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素养探讨及实施模式

2017-09-27 15:41洪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实施

洪霞

摘 要: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员工时不仅要求有较强的技能水平,更看中的是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通行证,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石。本文把企业要求与教学相联系,初步探讨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实施模式。

关键词:中职业学校 企业用人标准 职业素养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0

一、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素养是个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看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从企业要求方面看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规范、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五个方面。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要求相匹配因此中职生职业素养定位可以在两个范畴一是“德”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才”即语言表达、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前四个方面构成职业意识后四个方面构成职业技能。崇高的职业理念是职业素养的精髓高尚的职业精神是职业素养的根本高超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基础优良的职业作风是职业素养的体现。

二、现代企业的用人4个基本标准

现代企业在用人制度上寻找的是一个最适合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摸一样的树叶,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差异,经历不一样,适合的职位也不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求职路上只有了解自己了解企业特别是了解企业的用工标准或要求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

企业的用人标准:

1.以德为先 选用人才的第一个标准是“道德情操”。 没有良好职业道德、人生和价值观的人才,往往缺乏奉献精神,很难“将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对自己的第一要求”,严重时会将个人的不良倾向波及和影响到整个团队,从而给团队带来较大的管理难度和管理风险。 岗位技能可以培养,但人的道德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善。

2.务实为本 “务实”是选用人才的第二个标准。任何的成功都是点滴积累的结果,务实型人才“深谙此道”。浮躁、不务实,投机取巧,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的人,很难对团队有较大贡献。 从基础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这样的人才方能成为团队的“栋梁”。

3.良好的團队精神 “良好的团队精神”是选用人才的第三个标准。 现代企业几乎不存在“个人英雄主义”逞能的土壤。成功离不开团队全体成员竭诚地协同努力。 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人,表现为自私、利己,很难与别人合作,也很难认可别人的贡献。这样的人才,将会与团队格格不入,无法融入团队,即使有“一技之长”,也很难有机会施展,最终无法为团队创造出应有的绩效。

4.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选用人才的第四个标准。 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否进行有效培养继而使其成为“能人”的前提条件。如果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很差,则会大大增加人才培养的难度和风险(因为基础知识是通过人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固化”在人头脑中的,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培养产生效果,甚至根本就做不到)

三、中职生的基本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是竞争性市场,中职生就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以增强就业的砝码,加大就业的机会。中职生必须具备四个意识、五种能力。

四个意识

1、法制意识

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法制意识淡薄的人,是寸步难行的。对于偷窃、群殴等违法行为,轻者被公司开除,重者要受到法律裁决,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讲江湖义气,也不要为一点钱财走向自毁之路。

2、合作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同样,工作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完成的,而是通过员工的能力合作,才能够完成。

3、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保证,,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克服困难,赢得发展。

4、服从意识

企业规章制度及工作中的作业规范要求是确保企业高效无差错运转的有力措施,所以任何员工都不应有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意识。

五种能力

1、适应能力

当你离开校园离开同学走上就业岗位,开始进入社会,面对新环境时,要多一些机会磨炼自己,以增强适应能力。

2、协作能力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协作,多些尊重,相互配合,发挥团队作用,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得发展,才能使你的才华得到更好地施展。

3、技术能力

在大浪淘沙的人才市场中,只能技能在实践中加以掌握与提高,把自己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来增进自己的技术能力。

4、沟通能力

人与人之间交流在人际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真诚与同事交流,向主管坦诚反映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

5、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在工作中不可预测地会发生破坏性的突发事件,如工伤事故等。你应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负面效应,这是企业最欢迎的。因此,要有思维敏捷、办事果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动态的“嵌入式”评价方式:

传统的职业素养是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静态考核,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嵌入式”评价方式就是根据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性 、形成性特点 ,把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渗透在日常学习和技能能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即与文化课 、专业课 、技能实训课 、岗位实习等多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具有明显的行业性 、规范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实效性,确保中职毕业生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最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嵌入式”动态评价方法应用于职业道德素养评价, 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现在和将来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过程 ,强调主体的多元性 ,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的过程性、以体现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要求的不同之处。endprint

五、评价体系:

