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威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讨论在明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条件、目的与其可行性,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的基础上如何实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问题 创新思维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在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中,探究性学习首次成为有机构成,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现在的课堂越来越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我们知道主动提出问题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主动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学中我们称之为“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性教学的涵义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互助合作,共同提高。探究性教学是集启发式、问题讨论式、实验探究等教法于一体,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探究性教学的过程
有了课前探究课的设计,设计的过程能否有效地实施关键就是看教学过程实施的有效性。数学探究性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
1、创设情境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
2、发现问题、明确问题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这是他积极探索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表现,教师应该鼓励和扶持。明确问题就是认清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只有认清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思维操作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条不紊地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能否明确问题,取决于学生感性经验的丰富程度和理性认识的深刻程度。
3、自主探索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运用与学生学习动机相一致的教学策略,创设多种情境,不失实机地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多种资料和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和桥梁,让学生作有意义的选择。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文献资料,也可以是网络资源或师生交流过程的表征。在一个开放性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自觉搜集事实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尤为重要。而最佳方法不取决于方法的数量,而取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合理性、可能性。通过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
4、交流辩论
小组合作后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进行交流辩论,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5、实践深化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方法,理清概念,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例如,学生分组确定、实施并写成实验报告的一些具体的定积分应用实例:
① 计算乒乓球的体积
② 测量并计算眼镜盒侧面的面积
③ 计算均匀半圆面的重心位置
④ 计算把水桶里的水全部吸出所做的功
⑤ 计算旋转体的测面积,等等。
5、激励评价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五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
三、数学探究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学生问题: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性格开朗、头脑灵活、爱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会很多,表达能力也提高很快,思维越来越灵活。但有些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讲话,或基础知识较差、反映较慢的同学,就得不到很多的锻炼机会,会越来越不出声,上课只是看热闹。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教学进度问题:由于数学“探究课”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路,随时给予恰当的辅导,辅导范围除了教材内容外,往往会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进行调整。这样教师事先拟定好的教学计划就会被打乱,经常会拖延教学进度,感到课时很紧张。
3、教材的问题:教材中出现的实际例子有些比较难,直接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很困难,需要铺垫一些简单的问题。
4、作业问题:数学“探究课”的作业,多数是思考问题或动手制做问题,并且一般都是分组合作,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就会偷懒,或对于知识得过且过不深究。
探究性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教学,学生才能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使探究性教学生动活泼。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性教学产生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
[2] 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 中国教育学刊, 2001.05.
[3] 冯露、亢一澜、王志勇、孙建、王世斌、賈启芬、沈岷.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教学改革实践.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