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大学附属医院“十二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综合分析

2017-09-28 03:06张小娟胡惠华朱光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十二五职称论文

张小娟 胡惠华 朱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科教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河南某大学附属医院“十二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综合分析

张小娟 胡惠华 朱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科教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对河南某大学附属医院“十二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及作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该院科研实力及趋势,为科管部门进一步制定科研政策和推动科研进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及相关统计学方法,汇总该院“十二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级别等数据,并分析其在专业分布、职称结构以及学历(学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该院2011—2013年科技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高峰;SCI收录论文及中华系列期刊论文数量均呈逐步上升趋势;中级职称及本科学历作者为发表论文的主要人员;活跃作者群已经形成。结论“十二五”期间该院高水平论文增长趋势明显,活跃著作群虽已形成,但学科发展不均衡,科研主动性有待提高。

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衡量与评价医院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在我国,评价医院科研水平的指标有科研立项、科技奖项、科研经费、科技成果、科技论文、科技著作、专利等。在医学领域,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科研工作、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河南某大学附属医院“十二五”期间发表的中外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该院科技论文发表的规律及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为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科研政策、激励机制提供量化指标及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资料来源于该院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学术信息系统》,另外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以单位途径检索,补漏替重,选取论文发表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第一作者单位为该医院,共1 106篇纳入统计范围。

1.2统计指标说明

1.2.1期刊分类 本研究将该大学附属医院“十二五”期间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按级别分为:SCI及外文期刊、中华系列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一般国内期刊。中华系列期刊以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最新更新目录为准,北大核心期刊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为准,若文章所在期刊既为中华期刊,也为核心期刊,登记为中华期刊。所有论文发表期刊均为合法期刊。

1.2.2作者基本信息来源 作者职称、学历(学位)资料来源于医院人事科当年花名册。

1.2.3专业、学科分类 专业按作者所在科室专业统计,分为大内、大外、医技、管理四大类。大内包括ICU、儿科、儿童康复科、耳鼻喉科、防治科、肾病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康复中心、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气管炎科、特需病房、消化内科、心理医学科、心内科、血液内科、眼科、中医科、肿瘤科,大外包括妇产科、普外科、骨科、手术麻醉科、整形美容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医技包括CT室、病理科、超声诊断科、放射影像科、伽马刀科、高压氧科、检验科、介入中心、输血科、心电图室、药剂科,管理包括病案室、财务科、感染管理科、工会、护理部、纪委、科教科、门诊办公室、人事科、审计科、医保农合办、信息科、医务科、院办、住院处、总务科。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论文年度及专业分布该院“十二五”期间共发表科技论文1 106篇,年均219.2篇,2011—2013年科技论文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高峰,年均为269篇,2015年论文数量有轻微下滑趋势。各年份间不同专业论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17,P=0.000<0.05)。见表1。

表1 “十二五”期间发表科技论文年度及 专业分布情况[n(%)]

2.2论文级别分布该院“十二五”期间SCI收录论文及中华系列期刊论文数量均呈逐步上升趋势,2015年SCI及中华论文增长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00%和47.83%。各年度不同级别论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533,P=0.000<0.05)。见表2。

表2 各年度论文级别分布情况[n(%)]

2.3论文作者职称分布2011—2015年,中级职称发表论文最多,达49.91%,2014—2015年有下降趋势,其次为副高职称(26.31%),初级及以下职称发表论文最少,仅占7.60%。各年度不同职称发表论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664,P=0.000<0.05)。见表3。

表3 论文作者职称分布情况[n(%)]

2.4作者学历(学位)分布该院“十二五”期间所发表的1 106篇论文中,有49.28%为本科学历发表,但构成比有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最低,仅占39.92%;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发表文章构成比有上升趋势,2015年硕士学位人员发表构成比达39.92%,与本科学历人员发表构成比持平。各年度不同学历(学位)发表论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732,P=0.000<0.05)。见表4。

表4 论文作者学历(学位)分布情况[n(%)]

注:学历或学位以较高者统计,按当年情况统计,下同。

2.5活跃作者群活跃作者群是指在杂志上发表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2]。“十二五”期间,该院发表的1 106篇论文共涉及284名科技工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共发表文章52篇,根据普赖斯定律中计算公式m≈0.749,公式中m为论文篇数,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量[3],max=57,m=5.65,按照取整的原则,m取值6,因此累计发表论文6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本次统计中,2011—2015年发表6篇论文以上的人员有82人,共计733篇,核心作者人数占第一作者总数的28.87%,发表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66.27%,这高于普赖斯定律50%,说明该院活跃作者群已形成,这82人即为该院“十二五”期间的活跃作者群。