乐于助人 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能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完成任务,无私奉献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他人,在同学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在学校,班级有突击任务时,就毫无怨言,主动配合工作,完成任务。 能关心,帮助同学,主动为班集体服务。 同学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能伸出援手,在老师要求下,能协助班委完成班级活动。

团结合作 有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班级活动积极参与。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在班级在全校排名前10,所在寝室每月均能获得文明宿舍上称号。集体比赛活动能获得前三名。 有集体荣誉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为班级争光。 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因个人原因,便集体利益受影响。

自主管理 有自我约束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各种挑战,具备较强的自制力。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自我约束和控制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有为师生服务意识,能主动担任学生干部,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能帮助同学,不损害他人利益,能处理好各类关系。 没有任何违纪记录,不需老师及同学的督促自觉管理好自己,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身体健康 上班时穿上工作服,用工前进行体检,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精神。 穿着整洁大方,与中职生生活相适宜,心理健康。。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上课精神状态佳,经常锻炼身体,没有请病假记录。 穿着符合学校规定,能参加体育锻炼,上课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没有请病假记录 穿着符合学校要求,上课没有睡觉现象,一个月内请假不超过3次。

(三)第三轮:职业素养高级要求1+1项(最高模拟工资2000)

内容 企业要求 职业素养1000

女性独特魅力 耐心、细致、亲切、衣着得体、化淡妆 与人相处和谐,平易近人,做事细心,平时衣着符合中职生的特点且能发挥个人魅力,给人清新亮丽的感觉。

男性独特魅力 绅士风度、勇于承担、具有危机应急能力 勇于承担班级的粗重活,对于需要帮忙的人,主动热情。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解决。

创新 奉献 具有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在生产中进行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 正当学校主人翁,积极为学校发展处谋划策,提金点子,有大局意识,服从学校和班级的统一安排,不记个人得失。专业技能水平或体育经济在同学中突出,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各类比赛并获奖。

实施方法:

① 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职业素养卡。

② 每月评价一次,根据考核条款进行自我评价、班委评价、宿舍评价、班主任评价获取模拟工资。

3、根据获取模拟工资的金额,每月表彰优秀职业学生,并根据模拟工资的数量划分岗位级别,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及积极性。

六、培养途径:

培养项目 培养具体时间及课时量 培养内容 培养目标 备注

职业岗位感知 每学期开学初4个课时

全校性 邀请相应的企业岗位人员到班级为学生讲解岗位要求,分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工作岗位职业需求,为即将开展的专业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

职业礼仪 每学期开学初4个课时

全校性 专业的职业礼仪,视频教学与礼仪实践相结合。 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礼仪,如见面打招呼微笑,递交名片等。

职场模拟

全校性 每学期一次 每次一周,

全体在校学生参与 职场模拟活动:二年级负责模拟筹办公司;一年级模拟职业应聘者。 在活动中让学生以拟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初步体验职人感受

职业风采大赛

一年一次 4月份 一周时间

(二年级毕业班同学参加) 职业礼仪、职业技能、职业感受朗诵、职业规划同台展示 二年级的职业素养得到再次的提升,并给一年级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企业实践 暑假期间

全校师生 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践 亲自体验职业技术要求及职业素养要求。

顶岗实习 第三年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 适应社会职业需求

其它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嵌入到日常教学及管理中,如遵守纪律培养于日常考勤,沟通交际培养于课堂发言、与同学相处、与老师沟通交流、与班级外同学的交往等。

七、建立校园职业文化。

中职与高中不同之处在于职业教育,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环境的熏陶,把学校打造成企业文化与教育文化相融洽的教学阵地,是职业学校的特色。

1、根据专业划分专业班级地域,在专业班级公共地方粘贴专业文化画报及榜样人员(在非本校的专业领域人才,本校的优秀毕业生或在校学生学习专业的特写照)介绍,进一步渲染职业文化氛围。

2、除了日常的运动服,作为校服外,根据专业购买职业服装校服,每周定一天为职业服装日,体现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风采。

3、不定期邀请能工巧匠进校园,开展职业讲座,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生涯及工作现实要求。

4、定期举行职业规划、职业风采展示,提升学生的职业观念。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实施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