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逍荭
浅谈平遥慈胜寺的宗教艺术特点
□ 张逍荭
碑文记载慈胜寺于元中统壬戌(1262年)至元至顺三年(1332年)间历经七十年的历史变迁,期间经过多方僧人的主持修葺,延祐五年(1318年)在无量洪测和尚的主持兴工下终成规模。文中阐述了慈胜寺不同时代的宗派传承,以及其独具地方风格的建筑特色。
慈胜寺 重修慈胜寺碑记 宗派 建筑
慈胜寺位于平遥县襄垣乡襄垣村,始建年代不明,据寺中碑文可知不会晚于宋金时期,元至顺、大德年间重修。皇庆二年(1313年)毁于火灾,延祐五年(1318年)至元至顺三年(1332年)再次重修,形成了今天的格局。现存大雄宝殿三楹,悬山顶式,东西配殿各五楹,悬山顶,西为地藏殿,东为菩萨殿。东西小殿两间,东为伽蓝殿,西为土地殿,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已不存,山门对面为清代戏台,戏台前有千年国槐四株。大雄宝殿东、西各有小院一座,坐北向南,东小院为法堂,现已不存,廊下元代石碑现已移至西小院,西小院正面为窑洞三孔加前廊,廊下有元代清代石碑各一通。建国后,慈胜寺为襄垣五中占用。1973年11月15日,该寺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平遥县人民政府及襄垣中学投资数十万元,对正殿、东西配殿、西小殿、戏台及西小院进行了维修。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慈胜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胜寺
据元至顺三年《重修慈胜院记》记载,“县治东北不远一舍里曰冀郭,寺曰慈相□,中统壬戌间住持宣授□□僧□海授等与里之巨擘张汝翼等敦请祖师通公大和尚,始主持襄垣寺之慈胜”。中统为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壬戌为1262年,据此分析,襄垣慈胜寺,始建年代不会晚于宋金时期。当时平遥已为大元疆土,寺僧海授等与襄垣村的长者张汝翼等敦请慈相寺通公大和尚住持该寺。“至元甲子,通公云游,屏迹不还”,至元甲子年(1264年),通公大和尚云游不归。由其弟子阳曲县人普岩住持,并传法于洪潭、洪测、洪庆。其间,曾修葺法堂、经室、僧舍,并重建了山门,增置了土地及碾磨。大德癸卯(1303年)普岩圆寂,寺院由其弟子洪潭住持,并完成了普岩的在建工程。此时,洪测云游参学于外,后还住于平遥县东麓台山龙口寺。“皇庆癸丑十二月十四夜,洪潭遗火法堂,焚烧几尽,潭亦逃去”。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12月14日,洪潭失火将寺院烧毁,洪测返回住持慈胜寺,逐步修复寺院。时值饥馑,未能如愿,只好再次离开慈胜寺。“延祐戊午,授□县官属劝请疏法赐梁村积福寺无量和尚还住本院,荐兴工役”,延祐五年(1318年)平遥知县礼请在梁村积福寺法字“无量”的洪测和尚再次住持该寺,其间,“庭、坛、序、廊、庑、□、门、香厨、□庙、土地堂”等相继重建,至顺三年(1332年)“坛□进士李春”请汾州儒学教授牛公佐撰写了《重修慈胜院记》的碑文,以记述慈胜寺近70年来的历史变迁。
慈胜寺正殿正脊
另据《重修慈胜院记》的碑阴文《□里人氏族之记》,平遥“冀郭慈相寺尊宿清裭、住持明文,提点明堪、明胜,寺主清珂、清诠,监寺明焕、明灯;东张三教院□□明□;西张延昌寺□□明□;在市崇圣宫提点高道涉;在市太子寺开淮;东泉百福寺讲主广□;梁村积福寺讲主德明、德清、德钦、志能、志坚、志性、智云;阎村显庆院德定;白城清□□□□;郝开隆兴寺□□;百生□□院文信;洪善□□□□□;郝同京乘寺讲主□诚;六台山洪济院□莲;清虚庵王道□。祁县东冀村清真院□□、文殊院□□;上故县常乐院讲主□□;小韩村法林寺讲主□□;大桑村资圣院文□;三□城教祖院文淮;延明村资国寺福□;宣教村延福□□□”等僧道曾在修建时参与其中。
明代时,碑记已失,很难考究。进入清代后,据《重修慈胜寺禅院碑记》记载,“时序递迁以来,风雨凌蚀栋倾桷陊,不免穴鼪鼯而巢燕雀,令人目击心悯”,可知寺院已破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僧心顺集主寺者数十人劝议捐输共擎胜因一时村人景附金之登疏者约八十有余”。寺僧心顺历时一年余,使寺院“视前为焕然改观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月,请平遥城内上西门“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原任河南宜阳县知县戊申同考官邑人冀升三”撰写了碑文。此后,襄垣慈胜寺的历史又进入了无法考证的时期。
