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实践与思考

2017-09-29 15:15陆小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思考实践

陆小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已经逐渐转变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方法,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的实现给予了指导建议,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自我管理 ; 实践 ;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88-02

引言

自我管理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方式,它要求管理者高素质的管理能力,学校自我管理模式是依靠学生进行的自我管理,在管理中能够具备主动学习的进取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技能提高,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一、学生“自我管理”概念及模式

1.学生“自我管理”概念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个体自觉的对自己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调节、控制和约束的管理,是为了实现个人转变,能够自我调动积极性,规划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行动,训练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评价、开发、教育以及控制的完整过程。

2.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途径和方法、管理制度采取具有成效的管理体系,让学生能够遵守某种固定的格式和标准,学生在教育体制下,整合学习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进行自我教育、约束的行为,现代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主要采用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学生“自我管理”有效的实践要素

1.学生“自我管理”主体

学生是管理的主体,也是服从管理的对象。一般学生自身抑制行为差,服从差,学生服从性高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利害之间存在两极分化,比如采用强制性的方式压制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而服从管理,或者是使用鼓励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奖励而服从;二是内部因素,学生自我约束力和学习动力的作用[1]。内因是服从管理的主要因素,能让学生从根本上遵守和服从的意愿,另外,对管理者的信服和从众心理也有影响。

2.管理氛围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氛围形成主要有主导、维持和稳定三个阶段。平时管理的过程中讓积极主动的风气成为班级的主导,这需要技巧,在初期就要建立起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可以引导观察学生的情绪,分析出比较好的管理经验,有意识的建立积极正确的风气,建立起主导风气之后,要不断的强化积极性风气在学生心中的分量,通过引导学生平时在学生与纪律上的自我管理,给予学生权利,巩固班级积极氛围;经过一段时间后,班级积极氛围就会十分稳定,越来越巩固成熟。

3.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措施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需要以下几个措施实现。

首先,学校层面。学校教育目的是育人,可以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机制[2],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关于晨读自我管理办法》、《关于自习课自我管理班级标准》、《班级值日奖励与扣分制度》等制度,比如,老师按照学校的规定,对本班级制定了语文自习课管理规定,上《草虫的村落》自习课时,学生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和交头接耳,认真的预习语文知识点,对于难点和知识点做好标记,不理解的下课问问老师怎么解决;语文自习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学生发大红花、奖状作为表彰,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提出批评教育,让他们向好学生学习。这些从制度层面保证自我管理的实现,规范流程,明确奖惩,让学生自我管理有理有据。

其次,班级层面。制定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比如,在班级上课时不能随便说话,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带手机;班规制度上规定不要乱发小脾气,和同学搞好关系,每天早上学生进行值日的时候,划定值日区域,且有专人负责,怎么打扫,用什么打扫。做得好的,给予相应的加分或奖励,如果打扫不干净,则进行相应的扣分,设定班级值日奖励与扣分机制,这样的班规能约束学生的自我行为,克制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性强,容易让学生接受,促进了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

1.根据学生各个时期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教育

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提出各个时期的工作主题,并围绕着工作主题进行开展,做好平时日常管理工作,让学习和生活有主旋律[3]。比如,学生在刚刚开学的时候,对学校环境、班级管理以及师生之间了解不多,违法纪律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建立一种集体荣誉感的主题,平时的一些活动,开展一些“我和我的班级”、“我为集体添光彩”、“我是小小主人翁”等主题班会,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信心。

另外,引导学生从平时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意识、自立心切的心理特点,以班级荣誉感为己任,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规范教育。

2.合理分配人选,做好班干部培养工作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之一就是选拔班干部队伍,考虑班干部队伍的整体协调团结工作,可以引导学生中学习较好、自律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岗位选择不同类型的人担当,发挥自身特长。

班干部的培养要提高其责任心,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所以,班干部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和全班级负责,另外,提高自身管理的艺术性,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干部工作上的指导,启发班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正确地处理好同学关系,同时,要多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不要忽视自己的学习,善于总结经验,让学生干部自己去体验、调整自我管理的工作方式。

3.做好日常教育工作,是实现班级自我管理的保证

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需要班主任经常性的督促,做好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班主任要树立大局观念,既要当学生的带头人,也要当学生的后勤兵,及时处理班干部提出的问题,做好学生自我管理的支持者和后盾,如果学生之间出现什么矛盾和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保持原则性,主动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另外,主动地和学校各个部门联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事情,班主任主动承担。

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要努力创造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确立奋斗目标,实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倡导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吴亚萍.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董婷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3]王立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状与趋势[J].班主任,2011年(9).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思考实践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