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昆++郑霖娟
摘 要:传统教学任务技能的独立性存在严重割裂知识关联、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等问题。文章分析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力成长曲线特点,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突出职业能力整体性的教学观点,并以岗位典型项目流程为线索,设计有关联性、渐进式教学任务,开展建构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分散技能到完整职业能力的升华。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力本位教育;学生中心型教学;微课
0 引 言
在传统教学中,任务技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单位,而课堂教学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不同任务技能之间的关联,学生虽然掌握了分散的知识和技能,却往往无法将多个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职业能力。
1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1 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指导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第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其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
区别于传统学科本位教育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主张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并以此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导。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欧美国家广被认可,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能力本位教育根据特定行业的工作岗位、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等要素,对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细化为具体、可量化的技能要求,并作为能力培养目标,再依据专业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支撑确定知识培养目标,从而形成专业教学目标[2]。
1.2 面向工作岗位的教学任务总体设计
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及各个环节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要点见表1。
2 基于建构主义能力本位教学改革的教学设计
2.1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时,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结构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基于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即强调知识的关联性[4]。
2.2 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任务设计
教学任务总体设计遵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学单元的目标任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有新鲜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全面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保学生“现有知识串一串”“当前能力跳一跳”,避免学生产生“遥不可及”的挫败感而影响学习热情。
笔者曾在互联网企业从事三年多的一线软件开发工作,结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对软件工程师的能力成长曲线有较深的理解,并以“最近发展区”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教学项目设计,“个人基本功—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三个阶段构成渐进式的教学任务总体设计(见表2)。
依托三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任务,完成渐进式的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培养学生掌握运用JAVA编程语言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能,从而具备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岗位能力。
2.3 “建构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重视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各类学习资料、与他人协作、寻求帮助交流等方式,将新的知识建构到自身知识体系中[5],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个要素[6]。
2.3.1 创设教学情境,设定角色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角色:北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根据表2所示的教学任务总体设计,为每个阶段创设相应的情境角色,从开发新手到资深工程师,每个情境角色面对的项目侧重点各有不同,从而完成建构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创设。
2.3.2 制定协作机制,促进协作式学习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设定团队任务目标,并将团队任务的整体完成度纳入考核指标,引导学生开展分工与合作。通过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学生在软件开发工程师、开发小组长、测试人员、客服人员等角色之间进行转换,教师在技术经理、市场人员、客户等角色之间进行转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协作。
2.3.3 引导有助于学习的交流会话
交流会话是协作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为学生提供“分组情况登记表”“项目开发进程表”“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表”“软件项目文档模板”等一系列文档参考模板,引导学生开展有助于学习的交流会话。
2.3.4 促进意义建构活动的开展
建构主义学习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带着现有的知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与他人协作、交流会话,實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7]。为避免课堂变成一窝蜂,影响意义建构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作是协调和促进:一方面在课前,通过微课等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避免学生在寻找学习资源的环节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对课堂中的意义建构活动进行流程环节规划,形成“任务下达(创设情境)”—“观看微课等教学资源(利用资源)”—“讨论任务解决方案(协作交流)”—“项目设计和开发编码(意义建构)”—“讨论、分析、总结(协作交流)”—“深化拓展(意义建构)”有序的课堂管理,以此来对“自由”的课堂活动进行约束,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意义建构活动的开展。
2.4 多维度全方位的考核设计
建构式学习的考核应当聚焦于学习者是否有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改变传统教学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知识考核形式,重点考核学生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意义建构过程,总成绩计算公式定义:S=αC+βP+γE,其中,C:意义建构过程性考核;P:职业素养考核;E:期末考试;比例因子设置为α=60%,β=10%,γ=30%。endprint
意义建构过程性考核计算公式定义:C=,其中,RES:学习资源利用情况, 包括微课、PPT、项目需求等;COMM:协作交流过程情况,包括分组情况、签到表、会议记录等;PROJ:项目任务成果,包括文档、源代码、可执行程序等;比例因子设置为α=25%,β=25%,γ=50%。
3 基于建构主义能力本位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3.1 实施“大项目化”教学,探索“建构式学习”
在传统项目化教学中,因课程需要而创设的项目,往往受课程的限制,无法真实反映岗位的需求;为弥补此不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习的整体性,以项目流程串联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不同课程的边界,实施“大项目化”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职业能力开展“建构式学习”。一方面在任務设计时,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能力的关联与差距,设计符合“最近发展区”的任务情境;另一方面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将新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建构到个人的知识能力体系中,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
3.2 营造“学生中心型”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变成促进者和协作者[8]。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具有关联性、渐进式的任务情境,提供有用的学习资源,并在有需要的时候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营造一个自由、支持性的学习情境;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台,成为技能训练和讨论交流的互动协作场所,构建“学生中心型”的课堂活动。
3.3 以微课为载体开展教学资源建设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自主选取各类学习资料开展学习,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学生在查找资料中浪费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学习进度,教师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微课,降低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时间成本,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效率。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面向工作岗位的教学任务总体设计,以JAVA开发工程师岗位为例,我们设计了“网络聊天室的编码开发”“清职商城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超市进销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项目任务,社交和电商是当前互联网领域最为典型和流行的两类应用,为便于学生理解以及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得到应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在201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开展能力本位教学改革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①学生对企业的工作岗位有了切身的体会;②学生对不同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联有了更深地理解;③学生的开发编码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建构主义也要求任课教师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熟悉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潮流。
4 结 语
传统的任务技能观是以单个技能为单位开展教学,忽略技能与技能之间的关联,学生掌握一个个分散的技能,却无法有效地整合运用,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掌握了技能,却缺失了能力”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突出职业能力的整体性,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初见成效,学生对职业成长有了更多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的整体职业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微课、微信公众号、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继续探索“建构式学习”的能力本位教学,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有环. 高职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长白学刊, 2010(3): 160.
[2] 朱鹏程, 管致锦. 基于能力本位的“软件体系结构”实践教学环节[J]. 计算机教育, 2011(17): 39-42.
[3] 石坤泉, 汤双霞. 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课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5(21): 97-100.
[4] 马文君, 郑利群.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目标—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0(26): 163-165.
[5] 熊甦, 吴筱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应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0): 105-108.
[6] 左航, 何丹, 舒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 2016(4): 107-109.
[7] 刘芳, 朱海波.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成人教育, 2011(20): 118-120.
[8] 杨力明, 田野. 建构主义理论下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探[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10): 1882.
(编辑:史志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