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心灵 砺炼心志

2017-09-28 15:05常荣黄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引领

常荣+++黄琳

摘要:主题班会以“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为理念,以“助人自助”为原则,以“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导向,以“学生活动体验”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学习能力,凸显主题班会的系统持续的教育功能传承了传统活动项目,打造了精品特色的主题班会,引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关键词: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主题班会;引领;心灵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一、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派代表艾里克森(1902)的“人格终生发展理论”,认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13—18岁)末期和成年早期(19—25岁),在这—年领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迷茫、恋爱关系的不适应等。

(二)心理主题班会设计的理念

心理主题班会设计基于以下理论的指导,并且是对各种理论的一种统和,通过分析,学习,并采用兼收并蓄的方法,吸其精华来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1) 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团体凝聚力是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如果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相互依赖感,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行为、认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相反,如果团体成员经过交流,在思想上、情感上不能产生共鸣,或有严重分歧、冲突,相互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成员感到心情压抑、相互离异,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必然小,凝聚力自然很低。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爱与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 如果一个人在这一方面的需要没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健全,它就必须满足人的这一渴望,同理,一个好的班级要发展、要健全,它就要满足成员的这一需要。

途径和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和我们对这一年龄阶段大学生的观察,我院心理主题班会开展将以“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为理念,以“助人自助”为原则,以“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导向,以“学生活动体驗”为重点,引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旨在确保对学生及时、有效的教育,帮助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预见性辅导。

(一)以人为本,以“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为理念,引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我院在贯彻“以人为本”科学教育观的实践中,坚持把教育与人的心志发展、价值探索和自我实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院在全院师生中提出:“像关爱生命一样关爱心灵,像终身锻炼身体一样砺炼心志”。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的阳光,而乐观执着的砺炼则是经风雨、见世面的保障。我们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每一个学生有勇气历经风雨,但不会感到失败和自卑,而是倍觉充实和振奋。让每个学生都能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绝不能让学生为了一纸文凭满身伤痕地走出校门。这是我院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我院在心灵健康成长过程中,全院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来切实解决学生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以“助人自助”为原则,引领学生心灵的自我成长。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咨询的目的是实现来访者的自助,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便他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助人自助”理念中的“助人”是一种前提和手段,“自助”是最终的目的。

我们通过以下两个主题试作分析,其应以达到的效果:

主题一: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1、背景:从小到大,我们调皮,我们不懂事,一直在不断给父母增加烦恼,给家里添麻烦。让父母失望,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失望,让朋友失望,但是他们却一直从未放弃过我们。直到今天,我们踏入了大学这扇门,我们应该去反省以前的所作所为,明白当初给父母造成了多大的压力,让父母失望了多少次。

2、目的:通过这一主题,让同学们明白自己已经长大,要学会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替父母想问题,帮助父母,不让爱你的人失望。

主题二:感恩的心

1、背景:人,应该懂得感恩,感恩能净化心灵,使人的内心变得恬静且柔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一种伟大的情怀,而实现它却是异常简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待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这么的简单。

2、目的:通过这一主题让同学们懂得感恩,不仅是在心里,更是在行动上。

通过以上两个主题我们分享一下同学们的心得,足以说明这两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

(1)……同学们难得的选择了和父母现场通话,当众对父母说“我爱你”。我想,面对如此突然的对话,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或多或少会感到一丝羞涩。印象中最深的是一位父亲在听到自己的女儿说的“我爱你”之后,那一声甜蜜的笑声,在我们看来显得是如此的不知所措。可是,那一定是他20年来听过的最动人一句话。endprint

(2)……而我们远远不能回报的爱,感染每一个人,现场不知有多少人地眼睛红了,鼻子酸了,那时,每个人一定是在自己身上反省,想着自己的父母,所以才会感动,才会流泪。正因为有了如此好的情感铺垫,所以在后来的给爱一个承诺环节中,同学们默默的在台下拿着纸笔写下对父母的承诺,默默地写下自己对他们深深地爱。因为有承诺,所以我们有斗志,我们宣誓,我们昂扬,我们给自己,给父母,给所有爱我们的人一个承诺,不让爱我们的人失望。

(3)我们要感谢的人就一个一个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出现,我们要感谢父母的一路扶持,我们要感谢朋友的默默陪伴,我们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孩子对亲人的感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朋友对朋友的感恩。

(三)以“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导向,以典型的心理主题引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是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的核心宗旨和我院提倡的赏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我们要始终以赞赏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来发现他们的长处,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培育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哪怕有过溢之嫌。正如蒲院长所言:“让我们用饱含了爱心、耐心、虔诚之心和一片热情的赏识教育的甘露,点点滴滴、坚持不懈地浇灌我们的学生的心田,自信之花一定会盛开!”(《院长札记(4)——赏识教育》)

