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在“工作室制”背景下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7-09-27 07:56刘蕊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3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时代的转变,我国科技的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关于针对社会进行人才培养方面是每个组织或是高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可以看出对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的培养是在社会创建工作室这个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也是真正能够有利于解决新建本科院校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途径,完成教育界发展改革目标。本文将谈谈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在“工作室制”背景下的培养模式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 工作室制背景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40-01

前言

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职学院的教育着力点,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国家的教育战略,和当今的社会就业现状,因此要要完善教学模式,真正认识到“工作室制”下的人才需求,让教育到真正的实际效果,为他们之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强化思维创新,自我管理与企业管理能力。这样,对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以及未来经济形势的促进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随之改变,“工作室”由此兴起,与20世纪提出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逐渐流行于整个社会,不得不说包豪斯的教育理论体系确实具有实用性的意义,它打破最初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在“工作室制”下只有师徒之分等的实用理论。由此,我国高职高校也逐渐开展新的教育改革的研究,结合“工作室制”的实践与研究,进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或是以其他形式进行专业时间锻炼,例如专业实习、校企合作学习、校建小型企业,充分开展了“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1]。

二、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在“工作室制”背景下的培养模式完善手段

1.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如果学校不加强关于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仅是根据课本上理论教学,教学效果是十分差的,传媒专业的特点决定着学生专业学习必须通过实践,不然就会事倍功半,所以专业对接社会,充分考虑到“工作室制”社会大背景,将教学内容向外延伸,教学模式无限与学校服务、企业、社会项目等相融合,通过一次次实习企业工作,练习传媒专业的技术,受到正式员工的引导,依靠企业原有的传媒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对传媒专业未来的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的考量都有极大的帮助,是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2]。

2.培养专业拔尖人才

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是当前社会各个行业所急需的,传媒业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得,针对不同的行業,工作室制下的课程设置最好将传媒公司工作项目模拟渗透到课本教学中,当然传媒业也不例外,传媒培养人才方案充分结合企业实践,实践与理论学习共同进行,培养传媒专业拔尖人才,补缺该行业缺少高端人才的漏洞,将学习能力的可操作性发挥到极致,这对传媒人才整体素质都是很大的提升,在“工作室制”背景下,传媒专业,无论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拔尖人才都是各个企业所汲的,因此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在“工作室制”背景下的培养模式研究过程中要认识到这一点,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与学校方面都要推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发展潜力大的学生进行着重引导,专门性培养,将人才的培养转化为融合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复合型活动[3]。

3.对接传媒专业理论

部分院校长期以来太过于关注实践,夸张结合企业外出实习的意义,就如本文所说的,教师热衷于研讨活动中,仅仅提出几点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可行性措施、创业模式实验、企业环境等等,而忽视了对接传媒专业理论这一重点内容。在课程安排上,一般院校选择立足与传媒专业课堂教学内容,在第一、二学年仅仅学习课本内容,第三学年进入企业实习,这样无法到到完美对接传媒业理论,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与实践相互穿插进行,加强对专业理论的实施与学习效果,以及深入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以课本专业知识为核心,实践作辅进行教学,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性的方法[2]。

三、结论

对于传媒业,这个兴起不就的专业方向,发展速度是十分可观的,教学课程与传媒专业岗位的承接,正是受“工作室制”下教学模式传播的影响,促使高校开展“教学课程和工作岗位对接,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等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以及未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基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的创新创业实践,并对优化高职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更为实际性的补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和实践、就业、创业有效的衔接起来。因此,教学模式要根据时代的转变而不断革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迅速。

参考文献:

[1]肖海平,邓银城.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在“工作室制”背景下的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2]吴华,罗海萍.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在“工作室制”背景下的培养模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3]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作者简介:刘蕊(1978.1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培养模式
高职播音与主持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