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牛卿
摘 要:好的物理教学应该通过教学之“趣”,寻回学习的趣味。比如少一点理论上的单项灌注,多一些情境上的新颖生动;少一些方式上的单一陈旧,多一些感官的全面介入,以此让孩子们在善学乐学的气氛中学习物理,享受物理,“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并且在物理王国中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
关键词:情境;聚焦;拓展
曾有专家发出感慨:“只有通过教学之‘趣,才能寻回学习的趣味。”初中物理教学亦然。的确,物理课一般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光靠干巴巴的理论灌注肯定是不行的,光靠孩子们的死记硬背也是不行的。只有打开孩子们的兴趣之门,物理课堂才能转向更厚实、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向,而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也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滋养和锻造。
一、课初:在激趣中聚焦学生
好的物理课堂应该在课初就吸引学生:少一点理论上的单项灌注,多一些情境上的新颖生动;少一些方式上的单一陈旧,多一些各种感官的全面介入,以此聚焦学生、解放学生、锻造学生。
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以下情境:
1.游戏:一人当物,一人当镜中的像。取某一位置为镜子,两人各自站好位置,然后,“物”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其他人观察像的变化是否符合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让光束垂直射到水面上,并在水槽和激光笔上方放一张白纸。追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思考: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那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
从新颖活泼的游戏开始,到激光笔的“声光色”,再到“为什么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追问,学习空间不断敞开,课堂气氛一再高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被不断唤醒,自然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二、课中:在激趣中锻造学生
事实上,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知识,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初中生仍然是陌生的,是晦涩的,难懂的。如果教师一味地从理论入手进行苦口婆心的讲解,效果恐怕不是很好。那么,如何让这些知识长久地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呢?
可以安排以下活动激趣:
1.“找眼睛”小游戏:一个同学通过手中的小镜子看另一位同学的眼睛,另一位同学看小镜子,能否看到拿镜子同学的眼睛呢?之后进行讨论(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你的同学也一定会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
2.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让学生观察入射光束、反射光束、镜面三者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向法线靠拢,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3.教学激光演示仪: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相关表格中。
从游戏开始到动手做实验,再到“教学激光演示”,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反馈等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注重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正所谓“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尊重(学生)与(教师)引领的和谐统一。”的确,教师对有关核心概念的揭示不可或缺,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加重要。只有打开学生“学”的兴趣之门,教师的“教”才不至于落到空处。
三、课末:在激趣中拓展学生
物理王国神奇、博大、精彩连连,只要你乐意,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引领孩子们抓住一些“生成点”和“拓展点”,研究更多、发现更多、收获更多。就“光的反射”而言,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把有关光的更多知识跟丰富多彩的现实联系起来,以此拓展孩子们的多重视域。
1.魔术探秘:“有个姑娘十八岁,身体长在花瓶内,无手无脚一尺八,能说能唱可回答。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古怪莫测不可思议。”你知道这个“花瓶姑娘”的奥妙吗?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其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吗?(把两块正方形玻璃镜子拼成直角,光面向外,竖在桌子上。然后把一个一尺来高的花瓶放在两块镜子的相交处,让一个女同学站在镜子后面,身体刚好被镜子挡住,下巴放到花瓶口上。再用布幔把四周包围成一个半圆,并把镜子的边缘遮挡住。如此,“花瓶姑娘”出现了!)
2.课外探究:试一试在家里,晚上关灯,将一小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哪个显得亮?
“魔术探秘”一定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哪个显得亮”的实验更让学生亟不可待,这样的探究活动有趣、有意义、有价值,至少极大地扩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探究力和思维能力,是一种站在课内但连接课外的教学策略,能够极大地为课堂增值,为教学增值,当然也能极大地锻造学生、拓展学生、成就学生。
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想办法让“趣”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让物理课堂从头至尾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孩子们在善学乐学的气氛中学习物理,享受物理,“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并且在物理王國中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陈智峰.寻回学习的趣味[J].教师月刊,2017(4):19.
[2]李镇西.得失寸心知[J].教师月刊,2015(4):38.
编辑 李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