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7-09-27 21:56曹凤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教师专业化现代教育技术

曹凤琴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使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现代教育教学创设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实现教学最优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大爆炸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现代化、技术化、信息化、专业化和多样化提出了必然要求,也对教师技术的全面化提出了必然要求,现代优秀教师仅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是不够,还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并使其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出发,剖析了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并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现代教育技术;隐性知识;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G451

一、教师专业化的界定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作为个体逐步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在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所获得的发展,是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人的一般发展和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其目标。教育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是“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在于它是“学科专业知能”(学术性)与“教育专业知能”(师范性)的统一。学科专业知能强调学科教师对特定学科的知识掌握情况,解决的是教师传授知识中“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专业知能则强调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内容中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手段、方法,从两者在信息化教育发展中的位置来看,都以最终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其目标。

1.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部分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技术一旦与教育相结合、相交叉,其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物化技术的特点,也包括了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策略、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智能化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技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作为指导,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以优化教与学。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得以体现的中介工具,所要解决的是教师专业化中“如何教”的问题。作为教育技术核心的教学设计能力更是体现出促进教师“师范性”发展的特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可用来指导实际的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规定性的处方。

“素养”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心智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具有稳定性与基础性的特点。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教学实践者,教育技术素养是其必须具备的。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一提法其实也明确了教育技术素质是教师专业化所必不可少的。

信息社会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良好信息能力的人才,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表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就是要求实现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而这种结合所表现来的正是教育技术素养,其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化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具

(1)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支持

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教师专业化具有深远影响。学习理论是涉及到人的学习发展的理论,教师专业化正是教师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传播理论则是涉及信息社会中知识的传递、接受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以媒体为中介,以传播理论为支持。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化的“物化技术”支持

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技术与个人能力的结合,才能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而在教育领域,这种技术即教育技术。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中的物化技术,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技术既可以用来加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先进教育理念指导的最新颖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的影响是明显的,只有新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才能对教师转变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优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教师专业化经由教师的发展,改善教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教育技术是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经由技术的途径对学习过程与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解决问题,优化教育教学,实现人的发展,这其中既包括教师的发展,也包括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优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2000年,国际教育技术协会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2005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颁布。对两者的剖析可以清楚地把握作为一个教师要实现良好发展的必备素质。

1.信息素养及知识管理能力

信息素养是教育技术素养的基础,教育技术中所具有的技术性成分应当包括信息技术,只有当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时才会成为教育技术的一部分。南 国农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術,并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或者说电化教育)的实质是:强调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重心,强调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全面的对教育技术的解释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思想与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这一界定中,显然,现代信息技术成了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体现着信息技术的基础性。信息技术只有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时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只有以媒体传播学作为指导,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时,教育技术的智能性才能得以体现。endprint

2.合作交流能力

首先,教师作为一个身处信息社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在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学会合作”被列为信息社会中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学会与人相处、合作、交流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看,教师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即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能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以分享对方的观点,并能够相互帮助,这些都需要合作交际的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并且這种交流越来越便捷,学会在技术环境下的交流、合作可成为其快速发展的新的手段。

3.反思评价能力

教师的发展经历过程是师范生→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斯腾伯格和霍瓦斯认为“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量的差异,更在于知识在他们记忆中组织方式上的差异”。这种记忆组织方式差异的内在动因就在于教师内在反思能力的不同。舒尔曼曾说:“尽管教师通过接受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训练能够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大量的知识仍然是来自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反思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蕴含着资源与过程的反思评价,通过对自身资源与过程利用效率与效果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利用资源与过程,优化教与学。

4.锐意进取,发展创新能力

教师职业以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为己任,是面向未来和创造未来的,职业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是保证个人主动发展的精神动力。信息社会中,只有不停地使自己的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法更新,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对教师这一专业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首要的即是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自身对信息时代的应变能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既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整个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一发展过程是教师出于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主动地、自觉地以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学术性”与“师范性”发展的过程。知识爆炸、知识共享、即时通讯、即时查询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使教师专业化表现出如下的特点: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跨度上看,由重视职前教育转向重视终身化发展;从发展理念上看,由注重集体培训转向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发展;从发展途径上看,由传统依靠书本单一形式转向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的工具发展,由重视教师知识拥有程度向重视教师“知”(知识拥有)与“行”(如何教)的统一转变,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范性”特点。

1.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与“人本性”

据统计,2000年人类知识的99.4%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获得的,只有0.6%的知识是80年代以前积累的。预计到2050年,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届时将只占知识总量的1%,知识增长速度的变化可以用“核裂变”来形容。而且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其更新周期仅为3~5年。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强调了终身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信息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不停地自觉主动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2.专业发展的“动态性”与“主动性”

教师专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动态性与主动性是教师专业自身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双重要求。

(1)教师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C.Lacey)在谈及教师职业专业化时,指出教师专业化是“个人成为教学职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由非专业人员变为专业人员的过程,即教师由一般的职业从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向。

信息社会的教育要求已经从增加受教者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对每个人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必然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更需要主动地实现自身发展。教师数量的逐渐满足也迫切地要求每个教师若要更好地立足于自己的职业就必须不断实现专业的主动发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中没有什么东西的价值比“生命的成长”价值更重要。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在学习化社会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实现持续化发展的过程,它“谋求肉体与精神的和谐圆融,身心发展的有序、均衡、协调,以保持全面的、长久的、强劲的发展能力”教师自我更新成为其专业发展的新趋向。叶澜在谈及教师发展新趋向时指出,教师的自我更新一方面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实践和反思对象,另一方面又使得教师能够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2)整个教育信息化大环境的要求

从宏观上来看,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软件、硬件、潜件共同推进的过程,而软件与硬件作为物的因素,其作用的发挥关键还在于潜件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观念作为教育信息化中的潜件因素,对教育信息化的成败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从微观层次上看,信息化对教育系统中知识、媒体、学习者诸要素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只有以主动的心态应对这种巨大冲击,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3.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持性”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持性”既表现在信息技术对“教什么”的支持上,也表现在信息技术对“如何教”的支持上。

在“教什么”这一层次上,现代多媒体技术既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优质的网络课程使得教师更易获取优质资源,同时搜索引擎等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也使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快速。而在“如何教”这一层面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从其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工具至创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ITC)的环境,皆体现着其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媒体工具、教师的辅助工具。教师必须熟悉新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方式。教师通过亲自体验网络世界及网络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会理解网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而有意识地尝试信息化的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恰恰是对教育专业发展内涵“教什么”与“如何教”的支持,涉及资源的技术是对“教什么”的支持,涉及过程的技术则对“如何教”提供了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既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成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专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教师,2005-12-15.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蒋竞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2004,(4):104~105.

[4] 李祖超.现代教育: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J].教育研究,1997,(10):9~13.

[5] 田敏.解读《学习的革命》[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1,(2):73~75.

[6]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3,(9):22~25.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教师专业化现代教育技术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教师四重境界抵达之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