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强
【摘要】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我们应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纳入《企业管理》课程体系,培育教师“工匠精神”,推进德技双修的校园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全过程。
【关键词】工匠精神 ; 课程改革 ;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00-01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说到底就是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工匠精神”需要贯穿始终。如何培养“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决定性作用。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阵地,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还不够重视,存在着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势在必行。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企业管理》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工匠是指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有工艺专长的匠人。《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可见手艺精巧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考工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从古至今,我国曾经涌现大批优秀的工匠,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工匠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精神:一是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即一种严谨和负责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对事业有源自内心的敬重和热爱,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二是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即做事认真细致,规则意识强,严格遵循标准,绝不投机取巧,对任何一道工序、一个环节、一个细节,不达要求绝不放过;三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不仅体现对产品精心打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更重要对创新的追求,不断创造新的成果;四是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即一种耐心和专注的坚守精神,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保持高度的专注,有足够的耐心,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服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企业管理》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将工匠精神列入教学内容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企业管理》课程尚无工匠精神教学章节和教学内容。教师要自己编写讲稿,在《管理思想》、《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质量管理》、《校园文化》等相关章节中讲授工匠精神内容。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塑造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学生塑造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将工匠精神进入课程、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
(二)开展课堂实践,在课堂上训练工匠精神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特点和规律,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课堂实践,对接企业用人标准和学生就业需求,在课堂上训练工匠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项目教学、任务引领、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的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情感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训练学生的创新、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三)把工匠精神渗透到实训教学之中
通过《企业管理》实训教育,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首先,感受企业工匠文化。在参观企业过程中,通过企业介绍,形象宣传,初步认识工匠精神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从高质量的产品中感受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工匠,从企业的产品中体现工匠的重要性和核心竞争力。第三,利用我校毕业生山西淮海集团周建明大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优质资源,在学校建立周建明大师指导站,传承工匠精神。技能大师工作室接通了学校与企业的“地气”,真正实现了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在技能大赛中体现工匠精神
学校把技能大赛纳入正常教学机制。通过每年定期组织专业的技能大赛,营造崇尚技术、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近年来,学校把技能大赛制度化纳入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苦練技能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好学上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把“工匠精神”融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全过程
把教学课堂延伸到企业,使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体验企业文化,感受品质精神,获得技术技能习得的成就感。学校从2010年以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把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学期中的企业实训阶段,学校采用课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实训企业岗位、产品品质要求和岗位技能操作规范,设计企业实训课题,课题分为专业和通用素质训练课题两大类。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学生到什么企业和岗位实习,就要完成相对应的课题,由带队教师指导,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生边实习操作边学习提高,工作岗位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实现了职业与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
(六)加强对教师“工匠精神”的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不管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基础课教师都要定期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训等相关培训,使教师充分感受企业文化,及时掌握所教专业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培养教师的企业意识和企业精神。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技术技能,使工匠精神由抽象转变为现实。
三、营造德技双修的校园“工匠文化”
课堂教学是载体,校园文化是根基。把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德技兼修校园“工匠文化”。通过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校历来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厚德、笃行、精艺的校训,制作了以弘扬技能为主题的校歌,设计了齿轮等体现工匠特色的校徽。在文化环境建设上,校园主道两侧定期更换大国工匠宣传资料,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玉梅.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机械职业教育》.2017.(5)
[2]郝琦.依托传统文化涵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