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戏台

2017-09-29 02:24张兵
文史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戏台山西建筑

张兵

山西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说。山西地上文物在全国占据着重要位置,有统计资料显示,全省现存辽金以前的古建筑占全国总数的83%。其中,古戏台作为建筑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现存1000余座,年代跨越宋、金、元、明、清,被誉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是山西古建筑中最为华丽的瑰宝之一。

古戏台的形成

戏台产生于古代的祭祀酬神,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露台的建筑形制。到宋金时期,随着乐舞、百戏的发展,戏曲文化已成熟,戏曲演出场所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全国最早的戏台出现于山西万荣县桥上村的后土圣母庙内。北宋建立政权后,深刻总结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以致“王室日卑”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在全国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戏曲创作和表演日渐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戏台的建设,并在元代达到高潮。同时,戏台的修建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修建戏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在娱神的同时也注重了人的身心愉悦,于是,在市肆酒楼内修建戏台甚至专门的戏场,巨大的需求推动了戏台的修建和完善。

山西介休清代四大文人之一的宋廷魁所著《介山记》中说:“庸人孺子,目不识丁,而论以礼乐之义,则不可晓,一旦登场演剧,目击古忠者孝者,廉者义者,行且为之太息,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流涕,亦不必问古人实有是事否,而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甚至引为佳话,据为口实。”形象地说明了戏曲对人们所产生的强烈的道德感染作用。随着剧本内容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同时让更多的人在休闲娱乐之时接受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教育,戏剧有着强烈的社会教化作用,利于统治者实行道德教化。因此,修建戏台也就得到了统治者的倡导和支持。

山西是举世公认的北方戏曲摇篮,上至宋金,下至民国,各朝历代修建的戏台数量居全国之首。据1980年代统计,山西省境内 “仍存清代以前的庙台2887座,仅及原数十之二三”。基于此项统计推算,山西明清时期戏台总数近万座。仅运城地区河津县1950年代普查,就遗存传统戏台400座。其中,县城内达24座,清涧一村多达12座。由此可见,山西的戏台不仅修建在人口密集的市井城镇,而且散落分布于各地乡野村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成为研究我国戏曲文化和古戏台建筑的重要实物档案。

从现有档案资料可知,戏台的修建发端于宋,历经金元,至明清大量普及,形制也逐渐成熟、完备。保存至今的山西戏台,大多数属于清代建筑。就全国而言,明代以前(包括明代)的戏台已不多见,而在山西,不仅有大量实物,而且有碑刻作为旁证。全国现存有史志记载和碑刻可考的创建于宋金元以前的戏台共20座,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省。这些戏台,除山西现存的金元戏台原貌保持较好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面貌已多有改变。创建于金元以前的戏台,有确切纪年且保存较好的在山西省共有13座,其中2座为遗址。全国现存明代戏台,有据可考者约90余座,其中将近一半在山西省。

戏台的特点

考察各个时期的戏台,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依附祠庙建筑,二是建造华丽精致。

古戏台除了宋金元时期的瓦舍勾栏、清代的城市茶园剧场(包括后来模仿茶园剧场的会馆剧场)和皇宫戏楼以及始终伴随中国戏曲发展的临时搭台之外,大多依附于宗教建筑或礼制建筑而存在。明清两代,尤其是在清代广大的农村地区,戏台分布极为广泛,很多地方达到“村村有戏台”的程度,而这些农村戏台几乎毫无例外都依附于神庙或祠堂。隋唐时期佛寺内的“戏场”演戏,是佛寺演奏梵乐功能的延伸,也是僧侣们为了宣传佛法、吸引更多信徒而采取的“本土化”措施。而宋代以后神庙内的戏台演戏,则是祭祀目的的外延,也是乡民们用来“酬神”的手段。

建筑形象华丽,建筑构件精致,是从整体上与其他建筑相比较而言的。我国著名的乡土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宁海古戏台》序言中这样写道:“庙宇和宗祠本来就是乡土环境中最壮观、最华丽的建筑,它们是一方匠师们最有代表性的杰作。杰作总要把最好的一切放在人们最看得见的位子上,所以,对着观众的戏台正面是第一个下功夫的地方”。这也是山西戏台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

