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姣
摘要:在当前高职教育中,旅游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更为重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重视英语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对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英语这门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更佳突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英语放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之中。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外游客的不断增长,我国旅游产业亟需既懂旅游又懂外语的专门人才,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十分重视高职教育,早在2004年4月就颁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了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教育,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从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看,坚持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之下,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个方面。素质目标即要求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社会公德,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知识目标分为基础知识目标、专业基础知识目标、专业知识目标三项内容。基础知识即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理论、计算机基本操作等,专业基础知识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如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等。专业知识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能力目标又可分为基础能力目标、专业基础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三项。基础能力目标即要求学生基础能力合格,如取得相关英语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等。专业能力目标即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其主要是指人才的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的运行方式。培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在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上应培养高素质职业型人才。其次,在人才培养的主线应培养人才的服务能力,第三,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方面应做到统筹兼顾。第四,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上应突出岗位能力服务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第五,人才培养最佳途径上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因此,笔者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应构建“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职业性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并具备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表明,实行产学结合,走校企合作道路,是完善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教育机制的必然要求。
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目标,这就决定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符合旅游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旅游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必须实行产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可取的,高职元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帮助,高职院校只有与企业不断融合,才能制定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市场需要。相对高职院校而言,企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企业比高职院校具有更大优势。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是以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为主,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场所供学生进行实践,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而言,高职院校具有局限性,但是如果高职院校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就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安排实践岗位,这样就能够解决高职教育学生实践难的问题,并且企业的工作人员大多具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及时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对于高职旅游管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而言,亦是如此。培养英语专业人才,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单纯的理论性知识意义不大。在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丰富的求知欲,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使得英语教学效率大大下降。此时,走实行产学结合之路摆脱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困境的途径之一,通过开展积极的英语实践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效率。
3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
3.1.建立新型“岗位主导”的课程体系
依据具体的任职岗位要求,参照职业岗位和旅游行业领域的具體需要,按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有针对性地在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计调、导游服务等4个方面,对相关课程进行有计划有部署的科学划分,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素质、能力以及知识,这这种科学合理地划分具体分为素质拓展课程、支撑课程、核心课程等三个重要方面,这种新型的以岗位主导人员知识水平能力以及素质的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上岗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人才培养中,这种模式及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贯彻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开放性、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实施以职业道德为中心的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这种和“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学校的专业化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才能在实质上与社会接轨、与社会所需岗位相适应,不会造成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不符,避免了英语人才流入社会后不能符合用人行业的要求和需要。endprint
3.2全真實训室的建立
全真实训室的建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方面的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实践场地,它能够使旅游管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来强化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在校内建立宾馆、旅社等,开展多种业务活动,诸如酒店装潢设计、酒店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导游管理等各方面业务承接,以此在校内满足学生的各种实训需求,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英语人才也不再是空有理论不懂实际。这种全真实训室的建立,使得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方面的学生有了更为自由宽阔的发展平台,能够在实践学习中积累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锻炼方法。
3.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有着剪不断的“血缘”关系,高职院校依托企业而存在,它的存在在本质上是为企业储备人才,培养新鲜血液,它的生存与发展与企业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是为了支撑企业的经济发展而存在的,若是没有企业的存在,高职院校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必要存在;若是没有相关企业的实际参与,那么高职院校就根本没有能力与相关行业的需求结合进行教学工作;若是没有相关企业的的支撑,全真实训室也不会得以在实际中存在和推广。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让教学和企业实践相接轨,把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输送进企业中进行实际的锻炼和专业素质的检验,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发现不足和需要学习之处。行业企业,无疑是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实践的最佳平台,在这个与专业知识相符合的平台上学生能够尽其所能地发挥才能,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当中,让工作实践来检验个人的专业英语水平。这种把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式极为值得提倡的。
4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应不断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发挥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结合作用,另外与学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企业、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黎森,王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29:105-107.
[2]邹照兰. 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1:114-116.
[3]宋艳.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3:265-266.
[4]张娟.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128-129.
[5]陈思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全真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2014,04:147-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