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鹏
【关键词】 写作素材;指导;创新;表达;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96—01
《语文课程标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写话训练,随着年级升高,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也逐步提高。可以说,作文是学生一生发展所具备素质和力量的源头。因此,会写作文、把作文写好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而一篇好的作文,它是字、词、句、语法、修饰、思想体现等的最合理的组合和运用。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多读多背,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博览群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积累素材的一种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几乎都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学生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词语的積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学生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也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此外,熟读成诵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不二法门,教师可引导学生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从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根基。
二、多练多写,使学生爱上写作
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养成勤写爱写的习惯。如,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最重要的是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因此,教师要切记,培养学生写日记要循序渐进,开始让学生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四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束,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日记写得多了,学生就找到了把自己的积累倾泻而出的出口,写命题作文时就不再发憷了。如,写《暖冬》这篇命题作文,学生可以写某个冬日,老师或同学对他进行了一次帮助,让他觉得冬天虽冷,却如沐春风;也可以按照比较讨巧、套路化的写法写好人好事,然后依瓢画葫芦完成作文。但从真实情感出发,教师还是应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眼中的暖冬——可以是由空调的暖想到科技进步,想到自己所处的好时代,也可以是想到山区的穷苦孩子得到帮助……总之,多写多练,学生的习作能力会快速提升的。
三、模仿中创新,引导学生畅快表达
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刚开始,以模仿别人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慢慢地,可以临摹“构思”和“角度”,偷的是人家的“武功秘籍”。最后,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人家的精髓。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进步,在模仿中创新。由仿到创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范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创新,每次创新写作时可以突出一个训练重点,如,对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再细化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并在开头结尾、布局谋篇方面进行创新,哪怕学生有了一点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肯定,给予较高等级评定。这样,在指导仿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写作题材、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出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风格、独具一格的文章就不是空话了。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应教会学生像大师一样思考,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特别是对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地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