山西的宗庙祠观,大多采用合院式布局,遵循中轴线布局、院落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坐北向南的规制。如寺庙建筑一般坐北向南,并将正殿等主要建筑布置于南北向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次要建筑,而戏台则在中轴线上坐南向北,戏台台口总是面向正殿,与正殿相对而建,故戏台也称為“南楼”。这种建筑布局的规制,是由中国戏曲演出中祭祀奉神的特点决定的。寺庙中戏台建造的初衷,就是为了祭神娱神,那么为了让主要的神灵方便观看戏曲演出,戏台位于正殿之前就理所当然了。

19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所绘制的山西省汾阳县柏树村天龙庙,戏台就位于寺院中轴线山门背面,正对大殿。“(山)门内无照壁,却为戏楼背面。山西中部南部我们所见的庙宇多附属戏楼,在平面布置上没有向外伸出的舞台。楼下部为实心基坛,上部三面墙壁,一面敞开,向着正殿,即为戏台。台正中有山柱一列,预备挂上帷幕可分成前后台。楼左阙门,有石级十余可上下。在天龙庙里,这座戏楼正堵截山门入口处成一大照壁。转过戏楼,院落甚深,楼之北,左右为钟鼓楼,中间有小小的牌楼,庭院在此也高起两三级划入正院。院北为正殿,左右厢房为砖砌屋各三间,前有廊檐,旁有砖级,可登屋顶。”

但也有例外,古代文人多将戏曲看作低俗之物,认为用戏曲演出祭礼会亵渎神灵,而且戏曲演出时,人声喧哗,破坏了寺庙的安静,于是将喧哗的戏场建于寺庙之外。如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碑刻《重修关帝庙记》曰:“以前乐楼逼近正殿,士女喧然,颇觉亵渎,遂移建雉门内,而雉门复增高之”。

还有将戏台与寺观山门结合,将山门台基抬高,在山门上建戏台,从庭院中看是戏台,从外面看是山门,运城永乐宫龙虎殿即是实例。endprint

金元戏台

据调查,中国现存金元戏台13座,全部在山西省境内。其中,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的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戏台、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的临汾市魏村牛王庙乐厅、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的芮城县永乐宫龙虎殿、元泰定元年(1324年)的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舞楼、元至正五年(1345年)的临汾市东羊村东岳庙戏台等8座有确切的建造年代;翼城县曹公村四圣宫舞楼、临汾市王曲村东岳庙戏台、泽州县冶底村岱庙舞楼、高平市下台村炎帝庙戏台等4座也建于同一时期,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至治二年(1332年)的永济市董村三郎廟戏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时期以前的戏台已经荡然无存,中国现存最早的戏台是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修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二郎庙内的戏台。其屋顶酷似董明墓中的舞亭模型(单檐歇山顶,山花向前),斗拱和梁架做法也与宋《营造法式》的规制接近,是金代戏台建筑的真实体现。侯马市出土的金大安二年(1210年)董明墓砖雕仿木结构戏台,台基高l.O1米,宽0.77米,单开间。戏台下面设矮柱和云板。台基两侧为小八角柱子,柱上设大额材和斗拱承托屋顶,正面施斗拱三朵。屋顶山花向外,十字歇山式,前面的排山部分博风、悬鱼非常精致。台上雕有戏俑5个,一字形排列,矗立在台面前沿,面形和服饰均经过设计和化妆。

金元戏台多为一间,即使三开间者,中间的柱子(平柱)也比角柱细小得多,类似辅柱,仅呈三间之势,整体上还是一大间。戏台屋顶多为单檐歇山顶,个别为十字歇山顶。芮城永乐官龙虎殿是官门兼作戏台,用级别较高的庑殿顶,为一特例。金元戏台已经有了前、后台的分隔,有的在两山面后二分之一处设辅柱,辅柱与角柱之间纵向砌墙,两辅柱之间横向挂帐幔,以分前后台,形成三面观形制。多数戏台两山面全部砌墙,呈一面观之势。