我们通过以下三个主题试作分析,其应以达到的效果:

主题一:大学生活规划

1、背景:刚刚走入大学是不是感到很迷茫?是不是觉得不知所措?是不是觉得跟自己想象的大学不一样?我们正在一步一步的成长,告别中学年代,踏入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细致的规划吧,不要到大三、大四时才觉得大学是白读了的。

2、目的:通过这一主题让同学们明确自己在大学的奋斗目标,使自己充满干劲。

主题二:直面职业 选择人生

1、背景:

面临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你做好踏入职场的准备了么?是否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是否还想让父母替自己操办人生?这次,自己动手给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吧!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be myself!

2、目的:通过这一主题,让大二、大三的同学走出学校,走向职场,走向社会,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规划。

主题二:勇敢面对变化

1、背景:(例如:抗压天使、面对挫折、培养自信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超越自卑等等。)

人生路上转角很多,变化则更是常见的。遇见变化的你是否沉静在失落当中?其实变化是你的必经之路,当你面对他时,你需要学会嘲笑自己和自己所做的傻事之后才会意识到改变,其实是适应现实的一种方式。

2、目的:通过这一主题,让同学们能够勇敢的面对挫折,提高情商和逆商。

通过以上三个主题我们分享一下同学们的心得,足以说明这三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

(1)从现在大学生的状态引出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面对现在的自己,并且该如何让去调整自己的生活,自我反省有一个更好的计划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再《彷徨》,《呐喊》,乃至《伤逝》直至最后的《朝花夕拾》。

—— 2011级行政9班

(四)以“学生活动体验”为重点,引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我院开展的心理主题班会是以“学生活动体验”为重点,形式新颖多样,不拘一格,情景剧,玩偶剧,辩论赛,模拟招聘赛,“一站到底”等等根据本班的学生特点组织班会的形式,尽显本班学生的风采和班级的精神风貌,引领班级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

班会开展的形式由各班心理委员为主要负责人进行策划和组织,辅导员老师进行指导和督促。各班心理委员可自由发挥,也可以单独开展主题班会,也可以跨片区、跨年级选择两个班级合作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過以下同学们的心得,让我们共同分享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给他们带来的效果:

(1)其实几个月之前,我们谁也不认识谁,大家生活在各自的轨道上,而现在,我们因缘聚首,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所以更应该珍惜,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 2012级行政58班

二、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

(一)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所有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学生生活过程、生命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主题的确定、活动过程的设计到活动的开展都主要由学生来制定,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体,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所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享有在活动中发展的机会,这恰好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二)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主题班会就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真正“在活动中现教育”,给予了学生价值观、道德准则、理想、人格、精神等的终极关怀,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文明守纪的秩序观念、也培养班级的健康的主流思想、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氛、集体主义精神等。让学生每天拥有阳光心理,快乐成长。

(三)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学习能力

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各方面才华的舞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团队意识,关爱心灵,砺炼心志;另一方面整体地引领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使班风、学风随着辅导员老师的督促和指导工作的深入而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学生越来越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和谐,也越来越乐学、会学、善学。endprint

(四)凸显了主题班会的系统持续的教育功能。

系列化的主题班会变原来单一的主题班会为系统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工程,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和行为得到系统的、连续的、深入的教育,深化了主题班会的教育内涵,延伸了主题班会的教育意义,拓展了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提高了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五)传承了传统活动项目,打造了精品特色的主题班会

我院每学期都对优秀班会的活动材料进行了收集,在校园内以图文海报的形式向全院同学展示,并定期开展优秀班会的颁奖晚会和风采展示,在活动中一方面向其他班级介绍班会经验,同时将精彩的活动环节重新搬上舞台,供大家学习。这样的传承方式虽然在每学期内达到了经验共享的目的,但由于班会的组织策划学生流动性较大,本着为学生充分提供锻炼平台的宗旨,每学期都会由不同的学生负责主题班会的组织策划,因此,传承工作不应该停留于阶段性的总结和分享,还应该作为一种以文字资料为载体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范例模板保留下来,成为“课前之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院主题班会教育工作的重心也由确保班会的有序开展转为了文字性经验的梳理与传承,以便推动我院主题班会质量持续、稳步上升。

结语

主题班会教育以“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为理念,紧扣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在设计与开展过程中以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际交互作用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助人自助”为原则,以“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导向,以“学生活动体验”为重点,引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主题班会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当然,对于这项系统化、长期性的教育工程,还需要在不断的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努力实现主题班会这一教育形式对高校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学生全面成长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库尔特·勒温,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l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引领
一片树叶启情思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关系浅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