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山
摘要:本文笔者针对我校初三生耐久跑教学现况和2013年体育中考的新政,在高效课堂与目标达成中,提出更新思想观念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对比等研究方法,从我校初三学生耐久跑课堂教学说起,以消除学生耐久跑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建构耐久跑锻炼的意识,以加强信心为抓手,以精选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为手段推手,来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促成体育中考目标。
关键词:耐久跑、高效教学、体育中考目标、一般耐力、速度耐力
中国分类号:G807
1、前言:
耐久跑练习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心肺器官功能,对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我校的学生大多优生惯养, 缺乏在艰苦环境中自我磨练的经历、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耐力素质测试结果不理想(一年一次的体质测试),教学现状也很让人担忧:一、二年级时耐久跑项目的基础一般;初三开学才一周多,常规的一般耐久跑教学,学生已经喊苦、喊累,明显信心不足,有抵触、甚至不想再练的厌学情绪等。初三年级第二周初测的数据显示成绩非常糟糕,但该项目是2013年广州市的体育中考必考项;时间紧(一般是4月中旬中考体育加试)。如何确保学生健康,体现高效教学,又能显著达成中考体育加试的目标?这是一个挑战,更是我们体育老师必须接受,且得落到实处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与对象:
2.1研究方法:
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问卷及外拉统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归纳和理解。
问卷调查法---在西校区发出824份、收回814份有效的问卷(2013年414份收回有效409份;2014年410份有效的405份),进行相关分析。
文献资料法---查阅、搜索阅读1434篇相关文献,主要是关于耐久跑训练、耐久跑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教学,尤其多的是耐久跑教学的相关资料,以及今年中考体育的新政要求,以此为依据,支撑本文理论观点。
2.2研究对象:
我校2011、12年入学的,两届初三年级十八个行政班的学生。
3、分析与讨论
针对前言部分实情,如何实现耐久跑的教学才既益于学生健康又达成体育中考目标呢?这不是只有效运用,而是得高效达成。笔者的经验是:充分考虑各因素,做好综合性计划,把握好每一個时间段的学习目标,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的教育,争取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高效地完成每一次课,每一次体育锻炼活动,又要重视放松与恢复的教学情节。
3.1创设环境、加强思想教育、做好心理辅导
3.1.1 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包括练习的自然环境和情感,笔者同毕业班的同事一起努力,坚持。)
教学环境是对激发兴趣,诱导参与耐久跑练习有很好帮助。教师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热情、耐心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起到教师的良好表率作用。特别是要让学生感到的老师关心和爱护,多用励志的正面语言,在情感上架起桥梁,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课前设置好场地、器材及路线等自然环境因素,吸引活动的兴趣争取学生主动投入耐久跑练习的内在需要动力。
3.1.2 课上、课下多给点小心思,帮助解除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
现在学生主观性和个性都强,光是老一套进行“政治教育”效果将会更糟糕, 我在调查完成后给先上一节理论课:学生观看三位有代表性(身边、广州市的)体育明星的训练片段,把耐久跑教学的特点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苦尽甘来是有代价的,辉煌的背后是汗流成河的,让学生认知一般耐久跑和速度耐久跑的不同及其难度所在,而且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绝非一就而就。在耐久跑练习前,教师要先讲解什么是“极点现象”,大约何时会出现极点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解除学生的顾虑,也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极点时就会正确对待,主动克服,顺利地渡过难关,树立信心。平时我们主动与学生沟通,激发其进步,做个“有心人”,是学生逐渐地放下思想包袱。
3.2我校学生耐久跑参与态度及成绩水平的现状分析
3.2.1在初三第二周的测试后,我马上就我校初三年级学生耐久跑水平及教学情况进行一份不记名调查,样表如下:
3.2.2调查的结果表明:在824份问卷中有效回收814份,其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568份)对耐久跑并不喜欢,不是兴趣和爱好,而是他们进行耐久跑时往往是属于教师的强制性要求(因为第6项的否决率也非常高521份);另外,在害怕、信心不足方面也是很不理想的同时(484份),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学生对于耐久跑的喜欢程度不一,绝大部分却能认识到耐久跑对于心肺的好处(611份)。所以,如何让学生对耐久跑练习感兴趣,如何改进教法的实用性,另外,如何适当调整耐久跑的考核评价标准,来鼓励其上进也显得尤其重要了,依照新课标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思考问题,并且我面对的是毕业班学生,面临初三体育耐久跑项目的加试,这是我们要马上着手解决的课题,必须精选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3.2.3从初次耐久跑统测数据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来,现行的对于耐久跑的考核标准(《2009年海珠区初中毕业生学业体育考试方案》)对于初入初三生讲要求有点高(及格率才56.2%),并不适合作为我校现阶段学生水平评价标准,否则,容易挫伤学生自信,因此,阶段标准如何调整,各周期如何安排,如何实现耐久跑的高效教学目标等必须有详细计划,这是我们开展教学前必须考虑和设计好的,否则,别说高效完成,能不牺牲学生健康已经不错了。