2.6作者学历(学位)与论文发表数量的相关分析进一步按照论文发表期刊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博士人员发表SCI高水平论文频数显著高于硕士及以下人员,发表中华期刊论文频数稍高于硕士及以下人员,专科及以下人员“十二五”期间无SCI及中华论文发表。4组学历发表不同级别论文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81,P=0.000<0.05)。

表5 学历(学位)与不同级别论文发表数量 分布情况[n(%)]

3 讨论

3.1论文总量呈增长趋势,但总量偏少该院5 a内发表论文总数1 106篇,年平均产出量221篇。胡惠华等[4]统计2002—2011年该院发表文章1 524篇,年平均产出量为152.4篇,说明该院科技论文数量比过去10 a提高。近5 a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论文数量达最高,共269篇。这与医院对科研工作倍加重视、科研激励政策的制订以及医务人员科研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有关系。2015年SCI论文数量虽有大幅度增长,但占论文总数的比例仍较低,仅为14.29%,该院于2006年由企业医院转型为大学附属医院,原企业医院的科研管理体制与大学科研管理体制不同,科研意识淡薄,高学历、科研型人才较少,医务人员仅在职称晋升前进行科技论文创作,无前期实验研究,不注重基础研究数据和临床病例数据的积累收集分析。

3.2论文产出不平衡,学科间交叉联合不足医院在2006年前(未改制前)以保健预防等内科为主,归属大学后,因各学科专业细化不够,布局相对单一,各学科之间的协作联合较少,学科群建设滞后,其直接表现为各学科在合作研究、科技论文发表的相互促进上发展不平衡。从发表论文的专业分布来看,该院大内学科“十二五”期间发表论文数量是大外学科的2.21倍,表明该院在内科方面尤其是神经内科、康复治疗上具有较先进的技术和诊疗水平,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较高,外科相对薄弱,医技科室5 a内发表论文总数95篇,平均每年仅19篇,学科发展不均衡。

3.3整体创新能力及科研主动性不足科技论文的创作应该是医院医务人员为提高科研水平及学科水平的自发行为,只有绝大多数人自觉地致力于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活动才能形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动力[4]。从数据结果看,该院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比例小。“十二五”期间,该院公开发表论文共1 106篇,第一作者人数284人,2011—2015年该院职工人数为1 172~2 097(含临聘人员),发表论文人员比例为14%~24%,中级职称人员发表论文最多,副高职称其次,可能与职称晋升有关,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论文产出量少,可能晋升中级职称只需1篇文章有关。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晋升职称才愿意主动发表科技论文,没有真正致力于科技工作,创新能力差,科研主动性不足,如需保持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此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3.4核心作者群已形成,高水平文章数量逐年上升依据普赖斯定律,“十二五”的5 a间共有82位作者共发表了半数以上的文章,说明该院的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从SCI和中华论文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来看,2011—2015年逐年上升,2015年达最高,这与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优化奖励措施和政策等方面有重大关系。高水平文章的产出集中在本科、硕士、博士学历(位)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学历(位)无高水平论文产出,这一结果符合这个群体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较强的特点,重点培养这个人群的科研能力,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应是继续提高高水平论文产出,提高该院综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5]。

4 对策与建议

4.1重视科研过程管理,使科研激励机制务实有效科技论文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数量和质量都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的完成效果。目前医院科研人员工作兴奋点聚集在申报项目及获取经费支持上,对项目立项后的研究过程关注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导致课题的主要成果论文产出量较低且质量较差,成果转化及推广较差,个别项目甚至草草结题,没有论文及成果产出。针对这一情况,科管部门应加大过程管理力度,强化项目监督机制,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目标任务书,并进行年度考核,对项目完成情况较好的负责人在新项目申报、科研资助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6]。另外,应注重整个医院科研氛围的营造,协调其他部门如人力资源、医政、护理、教研室等,从全局规划,制定5~10 a中长期系统激励机制,使科研激励制度真正务实有效。

