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勇,赵 鹏,李春金,孙云贺,袁志刚
JIANG Yong, ZHAO Peng, LI Chun-jin, SUN Yun-he, YUAN Zhi-gang
●学校体育●
“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姜 勇,赵 鹏,李春金,孙云贺,袁志刚
JIANG Yong, ZHAO Peng, LI Chun-jin, SUN Yun-he, YUAN Zhi-gang
根据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健康持续发展为目的,结合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自身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经过评价指标的初选、可行性检验和协调完整性检验三个环节,制订了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并且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互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近年来,随着“健身中国”理念的倡导,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愿意走出来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但是受限于社区活动经费紧张、缺少社区体育指导者、活动场所不足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同时,广大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占有较多体育资源,却受制于体育设施无法充分利用、相关体育经费来源紧张、学校体育活动与社会脱节等一系列问题而无法深入、高效的开展。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从区域覆盖上来看,有相互交叉和重叠的部分。从功能上来讲,两者又有相互补充的特点。因此,通过构建“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优势,使两者能够相互融合,互为促进,实现双方协调、健康发展,从而有助于缓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是一种使彼此发生交互现象的过程[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可以有效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解决社区体育资源不足,达到优势互补[2]。整合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联动,对社区体育的现状改善及全民健身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3]。
首先,“校社互动”,学校体育是前提、是基础。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体育教师在体育健康知识、运动方式方法、运动技巧以及运动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一定的认知,学会一些基础层面的身体锻炼方法,初步掌握较为实用的运动技巧,以及在对终身体育的理解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群众体育埋下伏笔。因此,不难看出,学校体育在对运动技术、技巧的传授与指导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解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完全可以为社区体育服务。其次,加强社区体育的发展,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4]。
“校社互动”指的就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包括在形式、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互动。持续发展能力指的是它们二者如何更好的交融、延续下去,使双方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进步,目的是为了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
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针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互动中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总结,最终以此作为依据确定了四个一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政府导向”可再分为“组织机构”、“政策制定”两个子目标;一级指标“资金分配”还可分为“人力方面”、“物力方面”两个子目标;一级指标“场馆设施”还可以向下再分为“场馆设施对外开放”、“场馆设施维护”两个子目标;一级指标“发展模式”还可以再向下分为“组织形式”、“实践形式”两个子目标。然后,针对每一个子目标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依次分解、展开,直到每一个子目标都可以用一个单独的或者多个具体的指标反映出来。最后,构建出每一个子层次的指标。
对指标可行性的检验应该遵循以下四项原则。经济性原则: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需要许多人和物在多方面的配合,在脱离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去构建评价指标只会是空谈;可操作性原则:在指标的选择上,要考虑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尽量的去选择便于评价者可操作和掌控的指标;科学性原则:在设计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时,应依据科学理论分析,确立评价目的,能全面显现出评价状况和满足数据在计算机中处理的要求;实用性原则:在进行评价指标可行性检验时,还要分析各个指标是否能真实有效地反应出当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状况,满足上述的指标才能正确的表述实际问题。
评价指标完整性检验主要是把“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目标的分解是否全面进行检验,看是否出现遗漏或出现目标交叉而导致结构不清楚的情况。如果有平行的子目标包含另一个或几个子目标的部分或全部的现象存在,可通过归并或分离的处理方法解决。前者是将有重叠的子目标合并成一个共同的子目标,后者是将重叠部分中剥离出来。
通过以上对指标体系的相关检验,完善了“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概括如表1.
5.1 层次分析法在“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步骤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次结构模型。
表1 “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图1 “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2)根据层次结构模型中各级指标的关系,将各个指标输入到层次分析法软件中,并输入相关数据。
5.2 数据处理结果
一级指标权重分配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A-P层
二级指标权重分配如表3-6所示:
表3 判断矩阵A1-B层
表4 判断矩阵A2-B层
表5 判断矩阵A3-B层
表6 判断矩阵A4-B层
三级指标权重分配如表7-14所示:
表7 判断矩阵B1-C层
表8 判断矩阵B2-C层
表9 判断矩阵B3-C层
表10 判断矩阵B4-C层
表11 判断矩阵B5-C层
表12 判断矩阵B6-C层
表13 判断矩阵B7-C层
表14 判断矩阵B8-C层
表15 A-B评价指标权重
以上是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经过认真仔细的运算,最后得出“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各个指标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值。
在我国的体育发展模式中,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呈现出一种相对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较之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在场地设施、体育管理指导者、体育知识的获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学校体育也应多走进社区,增加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校社互动”观念的提出可以积极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为对方服务,利用多样的形式、手段、方法来改变当前发展失衡的状
表16 B-C评价指标权重
表17 “校社互动”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态,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王茂球.上海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20095.
[2] 黄健等.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94-96.
[3] 蒋艳杰等.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联动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76-177.
[4] 詹 英.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发展的研究[N].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3).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sports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and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oth.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and community sports,by mean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rough the primary selection, feasibility test and coordination integrity test of evaluation indexes,this paper formulated 4 first level indicators, 8 two level indicators, and 20 three level indicators, and calculate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hich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sports;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G80-5
A
1003-983X(2017)09-0802-06
2017-6-23
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L15BTY009);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CX20170258);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平台项目(W201683614)
姜 勇(1979~),男,山东潍坊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