3.3耐久跑高效课堂的思考与策略讨论
3.3.1我以初三体育备长身份请我科组成员进行研讨后,拟定各个周期的可行性强的耐久跑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本目标,并能出色达成耐久跑中考的周期性目标),在了解学生状况和充分考虑各教学条件因素下,做好详细的耐久跑教学计划,并齐心协力执行好。
3.3.2重视时间和周期目标,考虑可行的评价标准。广州市体育中考加试一般是在4月中旬,现已是9月中旬,而耐久跑项目练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有自选项目和其他项目要学习的,因此,对于初三毕业班来讲,时间非常紧,必须马上有一个科学的周期安排(天气影响,身体内部乳酸大量堆积,造成肌肉过于疲劳等)。另外,现行的对于耐久跑的考核标准对于人的耐力和综合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中考方案出台前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健康出发,适当调低评价标准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设定周期目标和帮助设定个人目标,但不否决现有国立标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更加有效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我以5周为一个周期,除去国庆节和春节寒假,约有五个周期就得参加体育中考加试,在这五个周期里有四次外拉统测(因为我校没有400米场地,而中考是在400米场地上进行,要让学生适应)。附2013年的四次数据(注:第一次没有自选项,后三次含有,但是因为它是五选一且自选项目是学生自己选择最好的项目进行,所以后三次的测试数据对耐久跑成绩影响不大,故不另外单独提供数据):
3.4达成耐久跑中考目标对策研究
3.4.1严控技术关,把握实用性
在第一周期内是技术和一般耐力跑阶段,教师要精讲,让学生体会、理解、掌握技术要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跑步姿势,也要重点把握好:一、使学生明确并且会用呼吸法,即是呼吸时应采用口鼻同时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尽量是深而缓的呼吸。二、跑的动作要轻松省力,注意上下肢的配合协调,体现经济性和实效性。三、步长与步频必须合理,注意跑的节奏。因为本阶段是一般耐久跑练习只要求匀速跑,节奏非常重要,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定步幅,按照体能来定速度(比如跑800米估计用700步和5分钟来完成,每一秒得跑两步多一点),不可以突然加速,先要目测、估计,再练习,一开始达到自己估计的速度就得保持好节奏,该练习周期内适当改进,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跑动节奏,形成自己的运动风格。另外,教师要讲解“极点现象”(上面提到),对那些“后仰跑”、“坐着跑”、“脚后跟跑”等等错误姿势,要下措施尽力让其改正。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跑步时应以前脚掌先着地,或用全脚掌着地,落地后很快过渡到前脚掌支撑的方式。同时,对直道跑和弯道跑要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
3.4.2诱发兴趣,提高练习的实用性
在耐久跑教学的第一、二周期中,特别是第二周期里,我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与之搭配,并且规定,只有保质量地完成了耐久跑练习任务的同学,才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己决定练习方式。由于这些搭配的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练习的方式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想要参加这些练习,就必须认真的完成耐久跑的练习任务,从而使耐久跑的练习质量得到提高。
如:用跳绳、跳橡皮筋來代替一般耐久跑练习。跳绳和跳橡皮筋既可以原地跳,又可以行进间跳;可以单人跳,也可以多人一起跳,还可以据此演练出许多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来。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生理、心理体素质,高效的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再如:组织学生进行爬或跑登楼比赛,爬高楼本身就是锻炼价值极高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上佳手段。
这些对提高体能这些手段很有实用性,特别是我校当时场地原因(2012年修运动场,2013年2月才能用)。在耐久跑教学中更得灵活运用教法,但是必须认真注意安全性。
3.4.3抓好耐久跑的速度与耐力这两个重点
十一月份的测试数据说明学生耐久跑成绩在环比中大步提高(此次测得数据是:及格率61.6%,优秀率23.9%),但是参测经验有些不足,对跑的各阶段要求有节奏和速度变化把握不准。在做测评分析时,我告诉同学们:没关系的,因为接下来我们要练的就是以这两方面为重点。(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担心,因为我很清楚时间紧,而且,该项目是有时间规定啊!)
