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跟随前辈进太原

2017-09-29 19:00史宽量
文史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太原

史宽量

1949年4月24日,是太原解放的日子,我就是在那一天跟着前辈们进的太原。当年我13岁,但当时的一些场景还历历在目,很难忘怀。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定性的一年。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此,毛主席亲笔题写“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词句,登载在《新华日报》的显著位置上,以鼓舞人心。我的父亲史纪言,当时担任太行新华日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于1948年秋调任太原市委宣传部长,到榆次集中准备进太原,接收旧政权的报馆、电台等文宣部门。我跟随父亲,还有警卫员武乡人陈永和、卫生员榆社人贾石泽、马夫河北涉县人李振华一行五人,赶着两匹骡马,从河北涉县出发,途经邢台、石家庄等地,10天后到了平山县华北人民日报驻地李庄,汇集从太行、晋中等地抽调的30多人组建了解放太原进城后办报的最初机构。中共中央华北局任命父亲为社长兼总编辑。大家通过华北局领导敬请毛主席为新报纸题写报头,主席高瞻远瞩地认为全国都要解放了,山西要恢复原来建制,应该创办全省性的报纸,书写了“山西日报”四个字,我在李庄还看到过主席书写的“山西日报”原件。中秋节这天,我们一行30多人雇有十多辆大车离开平山向榆次进发,十多天后我们到达榆次南合流村。

我和父亲住在城墙边的一个四合院内,院内除房东三口之外,还住着几位领导。他们是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大任,太原城工部部长李景文,太行区工会领导康永和,还有柴守约和老夏同志。另外还有8个警卫员。当时住房紧张,只有赖若愚一个人住单间,更是为了工作方便,首长们开会,研究问题,都在他屋进行。其他人都是合住。康永和因带了家属,他同夫人及三个孩子住一间。我们父子俩同王大任住一间,睡在一盘炕上。当时,首长们都很年轻,我父亲38岁,王叔叔(王大任)才31岁。他们每天忙碌着,做接管太原的准备工作,我则在榆次城内上小学六年级。

当时太原还未解放,敌我双方经常交火,我们时常能听到炮聲,晚上在城墙上往太原方向看,还能看见双方打炮的火光。白天看到飞机的往返,那是对方的飞机从青岛往太原给守军送物资。之前在来榆次途中经过寿阳县境内时,还真碰上了一架飞机,挺大的个头,笨重的身躯,突然一头扎下来向我们开枪扫射,大家急忙分散躲进路边庄稼地里,好险呀,还好没打中我们,事后我还捡到3寸长的大弹壳。听说榆次刚解放时,敌机还来轰炸,后来他们已自顾不暇,我们生活得很安全。

1948年底,听说太原马上要解放了,食堂还准备了饼子和蒸馍,但紧张了几天又说不进了。当时听人们议论说,太原守军三十军黄松樵军长要起义,还要活捉阎锡山,结果被部下戴炳南检举揭发,起义没成功,黄军长和我方联络员晋夫同志一起被押往南京,在雨花台英勇就义。戴炳南在太原解放后被捉住,裴丽生主持的公审大会,随后被镇压了。1949年春节后,听说北平和平解放了,人们说这就轮着太原了。4月中旬,华北野战军齐聚太原城下,第十八、十九、二十三兵团20多万人马,而且还开来了很多大汽车拉着大炮,解放军戴着狗皮帽子,说是四野的炮兵师,雄壮威武,学校组织我们小学生拿着五颜六色的小旗子到车站欢迎。我在欢迎的队伍里兴奋地呐喊,不由地回想起1945 年秋上党战役时,在老家山西省黎城县东阳关欢迎八路军冀南纵队时的情景:沒有什么重武器,着装也不统一,槐花染的土黄色布做的军装。仅仅过了三年,我们的队伍壮大了,装备也好,战斗力强大。这都归功于党中央的领导,共产党得民心,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强力支持。

到了4月20日,战斗激烈起来,听大人们讲,这是在拔除城外的敌人据点。4月24日天还未大亮,太原方向就传来激烈的枪炮声,九点以后枪炮声逐渐平息下来。我们一大早就起来,吃过早饭后坐上一辆绿顶子的大军用卡车,兴高采烈地向太原进发,车上坐着的就是那几位准备接收太原的首长们和警卫员,只是康永和的家属和孩子们没有去,我是经过艰难的争取才坐上汽车的,作为家属又是个半大的孩子能跟上部队进到刚解放的太原,现在想起来,我真是自豪!

