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7-09-27 06:50吴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小学生

吴静

摘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生大的成功无不受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所支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题。我做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培养习惯,从细微处入手,以转变学生行为习惯为任务,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分类号】G621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防微杜渐,从细节入手

本学期我调入本学校工作,随后成为了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及班主任。接手这个班后,我发现我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干净整齐的交上来。但我发现学生的好多行为习惯较差,如:说话不注意,一出口就是脏话;行为不好,一出手就是到处乱扔垃圾;和同学说话不注意方式,常常同学之间出现纠纷,甚至大打出手。鉴于此种情况,我积极贯彻学校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每天做到三声问候(早晨起床一声问候、中午回家一声问候、下午回家一声问候)、两个微笑(早晨出门一个微笑、中午出门一个微笑)。每周周末提醒学生回家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物等简单的劳动。在周一返校后,要求同学们汇报,说说自己在这两天内都做了些什么。同学们的反响特别激烈,纷纷说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的同学说,回家后帮父母到田间去劳动;还有的说帮妈妈做饭。听到这些,我很欣慰。特别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如此激烈,大浪淘沙,学生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度过一生,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己,以使自己能够为以后的生活生存下去。

良好的行为習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二、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同学的监督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次下课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我便有意不提醒学生了,用眼睛不作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同时,我还及时地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当然,规则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存在差距。对于习惯较差的孩子,我就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存在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的习惯。如:我们班有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出去打工或是到老家种田。孩子都是有奶奶或爷爷带领,由于各辈的的差异,奶奶或爷爷带领的孩子比较受到娇惯,很多事都不去做,而且懒于动手。像王紫嫣同学,有奶奶带领,娇惯的使她一些小事都懒怠去做,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经过学校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以来,她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知道父母的辛劳、奶奶生活的不易,自己开始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了奶奶的好评。并对老师说,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非常好,将大力支持学校将这项活动持久长远的开展下去。学校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及“日行一善”活动进社区,在社会上也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师之品行,良好习惯的示范者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行为刚开始都是模仿而来的。一个有良好习惯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比如,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习惯,首先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要用师者的行为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学生经常看到教师专心致志、兴味盎然地读书,便会被教师的行为所感染。在课堂里,我们可以把书中精彩的片断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久而久之,教室里则弥漫着浓浓的读书氛围。我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会在早自习时间安排学生读书,同时,学校在教室设立了图书柜,在教学楼的小广场,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读书的场所,为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提供方便。图书角的书主要是发动同学们进行捐赠,并定期进行更换。这一方法切实可行,其效果也非常明显,孩子们爱看书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

四、考核评估,促进行为规范化

评估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巡查、同学间的互相监督,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班级中利用墙面的有限空间设置“四大评比栏”,即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学习”四大评比,在评比中坚持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并以粘贴小饰物表示鼓励,并及时进行周总结,而且在每周都对学生进行评比,评出本周的“日行一善”小天使,在年级值周总结的表彰会上,发奖状进行表彰鼓励。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善行小故事,激励再的同学也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些小的善行事情,使活动不断提高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好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建议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正所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主要是养成教育,小学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应而我特别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使孩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教学与管理 2003年26期

[2]李学权,杨长玲.让良好行为习惯伴随孩子健康成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年08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小学生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我是小学生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