第三、四周期我主要抓速度耐力跑问题,我通过短跑、中长跑、趣味跑等方式来协调、锻炼改善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质,从而提高速度耐力跑成绩。先是根据实际情况,热身活动后进行60—80米快速跑两次,稍微放松调整再进行负重(提着哑铃)中速跑600-800米两次,休息3分钟,剩下时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篮、足球(运球跑)或跳绳中的一项进行有氧运动练习(大概有7-8分钟),要求是:能坚持的情况下不能让器材停止。就这样直到下课前五分钟进行放松整理。
进而是:热身活动后进行1000米跑,不分男女生,根据自己体力,保持节奏,前一段距离可以是匀速跑,不急不缓,而后面的四百米、三百米则可以提速冲刺,也可以在最后二百米提速冲刺,但是必须快速通过终点,这样可以照顾到层次不同的学生,更有效提高整体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第四周期中后阶段看学生状况,则可以加量练习形式进行:600米中速匀速跑接200(女)—300(男)米的全速跑,第三次课时开始则各加100米来延长跑的距离;有的课时,就以计时来定跑的距离和强度,灵活施教,目的一样是提高速度耐力跑水平,坚持到放寒假前的期末考。
3.4.4区别体能分组,设置层次目标,把好锻炼后期的关口。在锻炼后期我们考虑耐久跑教学的分组教学,因此时学生水平已有明显分化,而且男、女生体能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寒假前统测的成绩(此次统测数据显示:及格率是89.02%,优秀率是62.9%,)和3月份测试结果比较分析,找出优秀、良好、不及格的同学分成A、B、C组,并以分组、分层教学形式来改进,把握好最后周期教学。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区别对待,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练习都能迅速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这样分组教学,有利于他们的相互促进(但是,也得注意方式和语言的使用以防伤学生自尊和加重心理负担),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耐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会积极要求调到高一层次的组别。
从3月份开始可以考虑高强度练习时间周期(男生1000米大强度练习或者1200米中强度全程跑练习;女生800米大强度练习或者1000米中强度全程跑练习);当然,应该循序渐进,逐渐适应耐久跑的全程节奏。这时期段我会在教学中,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要求A组学生则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其他层次必须跟进(其实此时C组人数极少了),而且,A组的可以有更多时间练习别的项目和更大的自由度,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培养其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朝目标挺进。
另外,在本阶段,不断渗透正面把握技术的经验和比赛、考试的经验,让学生清楚认知,并反复练习掌握耐久跑的起跑、直道、弯道、加速冲刺等环节技术,注意观察学生状态,加强培养信心,消除心理任何不利因素的影响,把好锻炼后期的关口。最终,我校耐久跑项目不仅仅是全部通过,而且优秀率高达99.3%,全级中考体育平均成绩2013年是58.3分,2014年59.2分(60为满分)。
3.4.5把安全放第一位,加强医务监督,注重放松与恢复。不管你教学成绩好到何地步,一旦出可预见的安全问题都会否决教学,因此,我从来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课前热身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每个学生的体质状况都是不尽相同的,而耐久跑练习又是强度和负荷量都很大的一项剧烈运动,教师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状态,特别是平时缺乏锻炼、体质较差或患有慢性病史的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都应测心率,至少要询问一下学生的自我感觉(我经常为此麻烦学校医务室黄医生)。同样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自我监督,了解自己身体的机能状况,叮嘱学生在上耐久跑课时适时调整自己的运动量(有的学生家长会事先与教师沟通),避免出现运动创伤。