明代戏台

《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表明:全国明代戏台遗存,大约有90余座,近一半集中在山西省。与金元戏台相比,明代戏台开间由单间变为三间甚至更多,在平面布局上,由方形变为长方形格局,梁架由原来的扒梁结构转变为一般的厅堂、殿堂式五架梁。

“过路台”的出现是明代戏台建筑的创举。过路台指戏台建在通道上(一般为寺庙山门)。所以,过路台也叫“山门戏台”“山门舞楼”。将山门与戏台合建,既节省了占地,又扩大了观演范围,同时在不增加建筑材料的前提下可以使戏台变得高大美观,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创举。

在城隍庙中建立雄伟壮丽的戏台,也是明代戏台建筑的突出成就。城隍神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中极为重要,城指城墙,隍指城墙外环绕的深沟。沟中无水曰隍,有水名池。元代始有都城隍庙。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初,对城隍神大加封赏,降旨命各府、州、县城隍庙制“高广如官府厅堂”。于是各地均建城隍庙,且分外壮观。不久,城隍庙内纷纷建起了戏台,亦比他处戏台高大瑰丽,成为明代戏台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目前的发现看,前代城隍庙中尚未有建戏台者。

“一庙多戏台”是明代戏台建筑的又一大创新。现存金元戏台之神庙,皆一庙一台。一庙两戏台或者一庙三戏台的出现,在中国古代戏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表明戏曲地位的提高。其次,透露出神庙剧场戏曲演出竞赛的信息。第三,表明演戏娱神作用的淡化、娱人功能的加强。如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周村东岳庙,殿前戏台达3座之多,每年庙会,三戏台同时唱戏,相对对垒,又绝不干扰,人们看得十分惬意。

出于增加观众席的需求以及受封建礼教男女有别、防止在公共场所男女混杂之礼法的影响,大约在明代末期,戏台建筑出现了“二层看楼”(供妇女儿童使用)。看楼大多位于庙院两侧(一般为东西相向而列),下层起原来厢房的作用,上层则作专门观剧场所,上下层前檐多出廊,上层前檐设扶栏,防止跌落。

这一时期的典型戏台有太原市晋祠水镜台、介休市后土庙戏台、晋中市榆次区城隍庙乐楼、长治市城隍庙戏台、沁水县郭壁村府君庙舞楼等。

清代戏台

山西现存的2000余座戏台建筑中,95%以上为清代遗构。清代以后,山西寺庙中建筑戏台的比例显著上升,不少碑刻中提到“旧无舞楼”“创建舞楼”,说明戏台建设的火热程度。梁思成、林徽因在1930年代在山西考查时,也提到“山西中南部我们所见庙宇多附属戏楼”。

清代戏台建筑平面布置形式多样,既有明代之前的“一面观”形式,也有增加了左、右两面台口的“三面观”形式,以单层伸出式、单层镜框式、过路台伸出式、过路台镜框式四种基本类型为主要框架,又生发出许多变化。戏台多面阔三间(一般7~10米),进深二间(一般7米左右),建筑面积45~100平方米,小山村戏台略小,城市戏台稍大。台基高一般在1.5米左右,过路台则在2米以上。

从建筑特征上看,宏丽精巧是清代(尤其是后期)戏台最突出的特点。元明戏台粗犷质朴、严谨规整的传统基本被抛弃,明代戏台宏大华丽的一面得到发展。过路台本身就高于单层戏台,给人一种高高耸立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是,清代所有类型的戏台在屋顶的形制上有了重大变化,举折(即屋顶坡度)变陡,梁架举高与建筑进深之比达到1/2,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陡峻崇高。

这一时期,典型的戏台有临县碛口镇黑龙庙戏台、阳城县郭峪村汤帝庙戏台、介休市三结义庙祆神楼、运城市盐湖区池神庙三连台、平顺县东河村九天圣母庙戏台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台山西建筑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圆明园戏台考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