajino K, Iwami T, Daya M, et al. Impact of transport to critical care medical centers on outcomes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Resuscitation, 2010, 81(5): 549-554.
[13] 张漪, 夏世文, 陈样, 等. 2008年至2011年不良结局的转运新生儿病例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4, 21(1): 6-9.
[14] 李海英, 单若冰. 不同转运方式新生儿临床及转归对比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5): 477-480.
R 473.72
A
1672-2353(2017)18-196-02
10.7619/jcmp.201718069
2017-04-04
朱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