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

2017-09-27 20:36马玉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实施方法情景教学小学语文

马玉霞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千变万化,情境教学自实施以来便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被普遍使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境教学的优势以及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语文;实施方法

【分类号】G623.2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不同,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在融洽的范围内展开教学,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更加畅快地流动。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无压环境下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启蒙思维,使学生在情境教学的氛围中,充分开发自身的智力、提升思维活跃度。

一、情境教学的优势

情境教学即韵味雷同,能够想象的到,能够懂得其中的意思。但是并不是直接的对某个情境进行复制,比较侧重于暗示手法,呈现出来的场景与当时的事物雷同,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当时的此情此景。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不断触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直接的印象,将创设的场景直接打在学生脑海里,带动学生情绪,推动剧情发展。将抽象的想象变成虚拟的幻想,高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力。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情境创建,选择适合当前课本要求的情境,在不失课本韵味的情况下,展现语文学习的魅力。

二、结合生活经验,创建教学情境

语文学习不比其它学科,比较重视字词背后的意义,而并非单纯的字面意思,所以,语文学习不是光靠识字就能够了解其含义的。生活是所有事物的发源地,尤其是语文课程更是生活的写照,语言文字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其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少年闰土》一课,此篇文章出自鲁迅的作品《故乡》中,鲁迅利用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将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真实的体现了出来,也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下人们的精神麻木和压抑。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抓住《少年闰土》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出去,了解鲁迅先生撰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少年闰土》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此阶段的学生年龄基本上都在14岁左右,具有独立分辨事物的意识。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想象老师提出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没有提及。朗读结束后要求学生思考一下文中的人物是怎样的生活状态;鲁迅先生撰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最后结合自己当前的生活,想象自己若是在那个年代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文章,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情感,在脑海中再现时代情境,设身处地的将自己融入到文章中,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结合多媒体,创建情境教学

多媒体技术自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以来,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成效,利用图文并茂和动画的形式将课本内容充分的表达出来,能够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引起学生注意,从而促进情境教学的创色。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中,教师若是简单的为学生解析课文,定然会将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沉重,《鹿和狼的故事》本就是近几年新加入到人教版课程中的文章,因此,学生对文章内容并不了解,教师可利用制作动画短片的形式,将鹿和狼的形象刻画出来,加上一些环保和生态平衡的图文,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认识。鹿的形象是温柔、弱小的,狼是凶残、可恶的,但是经过实践结果证明,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具有其自身的使命。教师在播放动画短片时一定要配上轻快的音乐,加上根据课文剧情发展做详细的解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观看短片。将“狼”的灭亡,到“鹿”的衰败用动画短片的形式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真实的看到、听到当时的情景,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生态平衡的主题,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合表演,创建情境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当前的年龄特点设计情境教学方案。将课文中的人物结合学生自身的心理位置,使课文内容由想象演变成表象,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用自己的立场想象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状态等。朗读课文时,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中不同的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安排适合学生的角色进行朗读。一旦出现负面角色,教师应事先说明,给予学生合适的解释,避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学生可表演小女孩卖火柴的场景,切身体会小女孩在凛冽的寒风中,卖火柴的凄惨。通过真实的表演体验,鼓励学生珍惜眼前,努力学习,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五、结合肢体语言,创建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艺术的结晶,在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用身体和手势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更大。生动的课堂氛围能够创建较好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美谈,部分学生在没有学习课文前就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因此,教师在模仿司马光砸缸的动作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状态活跃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类似这种课堂肢体模仿将书本情境再现情境教学,在目前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

六、结合图画,创建情境教学

文章和图画是相融的,利用图画将课本内容再现,将课文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的表达出来,实现“一图免千言”的效果。图画是用画笔将人物、背景刻画在纸上呈现的学生面前,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童年时期,所以,将所学内容融汇到图画中,方便学生理解,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以文汇图,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建教学情境。在这一情境教学中,教师的指点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字母时,教师可根据字母的形状创建不同的小动物,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Z就可以变成小天鹅或是鸭子的形象展示出来,再加上少许的背景,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想象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使用是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能夠快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印象。本文主要结合了肢体语言、实物、多媒体、表演和生活经验五种方式将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做了详细解析,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敏.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3(36).

[2]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方法情景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