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2017-09-28 03:07夏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共病神经功能量表

夏云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夏云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的治疗后,其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对比,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出现精神障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卒中后焦虑(PSA)和脑卒中后抑郁(PSD)。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SCAD)是指脑卒中患者同时存在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不仅能够改善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还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1]。本研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焦虑、抑郁发生于脑卒中后,且有一定的关系;排除昏迷、失语者,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近3个月应用过抗抑郁剂或神经阻滞剂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为39~73岁,平均(56.9±2.5)a。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为41~75岁,平均(57.3±3.1)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包括脑卒中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同时服用盐酸舍曲林片(商品名:贝玉,深圳市新光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7,生产批号:20140621,规格:50 mg)1~2片/次,1次/d,连续治疗8周;依据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维持剂量1片/次,1次/d。

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式同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医证型添加中药方剂,连续治疗8周。8周后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剂量或停药。郁证证型辨证论治如下:肝气郁结型需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痰气郁结型应用半夏后朴汤加减,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气郁化火型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心脾两虚型可应用甘麦大枣汤加减,以甘润缓急、养心安神;心肾两虚型应用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滋养心肾。

1.3观察指标经过8周的治疗后,通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的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抑郁、焦虑、 神经功能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影响,卒中后焦虑、抑郁等状态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神经解剖学改变有关。脑卒中发病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改变,需经过长期的治疗恢复,短期内见效较为缓慢,再加上生活质量的影响,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极易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落差感,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故而在进行脑卒中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另外部分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损伤部位位于情绪调节环路,或影响情绪调节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这两条通路,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水平下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因而可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本研究中应用的抗抑郁、焦虑药物是盐酸舍曲林。该种药物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影响微弱,因此不良反应较为轻微,适用包括伴随焦虑或狂躁的抑郁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能够预防再发。观察组在应用盐酸舍曲林的基础上,依据其中医证型采用适宜的方剂进行辨证施治。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在中医中属“郁证”范畴,在进行治疗时依据其不同的证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辨证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的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 罗利俊,陈国华,笱玉兰,等.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7(6):419-421.

[2] 王倩,郭荷娜,刘小玲,等.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2(4):701-703.

[3] 宋钦,臧艳静,张宸豪.中医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A1):793-793.

R 749.1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46

2017-02-26)

猜你喜欢
共病神经功能量表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