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
【摘 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三视图的学习兴趣,有意识的培养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由浅入深的三视图的形体分析,克服了学习中的“练习”困难,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机械制图》的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本几何体 轴测图 空间想象能力 形体的想象
中国分类号:TH126
【正 文】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做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加强学生空间概念形成的重要过程。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听课时大多都能听明白、听懂,可是在做练习时,有些学生因没有空间想象能力,不知要画什么东西?如何分析?造成了听、做分离现象,导致不会做,从而放弃对《机械制图》的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精讲是前题、多练是手段、学会思考建立形体是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三段教学法:第一阶段使用模型讲解;第二阶段使用轴测图描述形体;第三阶段通过视图建立形体。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熟悉基本几何体是基础
本阶段使用模型讲解。
在学习三视图初期,首先要加强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基本几何体训练。因为这些形体是学生非常熟悉而简单的形体,再用模型讲解加深直觉,使学生不但熟悉了基本几何体三视图,也就熟悉了基本几何体的基本画法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这对下一步学习组合体视图及组合体的分析起着关键作用。
二、建立形体的想象能力是关键
本阶段使用轴测图描述形体。
在完成了基本几何体训练后,先不要急于讲解、练习组合体。因为技校学生由于年龄和能力的原因,大多数在思维发展方面比较低。虽然已能进行简单抽象的逻辑思维,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直觉,要他们从抽象的投影理论直接培养形体的想象能力,这显然脱离了目前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因此,我认为教学方法应联系实际,采用与学生智力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上我直接引入轴测图讲解,从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为起点,将长方体切割做为学生熟悉形体变化的过程,逐渐过渡到其它基本几何体的切割及组合体的组合。利用轴测图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形体想象伴随着今后三视图的教学,同时也方便了同学之间的形体交流。
三、例题讲解分析想象形体
本阶段通过视图建立形体。
在讲解组合体视图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形体,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建立组合体形状。在讲解例题时,先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組合体的组成,使学生建立形体立体形象,再分析需要用什么作图方法才能解决,以确定解题大致思路。例如:在讲解综合组合体三视图时,先将应组合体分解成若干基本几何体,再进行组合;使学生明白组合体是如何分割成各个基本几何体的、怎么样叠加的、怎样切割的、怎样组合而成的形体。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组合体完整的形状。教学过程中,我都先分析一~二题后,再布置几道三视图习题,请学生我练习,开始有些同学因不熟悉形体分析,不知如何下手,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再由我口述形体分析,使学生建立形体立体形象后,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建立形体形状,使学生更加 明确形体分析,建立形体立体形象在作图中的重要性。而且在讲例题时,充分运用彩色的粉笔,突出应该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抓住解题的关键地方。
四、明确讲解及练习步骤
“精讲是前题、多练是手段”。
在学习三视图时,学生做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形体立体形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加强学生空间概念形成的重要过程。因此讲解、练习步骤就比较关键,为达到这一目的,其讲解、练习顺序是:基本几何体的讲解、练习——基本几何体轴测图的讲解、练习——组合体轴测图的讲解、练习——长方体切割的讲解、练习——其它平面立体切割的讲解、练习——圆柱体切割的讲解、练习——叠加组合体的讲解、练习——综合组合形体的讲解、练习。这样从简单到复杂,从普遍到特殊,逐步培养学生的形体的想象能力和作图能力,使学生的思路逐渐变宽,思维逐渐提高。
五、加强作业讲评
作业好坏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的标准之一。
除了要求学生要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外,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地方,对普遍情况要在新课前进行讲解,对作业中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分析产生错误的根源是什么。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把做错的题目进行订正,以加深印象。另外向学生指出作图不认真、不仔细也容易造成解答不正确的现象。
“精讲是前题、多练是手段、学会思考想象形体是目的”,只有通过多做题,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形体,才能总结出形体的立体形状,但这都离不开基本几何体这一基本概念。只有多做题多思考才能熟能生巧,从中找出形体组成的一般规律来。对基本题要学会模仿,而且指导学生分析习题集中习题类型,回忆例题的解题方法。习题一定要按教学内容顺序布置,就可以很容易确定解题方向,掌握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会思考想象形体是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