冀升三(1742—1825年),字翼政,号理卿,平遥城内上西门街人。冀氏始祖冀吉于金代初年由山西临晋县(今临猗)迁居平遥,后分为东西两支,冀升三为冀氏东支股的后人。冀升三生于清乾隆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少年时,家境并不富裕,但在父亲冀承锡的悉心教导下,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山西乡试第三名的成绩考中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冀升三参加北京会试中第一百名贡士,同年在清宫保和殿参加殿试,考中三甲第八十五名进士,随即外放为河南省宜阳县知县,后历任河南省嵩县知县、渑池县知县、河南戊申年乡试同考官。期间参与了河南段黄河的治理,并被载入了当地的史志。冀升三去世于清道光五年七月十八日。他是清代平遥以商为重的时代背景下,为数不多的通过科举而步入仕途的进士之一。
襄垣慈胜寺所属宗派。元至顺三年(1332年)《重修慈胜院记》的碑文记载:“泒为天台,龙树迨乎惠文、惠思尤炽,不二家之学,光明藩衍,并以□世。”可知慈胜寺原为佛教天台宗传承。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发源地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因其创始人智顗常驻浙江天台山说法,故称天台宗。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禅师学行精严,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偈。于是朗然顿悟一心三观的哲学,口传弟子南岳慧思。思受心观后,在禅定中悟得法华三昧,后入南岳,广开法门,教化群众。后传四祖天台智顗、五祖章安灌顶、六祖法华智威、七祖天宫慧威、八祖左溪玄朗、九祖荆溪湛然。又因该宗奉《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故也称法华宗。由于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依据,开展一宗之教说,因此称此宗派为“法华宗”。
另据至顺三年(1332年)《重修慈胜院记》的碑文记载:“县官属劝请疏法赐梁村积福寺无量和尚还住本院”,可见,无量和尚洪测又曾参学于梁村积福寺,积福寺与白云寺同为佛教临济正宗的传承,似乎至无量和尚洪测住持时又改为临济正宗的传承。
慈胜寺正殿明间檐柱
慈胜寺正殿内五架梁
襄垣慈胜寺,正殿现为明代遗构,原供有一佛二菩萨,今已不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外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明间施米字形开花斗栱一朵,明间二龙戏珠雀替和次间盘龙宝鼎雀替,屋顶布灰瓦,琉璃方心剪边,正脊脊心置三层楼阁,两旁狮象驮宝瓶。殿内梁架彩画保存尚好,壁画大部分为白灰覆盖。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间檐柱头仅施额枋,伸至次间成直截式,与次间阑额、普拍枋相接。此种做法究其原因,当是明间开间较宽,荷载较重,匠人遂扩大材栔。本是宋时匠作做法,不想在明代建筑中得以体现。整座大殿结构独特,用材规整,用料考究,为研究明代地方建筑结构特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价值。保存较好的壁画,线条流畅,人物形态夸张,着色艳丽。博风悬鱼惹草等木雕工艺讲究,地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寺中东西配殿各五楹,悬山顶,东为菩萨殿,原供有十八罗汉朝观音塑像,西为地藏殿,原供有十殿阎君朝地藏塑像。东西小殿两间,东为伽蓝殿,西为土地殿,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现已不存。
慈胜寺门外广场南,和正殿遥遥相望的清代遗构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卷棚硬山顶,当心间开阔,次间较窄。檐下斗栱三踩单昂,平身科当心间五朵,次间一朵并出斜昂。充分体现了当地民间木雕工艺的高超水平,堪为平遥清代戏台之典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工作单位:平遥县文物局慈胜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