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7-09-27 14:28杨兴隆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建议初中

杨兴隆

摘要:体育教学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身体各项技能的重要作用,而教学质量能够对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产生直接影响。针对于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往往不能够合理的从学生的性别年龄特点进行出发,过低的体育课程练习密度和强度,制约了初中生身体素质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建议

【分类号】G633.9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创新,同时,体育教学也明确了新的教学目标,任课教师也随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改善了我国一些不良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此外,为了要让学生真正投身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中,任课教师要不断的培养初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并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一、课堂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为了帮助中学生更有效的汲取体育知识,任课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的设计尽可能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同时,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任课教师可以挖掘出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大量教学素材。例如,笔者曾经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初中生在玩他们自己编排的游戏,打拐、踢毽子、跳格子等,而学生都能够自觉的遵守这些游戏的规则。在这些自己创作出来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们玩起来会异常的开心与轻松,并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

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游戏,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内容特点,对游戏活动进行选择,常见的一些游戏活动包括:民族舞蹈、滚铁环以及转陀螺等。自古以来,人们自卫和健身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获取,而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以及丰富性对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因此,初中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课堂教学素材的选择。

二、任课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

在初中体育教学阶段,如果任课教师能够有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就势必能够对其学习兴趣进行高度的激发,而良好的学习兴趣也是作为体育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任课教师应从教学方法、内容以及手段三方面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体育项目练习进行监督,强化其练习,以不扼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为前提,使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自然而言的得到提升。

在对三大球运动功能进行充分发挥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凭借助球类器材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例如,针对于体育课热身过程,任课教师可以先令学生组成圆圈队形,并手持籃球站在圈内,当口哨想起的时候抛出篮球,引导学生站立与球弹起同步,蹲下与球下落时同步,以比赛的形式,选出同步动作最到位的学生,使学生的体育热情高涨,从而发挥自己的体育潜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与篮球同步起落练习保持同步,从而训练学生与篮球的协调能力,在学生凝聚注意力时,学生不用去理会训练场周围的事物,实现了强化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体育教育目的,从而使学生的体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倘若能够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就能对评价的作用进行正确发挥,在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情况进行检验的同时,又能够对学生的体育自信心与自我意识进行不断的强化。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具有多样性,主要由教师、相互、自我以及家长评价构成。体育层次不同的中学生所对应的评价标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学生比原体育基础水平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同时,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态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体育评价体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使中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一步提高其体育学习主动能力。

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育项目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基于身体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引导这类学生自行制作体育器材,并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的利用,而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学生实施个人单独训练、强化训练或小组训练等。同时,训练时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体育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例如,在掷实心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质量与形状均相同的实心球,方便学生能够随时练习该项目。同时,在训练准备阶段,教师要教授学生掷球的技巧,再设计出合理的训练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训练参与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的掷球技能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在特定的简单规则规范下,使参与者获得相对较大自由活动余地的一种运动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参与者能够对运动行为进行自行支配。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都是由任课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继而亲自示范,再由学生模仿该动作进行练习,这个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能够有效的对初中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为此,初中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游戏运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其优势,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调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贴膏药、蛙跳和跳绳等小群体游戏均能提供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注意力,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并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显著的增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全校性的球类比赛或拔河比赛游戏引入教学中,使学生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在对其体育运动情感以及精神进行调节的同学,又提高了其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程受到了各校师生的热切关注,体育教学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从而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前,体育考试成绩已经纳入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综合评价标准中,而其考试科目的不指定能够使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和技能都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需要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双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健明.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1):123-123.

[2]梁立,李娟.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196-196.

[3]汪世红.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199-200.

[4]王兴闽.浅论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考试周刊,2012,(91):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建议初中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