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荣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全方位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历史教学并没有适应课标、高考改革的变化,高三历史教学中“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主要是由于旧课程要求与新课程理念和命题原则的差异所导致的。因此,加强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从有效教学涵义、高三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这两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三历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69-01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当前,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而真正改善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现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准备策略——有效教学的前提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及各版本教材内容,确立好有效的教学目标。新高考“一标多本”,需要教师淡化教材意识,强化课标意识。各版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课标,一定要对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课标强化什么,弱化什么,即是我们进行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各种版本教材共同强调的内容当然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点。厘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能力层面和方法层面及情感态度层面的有机结合来有效的构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是预设的,同时又要考虑教学环节中的各种生成型问题,以便更有效的实施、完成教学目标。
2.搜集各种课程资源,且加以有效整合。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历史教材资源是必需的,但是仅有历史教材资源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大量搜集教学课程资源,通过各种历史素材鲜活的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去,既把最真实的历史还原给学生,又要培养学生理解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
3.对教材知识进行创造性重组,制定最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好教材就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利用。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重组后,运用各种课程资源、设计各种探究性问题、设置各种案例和情景,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过程策略——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1.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效课堂的保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必须精心打造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这一互动既包括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不是要历史课堂多么热闹,而是要打造一种民主氛围和学生参与教学思维的热忱。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也要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还要有博大的情怀和“以人为本”的观念。
2.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为主体去活动。”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忱和学习动机。新课程倡导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已经作为新理念深入到广大师生的心田,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实验、讨论等多样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高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大大加强,实际上正契合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的情怀,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置情境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从而获得认知上的提高。
3.国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的生命线
高三的历史课堂应该直接针对高考对国学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也强调“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歷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高三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国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作为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国学经典的阅读与熏陶,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的国学素材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切不可一曝十寒,临时抱佛脚,功夫在平时,只要将国学知识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来,学生在高考中对文史常识试题也将不再陌生,必然提高应试分数。另外,高考命题强调从史料中获取、探究问题的能力,也使得史料教学显得非常有必要,所以“让学生大量接触原始史料,如档案文件、历史原著等,从而深入分析,提出问题,找出答案”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搜集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运用史料教学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史料,自己去理解、概括知识点,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和培养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4.史观意识的培养——高效课堂的动力
史观意识培养要在每一堂课中体现,在讲述某些知识点的时候加以灌输,只有这样,才能赶上高考命题的变化。要做到这些,教师平时就要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年鉴学派的一些史料,提出各样类型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在理解、分析相关素材,得出对年鉴学派的一种整体感知,教师再从理论的高度阐释这一问题。
三、结语
高三历史教学需要一个灵活多样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去探索历史的奥秘。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其在对历史的思考、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翠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2):113-114.
[2]游雪李.浅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2):129-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