运动后的恢复调节是提高运动水平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也是有益于健康的体育手段。由于耐久跑的锻炼容易产生大量乳酸堆积在身体内部,是体内酸碱失衡,造成肌肉过于疲劳或酸痛,也容易造成腿部肌肉的定型,这样不利于学生耐久跑练习的。因此,我们要进行放松调整,降低各项生理指标,尽快恢复身体机能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由于在体育中考项目里,耐久跑是至关重要的考项,所以我在本文重点探讨该项,但不是说自选项无关重要。2013年虽然时间紧(算满才6个多月)内,学生基础偏差,场地情况差,但是,我确保学生安全、健康,又学有所获,高效达成目标,出色完成学校的“使命”。2014年,我基本上按照该模式进行,可是2014年的成绩比2013年的好,为何?主因是学生基础稍好,他们在低年级常态课里有练习,因此,除了上面毕业班教学外,低年级时可以各种练习形式提高耐力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力,把练习周期相对拉长一些,但必须严格控制运动量,否则极有可能造成学生慢性损伤。
4.2课改后,《体育与健康》这门课对老师师资要求很高,家长们也很紧张自己小孩的健康和成绩,因此,教师不仅是教学能力与经验要好,而且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水平的能力都要有相应的提高才行,所以建议:上级领导应给更多教学交流的平台来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好的教学硬件;家长也应配合学校给学生买上校园保险以防万一。
最后,在新的中考政策里还有很多好教法可高效促成体育中考目标的,上面几点做法,只是我这两年接到任初三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后做出的决策以及施教的方法,本人愿以此文抛砖引玉,祈望得各位同行指点。还有,绝大部分家长的协助督练(寒假监督尤其重要!)也功不可没,科组同事和领导也很给力,借此文,谢谢他们!
参考文献:
[1]《2009年海珠区初中毕业生学业体育考试方案》
[2]季浏《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至九年级)
[3]黄凤 对初中生惧怕耐久跑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 [期刊论文] -体育时空2011(1)
[4]刘忠乐 提高学生耐久跑能力的尝试 [期刊论文] -大家2010(3)
[5]刘玉兰 浅析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期刊论文] -体育学刊2000(03)
[6]朱瑜 对中长跑的教学研究 [期刊论文] -考试周刊2007(22)
[7] 周国兵.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首次体育中考学生耐力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8] 王英.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
[9] 邓若锋.在耐久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J].中国学校体育,2010(9):46.
[10] 林爱萍.中学耐久跑教学问题的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6):57-58.
[11] 刘立秋.提高中学生耐久跑兴趣的有效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11(3):203-204.
[12]韩建平、田应芳1如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J]
[13]田海艳1发挥体育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1体育教学, 2003 (2), 77 -781
[14]马凌1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J]1体育教学, 2003 (2), 4 -6
[15]鄧树勋、洪泰田、曹志发1运动生理学[M]1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6]师明 . 耐久跑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J ]. 体育教学,2003(5).
[17] 常志明 . 谈耐久跑训练兴趣培养[ J ]. 山东教育,2002(17).
[18]广州体育学院主办的《体育师友》ISSN1006-1487,CN44-1384/G8,2013、2014年的每一期
[19]首都体育学院主办的《体育教学》ISSN1005-2410,CN11-3145/G8,2013、2014年的每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