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2017-09-27 17:45甘永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责任感班会初中生

甘永红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国家和谐安定不可或缺的因素。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兴旺的关键,其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认知和国家前途息息相关。而目前我国初中生群体中独生子女的占比较大,成长过程中无不是各种溺爱加身,其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让人十分担忧,因而探索和培养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本文试图以初中生德育课堂的教学为切入点,探索培养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下,责任是一种客观性的社会存在,也是所有人的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对事对物的担当,因而保障社会稳定、维持社会秩序是以责任为前提的,社会责任感则是人类责任存在的社会意义。

1.德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上,可以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可以是对他人、对自己、对长辈的责任感。概括起来,社会責任感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对个人言行、成长、发展负责的“个体责任感”;其次是对父母、对家庭负责的“家庭责任感”;第三是对班集体、对学校负责的“集体责任感”;第四是对他人、对社区、社会,对民族和国家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赋予了青少年更多的责任,需要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承担,而中学教育中德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班主任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和领导者,是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因而其在中学生的德育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逻辑思维的渐进性原则,可以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框架归纳为三个层次,从而能形成一定的培养路线,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承担社会责任。这里可以提出三个思考问题:什么是社会责任?如何理解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怎么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构建具有层次性的培养途径,形成了一个框架体系,并且在思维逻辑上十分严密,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和说服力,如下图所示:

2.1认识社会责任感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代青少年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意识都十分缺乏,例如最近各个地区出现的中学校园暴力事件,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归根结底,都是学生对社会责任缺乏认知,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青少年的德育培养,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社会责任。

按照上面的思维逻辑框架,班主任可以在开展有关德育方面的主题班会时,将一些最美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人物和事迹进行集中展现,将这些人物身上的特点、共同的品质、社会责任的体现以及名人名言等通过幻灯片、电影放映或班级黑板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如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胡佩兰,虽然已百岁高龄但仍然风雨无阻的坚持坐轮椅行医,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为病人垫付医疗费用。还有靠着捡废品的收入默默资助了50多为学生的九十岁老人刘盛兰。这些伟大的人物事迹都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将这些引入到班级活动和主题班会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其中的感悟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社会责任背后的奉献精神、助人精神和高尚的人格。

2.2理解社会责任

在对社会责任由一定的认识后,从身边的生活实践中理解社会责任。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内涵的理解,如何去判定、分析、辨别社会责任。

例如针对钓鱼岛事件,发生了打杂日系车的暴力事件,围绕这一事件班主任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探讨打杂日系车是爱国行为吗?这是正确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吗?相信很多学生心中都有强烈的爱国情结,而这很容易让人盲目随从,让学生产生疑惑。如何判定社会责任,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一定的引导,才能在心中有一个对社会责任评判的标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表现必然是符合法律的。从班会和班级活动中,学生集中性的对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辩论、理解,从而升华对社会责任的内涵认知。

2.3承担社会责任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的逐渐形成并不是靠说教的方式实现,而是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实践经验来加以比较和反省,需要一个逐渐的缓慢的习惯来养成,因而在学生的社会责任的培养中,“无痕教育”才是最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场景还原,由“说教”方式变为学生自己的“悟道”的方式。

例如在展开探讨具体如何来承担社会责任时,在社会责任有关的主题班会中,班主任不直接进行干涉教育,而是通过讲述一些具体的人物故事,讲述完后,抛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或是就某一件事情进行场景还原,假设学生处于该场景中时如何来承担社会责任,并让学生们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集中讨论最后应该采取谁的建议,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建议,这样转变以往的说教方式,让学生从中领悟承担社会责任的真谛。例如在强调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表现在国家层面上,在我们的生活小事中也很多社会责任,然后在课堂播放“补胎哥”郁炳龙的视频资料,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尽管补胎是一件小事,但是却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他人提供了帮助,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和传递爱心的道理,懂得无论国家大事还是生活小事,都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

并不需要强调很多大道理,但是通过抛出思考问题,真实人物事迹的方式将道理渗透在了整个德育培养的环节,完整的体现了“无痕教育”在社会责任培养中的体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转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3.结语

总之,每个人存在于社会中,都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初中生群体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更要做好社会责任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魏雁滨.中国梦与青年担当:追寻一个正义社会[J].青年探索.2013(06)[3]刘书林.中国梦呼唤青年精神的新振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1)

[2]吴建华.当代青年应怎样学习雷锋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endprint

猜你喜欢
责任感班会初中生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责任感等2则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