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摘抄习惯 激发写作兴趣

2017-09-30 03:03林敏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成效作文教学现状

林敏

摘 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然而,学生往往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通过多媒体、图书、报刊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摘抄训练,并以诵读、张贴的形式进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巧用摘抄材料,妙笔生花。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措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0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10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也是教师最费力又最难取得收效的一个环节。所以,作文教学的低效性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界的老大难问题。下面,笔者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据《中国教育报》记者的跟踪调查显示,中学语文六年的教育,结果是90%的学生不喜欢作文。而中职学生更因基础较差,阅读量较少,加之专业课占用大块时间,致使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加之教师所留作文往往题材陈旧,内容单一,也使得学生写作时无病呻吟,胡编乱造,陷入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窘境。还有些学生急得抓耳挠腮时就百度范文,生搬硬套,甚至抄袭全文,根本无法实现作文取材生活,反映生活的要求。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写作素材少,生活阅历少,表达能力弱。

二、改进措施:培养摘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

要想使中职学生真正写好作文,语文教师应因材施教,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指导学生先做好摘抄。如教师可先让学生从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入手,抄一些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接着是名言警句、时事政治、权威数据、典型事例心灵感悟等。这样循序渐进,就能把学生引入摘抄兴趣的大门。然后,教师再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写作素材,形成良好的摘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

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我们应以此为载体,通过有声视频,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学习和积累。如访谈类和谈话类节目是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反映一定的品位和内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展视野。为此,我引导学生观看《杨澜访谈录》《可凡倾听》《世界青年说》《朗读者》等,并让学生抄录嘉宾等人的经典言论,从而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

又如,《中国诗词大会》,它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于是,我及时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片断。当看到与学生年龄相仿的16岁少女武亦姝夺冠时,更加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摘抄古诗句的兴趣,也学习了古诗词中名言佳句的灵活运用。

再如,《朗读者》,它比前者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学生。作为文化节目,它打破了曲高和寡的磨咒。在第一集中,演员濮存昕饱含感恩之情谈自己的经历,朗读了老舍《宗月大师》片断文字。因学生学过老舍的几篇文章,很容易对他产生亲切感,一下就拉近了节目和学生的距离。后来每次观看时,我适当补充嘉宾背景,启发学生寻找他们朗读的文字中的精华,并暂停视频让学生摘抄。同时,我还点拨学生这些文字适合用在什么话题的作文里。在后来观看节目时,有几个学生说在家里先看了,還把普通的作业本换成精美的笔记本做了摘抄。他们还说:“这本子在毕业后也会跟着我,可能是一辈子。”我心里一阵欣喜:他们没有视摘抄如作业,已经视摘抄如兴趣,开始爱上了它。

此外,微信是现代人最常用的联系工具和学习工具。于是,我与时俱进地关注了一些优质公众号,如《三分钟新闻早餐》《十点读书》《读者》《拾句》《一抹微兰》《品读时刻》等,也摘抄了精华,并与学生分享交流。平时,我看到一些文质兼美的链接,也会在第一时间发到班级群里与学生分享。很快,学生也改变了过去只看笑话的粗浅习惯,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二)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

图书馆和阅览室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更是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还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文字精华。于是,我动员学生办借书证,每周最少看一本书,从做三至五段的摘抄开始,再逐步加多。我还利用课外活动和晚自习时间带学生到阅览室,摘抄书报里的精华,再一起交流感想。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积累生活知识和写作知识,把报刊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思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自费和班费订阅报刊

我还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如《文摘报》《文萃》《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等,建议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学生自费订阅,更方便于阅读、摘抄和收藏。考虑到一些家庭经济压力大,所以我利用班费订了《读者》和《文摘报》。我自己订阅的《读者》《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在看完就放在班上传阅,慢慢地培养学生阅读和摘抄的习惯。

另外,我在班上办一个读书角,每半个学期每人至少捐一本书,并让学生根据兴趣借阅。这样,不仅有效地完成了阅读交流,还使得摘抄的数量明显增多,且质量也明显提高。这就为写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诵读、点评和张贴摘抄,激发自信和兴趣

于漪老师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然而,泛泛的表扬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敷衍,只有具体的表扬才会让学生永驻心间,信心满满。于是,我常选取一些做得较好的习作进行诵读和详细的点评,从字迹的工整、内容的选取、角度的独特等方面进行评价。另外,我再选出一些摘抄张贴在教室供分享和交流,让习作者倍感自豪,有成就感,也给其他学生起了示范的作用。endprint

三、成效:引经据典,添彩增色;化用名句,妙笔生花

清朝学者张溥有段经验之谈:“所读之书必手钞,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六七始已……”最终水到渠成,达到“诗文敏捷,四方不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墨,俄顷立就”的境界。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素材训练之后,丰富的摘抄已然成为无形的精神财富,在心灵的共振中,他们慢慢提升了重新认识自我,认知世界的能力。这时,我就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每篇文章至少引用或化用两处摘抄,并在“教师批改”栏边做一个小小的记号。这样更利于督促学生学以致用,也有利于教师的检查成效。久而久之,摘抄的内容就能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慢慢地,学生写作文时就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如在《朗读者》中,作家麦家读了写给即将远离故土的叛逆儿子的一封信,它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轻而易举地打动了同是叛逆期的学生的心灵。于是,我一边指导学生抄录佳句,一边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以“父母之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作为送给父母的礼物。很多学生打开了心扉,文思涌动,声情并茂,既能灵活引用麦家信中的语句,又能巧妙引用原来搜集的佳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佳句推波助澜,将学生的抒情推向了高潮。在期中考后的特色家长会上,我选出三个学生朗读了这次习作。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作文有很大进步,也变得更加通情达理。

再如,观看完谈话类节目后,我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以“网络使人亲近还是疏远”“代沟的责任在晚辈还是长辈”为话题的辩论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寻找资料并巧妙引用。学生在辩论场上唇枪舌剑,引经据典,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调动了摘抄的积极性,提升了自信心。

总之,“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写作素材的“积”是对文字的积累和吸收,语言写作的“发”是文字的倾诉和表达。如在一次以“改变”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一个学生回想当年沉迷于游戏的不堪往事,化用“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为“一入游戏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形象生动,画龙点睛。又如,一个学生引用林清玄的“我们要全心全意地默默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句话做题记,不仅引人思考,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练习,更多的学生巧妙灵活地引用摘抄的精华,不仅为文章增添了文采,增强了说服力,还启人心智,升华主题,真正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结语

诚如于漪老师所说:“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采得百花酿佳蜜”,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摘抄训练之后,感受到了语言的奥妙,认识到了语言的情趣,把握到了语言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在实际的写作运用中也做到了人文共进,实现了“以我手与我心”的目标。

參考文献:

[1] 吴红军.培养摘抄习惯,积淀语文素养[J].课外语文(上),2016(11):25.

[2] 田锦艳.作文教学,“摘抄”在实处[J].教书育人,2016(31):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效作文教学现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