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深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中,以会计专业更为炙手,因此,培养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团队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高职会计专业已经进行着师资力量的改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在高职会计专业师资力量上仍有差距。本文就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国外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验,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高职 ; 师资队伍 ; 比较
【基金项目】本文是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1-01
一、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持续扩招中,会计名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骨干教师缺乏,是我国目前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遍问题。我国大多高职院校是在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甚至有些会计教师是从原来中专的数学教师或其他专业教师中调整过来的,这些会计教师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都不达标。另外,中职的教育理念仍然影响着高职教育,制约高等会计专业的发展。
二、国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
(一)日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
日本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日本政府十分注重教育的的导向作用。战后日本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立法立法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先后在9所大学附设了“工业教员养成所”来培养师资力量。第二,不断吸收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来充实会计职教教师队伍,拓宽了丰富了师资来源。第三,日本十分重视会计在岗教师的培训进修,日本的会计教师,从进入学校到退休一直进行着与市场时代紧密联系的培训,让学生们接受最新的资讯。让学生和市场接轨,甚至和世界经济接轨。第四,日本会计职业教师待遇丰厚。日本的教育理念认为,要将最优秀的人留在学校,所以日本的高职会计教师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都非常的高,所以才能吸收更多优秀人才充实到职教师资队伍中去,并保证了日本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美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师的选入非常严苛,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有会计专业的行业工作经验,并且年龄越大要求的工作经验年限也要求越高。第二,澳大利亚的教师资格证领取也非常严格,必须通过三关才能拿到证书,1是大学硕士学位,2位教育专业本科文凭,3是本行业师资培训四级证书。第三,澳大利亚教师必须持续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继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会计专业的教师还要到会计委员会继续学习调整的内容。
三、如何提升我国现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
借鉴国外优秀高职会计教师建设的经验,笔者总结若干意见如下:
(一)建立持续的学习型的会计师资队伍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中也应体现出来,良好的持续性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处。因此,高质量的教学环境离不开建立持续的学习型的会计师资队伍。
要想达到培训的目的,首先应该调动团队的力量,各个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有自己的团队,在对高职会计教师进行培训时应先制定团队目标的持续学习目标,包括教学水平提高目标,教学改革目标,科技研究目标,社会活动目标和社会服务目标。是会计教师通过团队活动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建设持续学习的团队。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动性。最后,培训经费一定要充分,保证会计教师专业学习和技能提高,选择高质量的培训项目,尽最大可能拓宽教师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师素质。
(二)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建立会计行业的兼职教师数据库,数据库中可以查看兼职教师的职称、学历、资格证书和兼职情况。各院校可通过数据库选择适合的兼职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兼职教师课程结束后,各院校可以根据兼职教师的授课情况给兼职教师进行考评,将兼职教师情况回馈到资料网上,鼓励兼职教师认真上课。另外,对兼职教师也应有响应的激励措施,要制定相应的兼职教师考核制度,对优秀的兼职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对在教学中表现差的兼职教师给予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兼职教师多沟通,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建设中去,让兼职教师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制定可行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发展,使高职教育走向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尚励:《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思考》,《宿州学院学报》,2012,27卷
[2]段仁启:《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2,2
[3]李运庆:《浅析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周丽:《高校教师成长理论在高校时子队伍建设中的应用》,《教育广角》,2012年第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