榆次距太原只有50多里路,汽车走到半路上停下来,说是有几个地方还在打,原地等候。这时传来消息说,南京昨天已经解放,真是令人振奋!当汽车走到三营盘时,我们看见一批批俘虏兵由城内出来,每队百十多人,有几名解放军战士拿枪押着,王叔叔拿相机拍了不少照片。我看见俘虏们都还穿着棉袄,相互搀扶着。原因是城内没粮吃,只能吃一些空投下来的红大米,少盐没菜,多数人得了夜盲症,走路看不清,跌跌撞撞,狼狈不堪。汽车开到距大南门很近的地方停了下来。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好多房子被炸毁,地上有死人,有当兵的也有老百姓,我头一次看到这些,真有些紧张害怕。中午时,我们在火车站对面的一座红楼里休息。刚打完仗,气氛还相当紧张,进来一位干部,对警卫员们讲,都把枪拿出来,要保证首长们的安全。于是我们这十多个人由这七八位警卫人员保护着进城了。

为了防守,敌人用麻袋、水泥早把城门堵死了,城门楼上布满了碉堡和枪眼。因此,我们进城是从刚炸开个洞的新南门进的。从新开路(现五一路)走到海子边再到桥头街。沿途看到街上很混乱,到处是被炸坏的房子,有的还在冒烟,大街上堆满砖头瓦片,还有不少丢弃的手榴弹和炸药包,更有难闻的烧焦的尸体,战争场面触目惊心!

我们本来是打算从柳巷进去到督军府的,但由于柳巷的大火没熄灭,只好往前走从鼓楼街(食品街)进。我们经过时看到了一座高大的鼓楼,已被炮弹打得不成样子,因为它是督军府的屏障,所以挨了不少炮弹。解放后看它实在保不住了,只好拆掉。从鼓楼下面走过去,就进到了督军府大院。在一号楼门前看见一位部队首长,领导们互相握手说话,他说:“这次攻打太原,歼敌13万多人,我方伤亡5000多人”。

进了大院,就好像走进了菜园子,地上种了许多青菜,绿油油的长势很好。从菜地小路进了东花园,先进了五妹子的住房,好像有5间大小,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室和卫生间。我们先参观了一通,客厅墙上挂着巨幅彩色蒋介石戎装像,手握指挥刀,两肩上有金色穗子的肩章,胸前挂满了好看的大勋章,看着很威武。卧室内挂着一张宋美龄彩色像,当时我看她像个唱戏的。屋内很多东西,杯、碗、盘都带着金边,还有不少好看的工艺品。首长们一致夸赞我们解放军战士,纪律性好,没动里边的东西。

当时有不少同志来看望领导们并请示工作,听到赖若愚书记给他们讲:“抓紧灭火,清理街道上的尸体和武器弹药,先找一下当地原来的负责人(保甲长之类),叫他们先出来协助工作。”当晚我们吃了顿汤面条和饼子,晚上就睡在院内的东房里。

第二天,看见梅山钟楼被炮弹击中塌了半边,东花园外边,有座两层的钟楼,楼顶上也被炸了个洞。一层里面也烧黑了,有一股难闻的烧焦味,说是山西省代主席梁化之和阎锡山的五妹子烧死在这里,尸体已埋掉。我跟着大人们进去看,人们拿棍子翻动灰烬,还真的找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记得有玉石图章,烧坏的照相机,望远镜,金壳怀表。还有一把烧得只剩下铁架子的手枪,膛里还留有弹壳。这些东西曾在以后的一次解放太原展览会上展示过。东花园里有座假山,六角亭子,也是一派狼藉。我们在东花园住了两天,4月26日就随我父亲到了桥头街(原复兴日报的社址),开始印刷进城以后的第一张《山西日报》,同时父亲带人接管了后小河阎锡山的广播电台。

光阴似箭,自己从一个半大的孩子已成为年近八旬的老人,当初带我进太原的几位前辈,都已去世。如今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原同样变化巨大。这一切伟大成果的取得,都和前辈们的奋斗分不开,让我们永远怀念他们,作为后人前进的动力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原
除夜太原寒甚
山水新太原 综改显成效
太原:原来你是这样的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