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莉
(宿迁市第二医院护理部,江苏 宿迁 223800)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蒋 莉
(宿迁市第二医院护理部,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的护理人员40例;将其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20例(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坠床0例、意外跌倒1例、静脉炎0例、深静脉血栓0例、导管滑落0例)、患者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安全目标;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改变,临床上的医疗事故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我院为了提高患者安全目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并将住院部的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急性研究,具体见文章描述。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的护理人员40例;将其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4.76±26.13)岁;平均工作时间(12.47±3.26)年;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7名、护士8名。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4.56±26.03)岁;平均工作时间(12.45±3.20)年;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8名、护士6名。两组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如下。
①风险识别:对住院患者期间所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总结患者经常出现的风险事件(如跌倒、坠床、静脉炎、导管滑落、深静脉血栓等),制定风险检查表格,并将各科室安全目标管理相关事件例数进行统计,最后进行筛选、分类、分项。
②风险评估:将住院患者所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将其按照风险管理发生概率以及损失使用科学的方式评估,分为五大类:不可接受风险、重大风险、中度风险、可允许风险以及可忽略风险,并对其制定安全目标风险管理项目。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
患者满意度:从环境舒适、病房安静、设备、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卫生、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总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在临床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n(%)]
2.2 两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风险的日益增长逐渐引起广大人们的关注,在临床上护理工作是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风险发生率,由此说明在临床上提升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对潜存和现存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从而及时进行处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和损伤[3];它包括四个阶段:①风险识别:识别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事故产生的因素;②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之上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将相关的资料进行处理,并为后期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③风险处理:采用风险管理技术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避免再次发生;④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评估,并为后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4]。
本研究中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后,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坠床0例、意外跌倒1例、静脉炎0例、深静脉血栓0例、导管滑落0例)、患者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数据,(P<0.05)。
总而言之,应用风险管理对护理人员的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1] 向艳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8):153-156.
[2] 蒋 萍.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1-12.
[3] 王海燕.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9):23-24.
[4] 任艳红,马 蕊,刘 玲.超高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药,2013,8(10):1511-151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4.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