4.2科研管理突出个性化、多元化每个科技工作人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科技需求,因此统一的科研激励政策不能适应各类人群[7],应根据科研人员的年龄、职称、学历、科研经验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或科研制度,突出个性化、多元化激励。刚进入单位的低年资科研人员,对物质性奖励比较敏感,科研经验不足,可在基础实验、临床数据积累方面予以资助鼓励,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中级职称人员有一定的科研经验,晋升需求较大,可在市厅级、校级院级及出国类别等科研课题方面给予倾斜,将职称晋升与科研工作结合,有的放矢进行科研引导;对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学科带头人,给予重点培养及扶持,激励高水平产出,这部分人群注重的是学术影响力和高层次的自我需求、社会认可等精神层次,应与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结合进行激励。对核心作者群、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的重点培养,带动全院科研工作包括高质量高数量科技论文的产出,并能给内部员工带来压力,促使其产生危机感,营造更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4.3设立院内科研基金,带动高水平科技论文产出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仅能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更能有效带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医院以院内科研基金为基础,设立团队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与院外纵向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医院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持续性发展。团队项目主要资助学术造诣较高、前期研究基础较好的重点学科或培育学科团队,以及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旨在大力提高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中标率和高水平研究成果。青年基金主要作为博硕毕业生入院后的科研启动金,青年人才是医院最具活力的群体,通常毕业时间较短,理论知识比较系统,而现有纵向课题对职称等资历有一定要求。青年基金的设立,可为医院青年骨干提供良好研究平台,激励青年医护人员临床科研的积极性,促进科技论文的产出,也可为纵向科研项目培养新生力量。

4.4加强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打造科研基地及平台,增强科研支撑力量学科及科研平台的建设,是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各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资源整合,扬长避短,构建特色优势学科群,共同合作确保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推动高水平科技论文的产出。医院与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科室签订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建设内容和考核指标,并对其进行过程监督管理及年度考核,采用学科带头人责任制,对未按要求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提出整改,整改年度仍然不达标科室,取消其重点学科扶持政策,学科考核从科技成果、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及学科影响力等多方面细化。另外,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已有的中心实验室基础上成立重点专科实验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等,加强实验室设备配置,将实验室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严格区分,定编定岗。积极与国外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合作,采用聘请兼职教授、特聘教授等合作方式,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学科及科研平台的建设出谋划策。在新进院博硕生轮转阶段增加实验室环节,使其熟悉基础研究方法及实验设计方法,协助学科带头人科研工作,保证科研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并提高各学科科研热情,带动其他弱势学科,促进医院学科水平的全面均衡发展。

[1] 庞乾林,王磊.科技论文特别是中国科技论文的作用和评估探讨[J].科研管理,2015,36(s1):495-499.

[2] 卢静.北京某军队医院2007—2012年科技论文统计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3] 詹晓晴,李婷婷,甘慧清.2002—2011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论文统计[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1):95-99.

[4] 胡惠华,王双,朱光,等.我院2002~2011年间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3):37-39.

[5] 赵镇,赵醒村,刘辉,等.南方医科大学(2005~2010年)SCI论文发表情况统计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248-250.

[6] 莫永进.医院科技论文发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019-1020.

[7] 郭华,孙虹,阚为,等.高校附属医院科研激励机制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104-106.

ComprehensiveanalysisofscientificpaperspublishedinanaffiliatedhospitalofauniversityinHenaninthe“12thFive-Year”

Zhang Xiaojuan, Hu Huihua, Zhu Guang

DepartmentofScienceEducation,theFifth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16,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and trend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about published scientific papers and authors retrospectively in a certa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 university of Henan during “12th Five-Year” period, which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olicy and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or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MethodsUsing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related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papers, levels and data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12th Five-Year”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 among professional distribution,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degree and other aspects.ResultsTh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in the hospital showed an upward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013, and a peak in 2013. The number of articles included in SCI and the Chinese series journals were both gradually rising. People who published the papers were mainly in the group of intermediate title and bachelor degree. The active author group had been formed.ConclusionDuring “12th Five-Year” period, the growth trend of the superior papers is obvious, and the active work group has been formed.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is unbalanced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itiative remain to be improved.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hospital; scientific papers

河南省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出国培训计划项目(2014059)。

胡惠华,E-mail:hhhu@zzu.edu.cn。

R 197.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02

2017-02-03)

猜你喜欢
十二五职称论文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