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基础学科,其以语言运用为核心,同时语文教师尤其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语言养成的关键环节,教师本身对语言的掌握、运用以及课程的教授都极大的影响着学生对国语的喜爱程度和掌握程度。本文以此为契机,浅议了构建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以真抓实干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言燃起学生心中对语文的学习热忱,以期为当前的课改中小学语文这一环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运用 语言教学体系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88-02
一、引言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是学生正式进入学习阶段的象征和标志,而在这一阶段的根本目的是聚焦于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听说读写等识记运用能力,提升和调动起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人文素养。但是,语文这门课程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效果的输出和取得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用,一方面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学习方面的特点。
二、语言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祖國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任何一门学科的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传输课程知识的重要工具。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讲,是从语言教学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口语表达为基本,是加工、挑选、提炼后的书面语和口语的结合。每一位语文老师达成教学目标必然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特色,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传递知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使用的语言。所以语文教学中所应重视的语言运用,包含教与授两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培养起学生对祖国语言和文字的热爱与兴趣;其次,除了基本学科教学语言的理性特质和教师经验的累积,语文教师对语言运用本身也将会融入老师其自身的性格气质和语文教学本体语言特质,以及语言所带来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志,这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所特有的,并在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中带给学生语言艺术的亲身体验。
三、构建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语言教学
1.语文教学的语言备课
对语言运用的教授应当从备课阶段起就受到重视。妥善利用好对同教材年级组的集体讨论,备课的重点不能仅仅定位于段落的概括、划分和归纳总结中心思想,应精准化到课文中的字词读音与释义甚至是段落断句。首先,在备课中设计一些教学的游戏等环节,不仅仅是教授正确的答案,而是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为中心而逐渐的向课文主题靠拢,研究人物的个性与特征。其次,着重研究全篇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重点、特点和难点,逐字逐句加以体会和分析, 为讲课作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由于和其他学科不同,其还要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增加词汇的储备,上课时就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语言也就更有活力,增加课堂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路,以弥补其在现阶段社会经验不足的短板。
2.语文教学的讲课语言
语文教学的讲课语言集中体现了教师的语文修养和感情抒发的能力,同时也是教学经验积累的富集地。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不少感人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聆听的兴趣。并将听说读写嵌入到讲课之中去,将语言的听说读写寓教于乐,实实在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语文教学的语言练习
这里的练习多是指文本类的练习,但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也在于此,将情感丰富文章割裂为段落的生涩干瘪的篇章练习,更加重视理性的输入输出,而忽视了以文载道的情感体现和文化传承。语文教学的语言练习不应当局限于课下留的字词解释类题型,以及传统语文课本的文章所留的关于中心思想概括问题,应当将课上课下灵活贯通起来,让学生将句式、精辟字、词实际运用到生活的表达中来。因为语言练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有利于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的目的。因此,课文练习应着重练语言,但必须把练习的具体要求和语言表达的可学之处讲清楚,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4.作文指导着重指导语言
除了让学生积极的在生活中形成习惯性的、良好的、正规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这之上形成文字并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升华和凝练为一篇连贯完整的文章,是需要学生调动起语文素养的综合知识。因此无论是哪一个年纪的学生,作文都是考核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对写作要求尚在写的基础上达到语言通顺、情感真实、写字规范、遣词准确、语句完整等要求。这就要求在技能上需要学生掌握句子、语义、结构及语气上的连贯,将自身的思路能够表达给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
四、结语
本文比较系统阐述了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其整体教学体现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备课、讲课、练习和写作中突出语言运用,以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与分析积累教学经验,以满足新课改对语文的要求。本文多从理论方面入手,而要真正做到把握好语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良好氛围的养成,以及师生平等交流,同行间教学模式的互通有无等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胡国萍.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J].教育探索,2011,242.
[2]刘年喜.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 (2).
作者简介:李淑芳(1980-),女,湖南常德,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