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牛俊+陈莉+张钊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力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微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借助网络“微”平台积极参与,主动引导,对化解舆情危机、确保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9.196
1 “微时代”校园网络舆情及特征
1.1 校园网络舆情
关于“舆情”的研究国外要比国内早很多,大约开始于 1850 年左右。“舆”可以“public opinion”表示,也可译为“public sentimen”,而“public opinion”使用更为广泛,意指“舆论”和“民意”[1]。
校园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就某一事件在校园中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通常带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倾向性[2],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折射和直接反映。校园校园网络舆情涉及更多的往往是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可能会给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也为舆情的正确应对提供了契机。
1.2 “微时代”校园网络舆情的特征
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90后”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突出等特点,通过“微”平台提供的具有开放性、快捷性、多元性等特点的丰富信息,关注社会或校园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后而形成的校园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征。
(1)“微”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新闻点评和微博等网络媒体,及时反馈信息或发表意见,民意表达渠道更加畅通;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终端,通过复制、粘贴、转发等途径,使信息传播具有无限性可能。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校园学生网民可立即通过微信、微博、贴吧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可以“病毒式”的传播,进而加速各种意见汇集,形成强大的舆情声势。此外,网上网下的意见能在短时间内持续互动,互相影响,加速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
(2)“微”信息内容的多元性。校园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的热点新闻事件,更有与学生利益确切相关的校园事件,信息内容呈现多元性特点。学生对于部分兴趣不大的热点问题通常只选择性了解;但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各抒己见,且思想观点容易分散并呈现多元化。
(3)“微”信息表述的隐匿性。在现实世界里,学生可能因为一些顾虑而不愿意袒露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但在网络世界里,发布信息的人可以匿名,不受身份和地位制约,可以自由地发言。因而,表述的隐匿性特点,也使得校园网络舆情更具隐匿性。
(4)“微”信息引导的可控性。尽管校园网络舆情的出现具有诸多不可控特征,但相关部门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是可以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因为,校园校园网络舆情所涉及的大多为单一诉求内容,所探讨的问题不深,很容易被新热点所取代。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学校相关部门便能够快速进行干预,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正面的引导。
2 校园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问题
监控校园网络舆情并加以正面引导,是开展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工作尚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重视程度不够。在信息化时代,应对态度上保守被动或对于舆情引导的不及时,将会导致校园公信力的逐步丧失。校园对于思政教育的宣传、日常思政教育和理论教学一般划分不同部门管理,由于校园内部尚未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内部沟通机制不足等原因,易导致舆情危机的出现。同时,校园舆情引导主体尚未从教师主体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没有建立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
(2)教育模式单一。校园网络舆情引导虽然已经起步,但是就校园网站等信息平台实际发布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体现为领导检查、培训、会议等等,无法进行实效性的舆情引导与思政教育。辅导员开设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因为其本身繁重的工作使得思政教育变得力不从心。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前仍停留在单向灌输的简单模式,内容与形式单一。
(3)引导方式滞后。校园舆情部门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还停留在“堵”、“删”的模式。对于不正确或不恰当的言论往往直接删帖、禁言,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思政教育效果可能背道而驰。而这种引导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防范意识。校园网络舆情从酝酿到爆发存在一个过程,但是舆情监测与引导部门不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导致危害后果可能会不断被放大。
(4)队伍建设不足。对于一线学工人员,尤其是直接参与到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辅导员,缺乏思想政治、心理学、法学、网络技术等相关理论的专业技术培训,尚未形成合格的舆情应对能力,在具体的舆情引导工作中缺乏教育的妥善方式、方法。
3 “微”时代校园网络舆情引导途径探索
从社会学角度考虑,学校可以向网络舆情借力,服务于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对校园网络舆情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可以有效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态度。辅导员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人员,以下将从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等几方面,对辅导员校园网络舆情引导途径进行探索。
3.1 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做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不同的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成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
校园网络舆情参与者主要包括教育引导者(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群体(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对特定的知识和技术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自身对网络舆情的免疫力。如通过学习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通过对网络舆情案例的分析了解网络舆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等。
辅导员需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来充实和武装自己,坚定立场,扩大自身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争取让自己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掌握网络舆情教育引导主动权,主动引导校园网络舆情。同时,积极倡导学生树立校园网络舆情危机意识,提高网络信息辨识能力,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3.2 构建舆情管理联动机制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体系内主要工作有:(1)及时了解并收集网络信息,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信息;(2)根据有关部门信息反馈及时做好学生的“线上—线下”思想教育与引导工作;(3)及时利用自媒体(博客、微博、微信、QQ、MSN等)对学生进行事件说明或心理辅导;(4)协助对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和处理。
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联动机制有利于对敏感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控、预测、管理和应对。学校积极构建“技术部门—协调部门—公关部门—学校党委”四位一体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联动体系,辅导员实施“线上—线下”双线教育引导。
3.3 培养校园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社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人物,如“大V”或“网红”等,他们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将学校知名教授、专家领导等意见领袖培养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本身具备的品行、学识、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使他们更容易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在校园网络中具有更大影响力、说服力和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将在学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生(标兵、党员、学生干部等)培养成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发挥他们在网络舆情下的朋辈教育引导作用。辅导员也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争取成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此外,积极建立校园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也是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的重要举措。
3.4 采用“预防—转移—疏导”工作方法
(1)预防:分重点预防和普遍预防。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教育客体建设,重视网络舆情的预防工作。通过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增强网络自律意识;通过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网络适应性;通过加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转移:分注意力转移、情绪转移、活动内容转移等。转移法不是矛盾处理的最佳选择,但可以有效缓解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危机状况。
(3)疏导:即疏通与引导。疏通就是在网络舆情下,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态度表达出来。引导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一定的转变,走向正确的轨道上来。疏与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疏不导,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言论就会放任自流,甚至失控;只导不疏,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問题。
校园网络舆情是学生的意见总和,通过积极构建舆情监控、引导管理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方式,采用合适的教育引导方法,就能占据舆情引导的主动,避免将网络舆情转化为舆情危机。
参考文献:
[1]王颖.“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探析[J].探索,2016(06):179.
[2]阿伦森,威尔逊,埃克特,侯玉波,朱颖等译.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孙卫国,祝智庭.媒体素养教育:现代教育新理念———国内外媒体素养教育概览[J].电化教育研究,2006(02):18.
作者简介:王牛俊(1982-),男,湖南郴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机械材料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