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2017-09-25 06:37:26赵兰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肝癌化疗护理人员

赵兰君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赵兰君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介入化疗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介入化疗的肝癌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2例)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于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比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介入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

综合护理;肝癌;并发症;负性情绪

肝癌主要以消瘦、乏力、肝痛等为临床典型症状,但这些症状基本表现于晚期,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愈来愈明显,此时再给予患者相关检查,其病情一般已经发展为中晚期[1-2]。通常临床多给予患者介入化疗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往往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多种应激反应,不仅影响了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容易降低患者的疗效。对此,本文给予该疾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介入化疗的肝癌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31±1.14)岁,中期肝癌20例,晚期肝癌12例;对照组31例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82±1.35)岁,中期肝癌22例,晚期肝癌9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情绪宣泄: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认真倾听患者的担忧与痛楚,然后再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剖析,从而有利于针对患者的应激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并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2)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的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地干预;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在治疗过程中播放一些适宜的音乐来引导患者进行冥想,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并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止痛药物,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

(3)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并发症给予预见性地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了减少穿刺点感染或出血的几率,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期为患者更换纱布并及时给予消毒处理等;此外,为了避免导管扭曲或脱落,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在翻身时应特别留心腹部穿刺处的导管等。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如发现异常则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相关指标

对照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明显比实验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分)

组别n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实验组3244.32±2.15 42.42±2.18对照组3150.19±2.8053.87±2.92 t 4.438.49 P <0.05<0.05

2.2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于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实验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目前,临床多以介入化疗作为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将药物一次性介入肝脏时极容易损伤到其他正常的细胞组织,进而便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3];再加上部分药物不仅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致使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了患者的预后。本文给予该疾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了综合护理。其中,该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更具有针对性,且护理中所包含的护理措施也极具人性化,这对患者预后效果地提升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4]。通过情绪宣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了有效沟通,并认真倾听了患者的担忧与痛楚,然后针对患者的应激心理进行了有效疏导,从而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通过疼痛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如播放音乐、冥想来分散注意力,给予药物进行止痛等,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了患者的疼痛症状。通过并发症的护理,护理人员每天定期为患者更换纱布,及时给予消毒处理,并密切观察了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以能及时发现异常,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有助于降低穿刺点感染或出血的几率,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介入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

[1] 张晓斌,孙芳初,李志松.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5,30(07):1315-1316.

[2] 王铁英,孙大新.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10):142-144.

[3] 徐中英,唐 艳,钟 兰.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02):221-223.

[4] 李海峰.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5):67.

[5] 刘玉莲,闻利红.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18(11):2205-220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4.148.02

猜你喜欢
肝癌化疗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癌症进展(2015年6期)2015-03-11 14:56:57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