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之我见

2017-09-30 00:56蔡艳芳
甘肃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灌输讨论

蔡艳芳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灌输;探究;主体作用;讨论;实践

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067—01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思想品德课好教,什么人都可以教,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教条条、划条条,让学生背条条就可以了。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这对思想品德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具体做法如下:

一、“灌输”与探究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灌输”,不是教师对学生强制性地生塞硬灌,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原理,让学生学会运用,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灌输教育时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基础,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平等交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灌入学生的心田,输入学生的脑海,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从而产生最佳的灌输效果。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探究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如,对课程探究,既可从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也可以从微观上大胆取舍、合理重组教材。之所以要倡导探究,是因为过去过多地倚重于“灌输”,把“灌输”置于中心地位,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通过“灌输”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而通过探究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就人的发展而言,“灌输”与探究都是必要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辩、演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是盲从、迷信)、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而不是跟着他人的脚步走)。青少年学生的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激发学生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如,相互讨论。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要拟定讨论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地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又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學中的知识点,分析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认识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由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师要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将思想品德课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灌输讨论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